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皇商 >

第80章

大宋皇商-第80章

小说: 大宋皇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炮一样,用一根火绳代替扳机和火石?而且,绳子所需要的空间小,那么火枪管上要开的孔洞就很小,就能保证比火石枪更好的密闭性,也就能提高威力和射程了。”

“好主意!”裴健想了想,忽然又皱起了眉头,“如果用火绳,那么用什么引燃?”

王诩一愣,没想到一个问题解决了又引出另一个新的问题,看来科技的进步的确是需要慢慢探索的一个过程,一时半会儿两人在这儿也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交由你们工学院去研究。说说那个高丽人怎么样了?”

第一百零三章 扩大规模

裴健见王诩问及了高丽人,遂不再考虑火枪的事,“按照公子的吩咐,他如今住在文学院,每天都在和学生们一起上课。他什么课都参加,现在不仅四书五经学得七七八八了,骑马射箭和蹴鞠也都会了。”

“呵呵,他难道就没想过要重回高丽,夺回王位吗?”王诩用冷峻的眼神看着裴健。

裴健叹了口气,“他乡岂能是故乡,每每他和我在一起的时候,就时常说起他家乡的事。经历了那件事之后,他也知道现在回去的可能性不大了,但是心里还是忘不了。”

“忘不了就好,你回去安排下,我明天去书院,顺便见见他。”如今的王诩不再是以前在杭州时的王诩了,他的计划中有高丽重要的一环。所以,这个“政治犯”对他来说很是重要,怕就怕在这个高丽人没有了回国夺位的野心,待在杭州乐不思蜀了。

裴健愣了愣,随即点点头道,“好,裴某现在就回学院,安排他明日和公子见面。”说完,刚要起身,又想及一事,“陈卯和石鼓书院的很多学生也来了,在文学院待了好些天了。”

“哦?!人都来了,看了不需要我再去石鼓书院了,这样也好。”

顿了顿,裴健又补了一句,“和陈卯一起来的还有一位公子说是来自苏州的朱家。”

“朱家?”王诩思量了片刻,这才记得朱冲的事,“对了,我是记得有这么件事,他叫什么?”

“朱勔。”

“朱勔!?”王诩微微一惊,没想到救自己的人竟然是六贼之一朱勔的父亲朱冲,看来历史还是真是巧啊。

躺在宽大的木桶里,王诩浑身的疲倦顿时消弭于无,昏黄的烛火一闪一现,跳跃不停。

水力织布的出现大大出乎王诩的意料,让他着实兴奋了一阵。而火枪的事,却是让人有些头疼,虽说最早的突火枪出现在南宋理宗朝,但是要把最原始的竹筒火器变成近代的火枪,这个跨度可不是一百几十年的,科技的进步看来还真不是一厢情愿的事。

王诩将湿淋淋的布盖在了脸上,选了一个舒服的姿势靠在了木桶沿上,脑海里思考着若是将扳机和火石变成火绳又该怎么点火的问题。

“咕啦”一声水响,随即传来了冉儿的声音,“相公,在想什么呢?水都凉了。”

王诩拿开脸上的布,一个不大的浴室里顿时热气升腾,好半响才看清冉儿在哪。

冉儿走到窗边,小心地拨弄着灯芯,烧焦了的灯芯脱落下来,落到台盏的油中,绽出点点的火星。

“呼啦”王诩忽然从木桶中站了起来,也顾不得浑身不着片缕,跨出了木桶就走到了冉儿身边。

“啊,相公你快穿上衣服,不然会生病的。”冉儿急急地想去拿衣服,却被王诩一把抓了回来。

却见王诩一脸的兴奋激动,拉着冉儿道,“娘子,快再弄弄这个灯芯。”

冉儿没好气地看了王诩一眼,“相公别闹了,快穿衣服。”

“再拨一下灯芯。”王诩顾不得解释那么多,将冉儿抱在了身前,冉儿也无可奈何,不知这冤家又犯了什么魔怔,也顾不上衣衫被他沾湿,就照着他的话,又拨弄了一下灯芯。

“哈哈,这样就能解决了!你真是我的好娘子,啵!”王诩捧住冉儿的脸就是一嘴,继而自言自语地说,“不用火绳,还是改用火石,把火石设计在火枪的后侧,而不是正后方,然后用火星引燃火药!”

冉儿也不知道王诩在搞什么名堂,有些羞臊地挣脱了,赶紧取来衣服给王诩穿上,小嘴里还不停地埋怨,“听爹爹说王安石那拗相公跟仁宗皇帝钓鱼都能把鱼食吃到嘴里去,吃个饭就只吃跟前的菜。我看你呀,也快跟他差不多了。”

王诩一听,反而正经地板起脸,恭恭敬敬地给冉儿一鞠,“承申冉姑娘的吉言,他日王邵牧能官居宰执,必然……多嘴儿你两下。”

一说完,王诩顿时露出了本性,毛手毛脚地就要去抓冉儿。冉儿腰身一侧,避了过去,伸出手来羞臊王诩,“哪有你这样的宰执,一点儿不正经。”

“敢说为夫不正经,那我就不正经给你看。”

不宽大的浴室里,一个下半身赤裸的男子追着一个尖叫四窜的女子,场面……甚是淫荡。

……

一大早,王诩就迫不及待地着丁强赶车去了城外的纺织院,他实在是想看看,水力纺车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杭州城畔的草市依然精神而挺拔地屹立着,而且规模似有扩大之势。纺织院被迁移到了一条入海的河边,高大的屋舍傲然独立,一眼就能看见。

马车一停住,王诩就跳了下去,直愣愣地迈过门槛,朝着内面而去,进入了屋舍,一切豁然开朗。几个改进过的水车在激流的带动下呼呼地旋转不停,产生的动力通过宽大的链条从中轴转移而出,接着下面的几个黏粘在一起的大小齿轮,又传送到其下的数台纺织车上。

数百台纺车在水车的带动下旋转不听,雇工们忙个不歇,取下成品添加原料。看着这条已经接近近代意义上的生产线,王诩倍感欣喜。若不是这些雇工都穿着古代的衣服,王诩还以为自己穿越到了民国初年。

“公子,怎么来得这么早?”

王诩闻声一看,原来是裴健也赶来了,于是笑道,“迫不及待地想看看,昨夜都没睡好。”其实,昨夜没睡好是另有原因的。

裴健站在王诩身边,看着高大的水车,“公子,这东西确实是好,能够大量地节约人力,但是有缺点。若不靠近河流,那么就没有作用了。”

听裴健如是说,王诩也点点了头,他原本设想是把纺织院开设在原料产地,看来现在需要一些妥协了。把纺织院开设在河岸边上,能够保证运输以及水力的利用,至于说原料产地若是没有水源或是河流,那么只能放弃了,这件事还得和夏桑说说。

三人绕着纺织院走了一圈,裴健详细地给王诩解释了利用水利的原理以及这个机械的构造,期间王诩还扶起了两个忙得不可开交而撞在一起的雇工。

坐在前往书院的马车上,裴健力邀王诩先去工学院,他知道文学院有太多慕名而来的人,其中不乏名人名士。若是先去了文学院,不知道王诩要耽搁到什么时候。

跟着裴健去了工学院,王诩才发现,工学院比之自己走之前扩大了数倍,而且人也多了很多,一时间,王诩竟找不到以前的科研、改良和编纂三院的位置了。

“公子你看那里。”裴健指着正对他们的最大的一个屋舍,“裴某擅作主张,把科研、改良和编纂三院结合在了一起,让三院的学生们在一起工作学习。当然里面还是有属于三院自己的独立的隔间的。”

“公子你再看那边。”裴健指着左侧的宽大的屋舍,说是屋舍却更像厂房的样子,“那里是木、石和玻璃器制作坊,一般有大的生意来的时候,学生们就在那里开工制作。”

随后又一指右边,“这边是火器制作坊,不接任何生意的。就专门用来研究制作火器。”

说着,裴健又补充了一句,“扩建学院用的钱全是任远任公子安排的。”

王诩眉头一扬,看来任远果然是个得心应手的人才,以后还有好好发掘他的才能予以重用。

“先去火器制作坊看看。”

裴健领着王诩去了火器制作坊,一进火器制作坊,王诩才发现这里面有多大,除了摆放物品的的案几和木柜,以及供休息的木凳以外,几个大火炉就占据了大量的空间,剩下的便是堆放的材料。

“那边空出一片是干什么用的?”王诩问道。

裴健顺着看去,笑着解释,“就是用来试验火器的性能和威力用的,专门腾出一块大的空地,免得伤到学生。”

没想到裴健想得还挺周全的,王诩走到案几边上,看着案几上摆放的几支火枪图纸,忽然记起昨夜的发现,随即叫来裴健,“裴兄,我昨夜看了我家娘子拨弄灯芯,忽然有了一个想法,你看可不可行。”说着,王诩拿起张装有扳机的火枪图纸,指着上面的火枪解释道,“把原本位于火枪最后的这个部件给它移到后侧边上来,然后只在枪管上留下一个很小的孔洞甚至是缝隙,装上火石。一扣动扳机,两颗火石相碰撞,摩擦出的火星点燃火药,让铅弹飞出去。你看可不可行?”

裴健一脸的沉思,拿过王诩手中的火枪图纸比划一下,片刻一拍案几道,“应该可行。如果做成了,枪管的密闭度就会大幅度地提高,铅弹就能飞得更远,威力也会更强。”

王诩点点头,这些东西还需要一个研究探索的过程。

随后,裴健又带王诩看了火炮造成的毁坏效果,果然如王诩设想的那般,火炮这个东西目前还只能最为近距离的防御使用。

除了火枪火炮外,火器制作坊还研制出了很多稀奇古怪的火器。

“裴兄,这些东西是哪些学生在做的?”

裴健看着王诩谨慎小心的问道,即刻明白了他是担心这些制作这些东西的事被走漏出去,“公子放心,都是一些靠的住的学生,而且大部分都是做设计和研究的,能见到实物的就那么几个,裴某可以保证他们可靠。”

“嗯,我们再去对面看看。”有了裴健的保证,王诩就放下了心,他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慢慢地进行探索,不论是农业、经济还是军事。由于是自己独立的探索,所以即便不成功,给社会带来的危害也会很小,若是成功了,今后手握大权就能快速地推广开来,但是眼下,尤其是对军械的探索,是必须秘密进行的。王诩自知不仅没有赶上宋神宗这样的好皇帝,而且应该很快宋徽宗就要继位了北宋最后的黑暗即将来临,若是等到自己官居宰执再进行变革,恐怕那个时候北宋王朝就已经病入膏肓摇摇欲坠了。

第一百零四章 工学院的成果

对面的木、石和玻璃制作坊却是另一番的布置,偌大的地方被划分成了三个所属不同的区域,分别进行制作生产。

裴健带着王诩来到了玻璃器皿的制作区,王诩摸着光滑透亮的玻璃器皿,忽然问道,“这里能不能做出平整的一片玻璃?”

裴健有些为难地说道,“有些困难,因为经过加热之后的,得到的玻璃是软的,即便是通过工序来平整,也不能达到完全平整的效果。”

说完,裴健拿过了一片较大的玻璃,展示给王诩看,王诩看了看,的确和后世的平整玻璃有些差距,不过也还差强人意。

王诩拿着这片玻璃,对着光亮处看了看,光线透过玻璃都有些扭曲了,他不由得瞎想,住在这种玻璃搭建成的房子里,可能看到的一切东西都会变样。

“房子……诶,对了!”王诩忽然想到了一件事,随即将丁强叫了过来,“你以前种地的时候,种过粮食吗?”

丁强点头道,“当然是种过,不仅种过稻子还种过麦子,我可是一把好手。”说起庄稼地里的事,丁强倒是显得不那么拘谨。

“那你认为稻子有没有可能一年收获两季。”王诩想起了他在苏州时看到的那颗幼苗。

丁强皱着眉头说道,“小的倒是听说苏州一带有时候能出两季稻子,只是自己没有种过。苏州一带水土丰润,气候也暖和,若是碰上了暖些的冬天,就能出两季稻子。”

王诩拿着玻璃片把玩了一阵,才又问,“也就是只要温度和水都满足,就有肯能出两季稻子?”

“小的想应该是这样。”丁强摸摸头。

王诩哈哈一笑,“给你个任务,去买一亩上等田,给我种两季稻子。”

“啊?!”丁强面露难色地看着王诩。

“你不是说你是种田的一把好手吗?温度的问题我来给你解决,选一块水土丰腴的地,尽量种出来。”王诩严肃了神色,不再和丁强说笑。

丁强听王诩能够解决温度的问题,有些吃惊地愣了愣,随即点了点头,他想如果有温度的保证,土地水土肥沃,种出两季稻子应该不是难事,而且杭州又靠着苏州,还能去请教苏州当地出过两季稻子的农民求取经验,这事儿应该不难。

“裴兄,现在分一些做玻璃器皿的学生出来,让他们赶工,做这样的玻璃平片出来,要大些,我要在一亩的土地上,盖一个玻璃房子,给丁强种稻子。”王诩晃动着手中的玻璃片,若是玻璃房子建成,玻璃能够投射阳光,就不愁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