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唐-第2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吃的苦多,收获也颇丰的,有的是激战强抢来的,有的部族比较开化,搭成了交易,另外一个收获,在棉兰岛无意发现了一个铁矿,带的工匠不是很内行,可隐隐感到这个铁矿产铁颇丰。
到达苏州后,一部分货物就地便卖,一部分交纳税务后,卸到江船上,驶上扬州,甚至有一部分准备带到两京出售。另外就是听闻两渠用费颇巨,再次向朝廷捐纳十万缗钱资助。
倒不是一趟航海就有这么多收益,收获虽丰,只能说是将造船的本钱以及损失赚了回来,也不可能一艘船会获利几千几万缗钱的。这个十万缗钱,最少一半是今年糖与盐的获利。
这样做,李威别有用意,不这样做,不震撼,也不会引起更多的人贪婪。
但也不易,这才是真正的前人载树,后人乘凉,特别是耕地,虽说是沃野千里,大多数是热带雨林,想将它变成耕地,委实困难,不过温度高,种水果甘蔗以及水稻,收获会比中原更高产。
这个也不急,主要是开柘思维,现在唐朝只有三四千万人,不是三四亿人,对土地渴望还没有那么严重。即使逼得自己出逃,也有可能会需要两三年时间,有两三年的开柘,大约也成了半熟地。
带着几个妻妾到了内宫。
参拜完毕,李治很开心地将李潞抱起来。天伦之乐,还是有的,举在手中逗弄,但李潞很不争气,一下子尿起来,没有颜射,却射到脖子里面。武则天弯腰大笑。
这才象一家人嘛,李威心中想到。
不过这样的场景,普通人家会经常有之,但在皇室想寻,却难寻几次了。
李治换了衣服出来,也不气,继续乐呵呵的。
李威这才禀报,中间没有多说,只说了陆梁二人开始在海外选地开柘了,也是所有出海商人,第一个在海外选飞地的。对这个李治不大感兴趣,所谓的岛主,当时就没有注意,加上所有人忽略,也让李治认为是一个玩笑。岭南都不愿意去,谁愿意去海上千里万里之外的地方?只是得多少钱,能让两渠修好,才是他最关注的。
点了一下头,不就是一个没有品阶的岛主,立即授予就是。
李威又说到铁矿之事,南海诸岛也有矿藏,也知道吕宋盛产金银铜铁,特别是铜,难道中原没有?得有这个技术找出来,因此这个铁矿大小他也不知。但是李治开始慎重了,带回来了许多金子银子,这个李治知道,可铜与铁才是最需要的,金银值钱,但不是货币,使用时要到僦柜去换。不然拿一块金子去到市场买东西,人家准得说你神经病,也没有办法找零。
可铜又少,只好以物换物,用布匹代替货币,甚至少数贫困的山区,用铅铁,丹砂,或者麻丝鸡鸭蜡漆相互交换。特别是李威在南诏设立的草市,大多就是这种交易方法。十分落后,可就是这个落后的方法,却使西南这几年十分平静,不仅是一只神鸟出来,万事大吉……
铁就更是了。
不由重重地点了一下头。
李威这才说出第三条,直接说出来。其实都在猜测他与陆梁二人关系,不知道二人是替自己经营,但知道二人与自己关系莫逆,李威索性没有否认,毕竟二人贡税,得罪了许多商人,在江南是过江龙,在岭南,同样有冼、冯与宁氏这些土族豪门,有了自己这个金字招牌,能保护他们人身安全。
“十万缗啊……”李治嘴张了张,这不是小数字的,一个中州一年的税务所得,也没有十万缗钱。
武则天已经反应过来,不经意地瞥了儿子一眼,这一眼略带一些感谢,能让母亲露出感谢神情,已是难得。武则天才说道:“陛下,二人赤胆忠心,不能待之太薄……”
李治一直不吭声。
过了好一会儿,武则天又说道:“陛下……”
李治才恍惚地说道:“也能赏一赏。”
赏了两个散官之职,梁金柱为宣德郎,陆马为宣义郎,一个是正七品下的文散官,一个是从七品下的文散官。不算太高,可考虑到他们的地位,也不能说太低。并且改棉兰岛为宣德岛,二人为宣德东岛主,宣德东南岛主,毕竟太大了,超出了当初制订的占地数量。又有一个不利的因素,两人一体,只能占有一个名额,这让李威有些后悔。
奇怪的是这一次居然没有大臣弹劾。
李威悄悄询问裴行俭,裴行俭答道:“殿下,二人前后捐出十几万缗钱,每年又为朝廷贡税近十万缗钱,只是两个散官,即便是言官,也无从劾起。又因为殿下感化,二商仁义……”
后面的话不大好说。
一是所付出巨大,尽管授予了两个散官之职,如果朝廷有一百个这样的商人,一下子捐出一千多缗钱,甚至以后会陆续捐助,再有每年带来的贡税,朝廷国库不会空虚,又有钱办许多实事。甚至皇上高兴,全国老百姓免征税一年都可以办到。当然,不可能的。
不过二人付出的很多,略有薄赏在情理之中。即使想弹劾,皇后来势有些不妙,应当支持太子,二人与太子关系不一般,这时候弹劾,无疑是抹太子的脸面。若是提前一年或半年,还会有言官指责的。
其实这不重要。
是十万缗钱带来的震动,不是少钱,就是让邹凤炽一下子拿出十万缗钱,也非常吃力的。又不知道二商居然舍得将作坊盐场所得几乎尽数拿出,甚至透支,皆以为是航海带来的收益。
面对这个巨款,连名门望族的长者,多少都坐不住了。至少韦家的人已派了长老借看望良娣名义,正赶向洛阳,就是想询问太子的。还有一些人派了管事,前往苏州询问其他海商。
这个事不难查,有的出事了,得不偿失,这样的人很少,有的因为货物携带错了,有的因为去的地区错了,收益还是少,但大多数人收益还是不错的。当然,船只还要保养,又要交税,不全部归于囊中,总体情况还算良好,不但如此,看到收益,许多商人开始从小船换大船,到泉州订制。同时因为交易,购买了许多货物,这也刺激了经济。但对这个经济拉动,知道的官员不多。即便知道,除了少数产业,是大户作坊得利,不是朝廷得利。因此不会有太多官员关心。
盘问后比想像的稍低,可也能让人心动。名声有可能不大好,可是为了收益,许多人皆在放高利贷,这个名声比航海名声更差的。也听到死人,又不是家主出海,一名可靠的管事与部曲百姓,部曲的生命在这时代还算人命么?
这个十万缗引起的骚动,终于将百姓群臣视线从武则天的十二条与北门学士上转移,然而这时候朱敬则与魏玄同皆派人送来急书,工程出事了。
第279章 种恶因
腊月无疑是最冷的一个月,但唐朝冬天还是偏暖的。
李威不知,历史记载最冷的是明末,大寒凝海,黄海都结冰了,小冰河又带来干旱,于是明朝亡!还有宋朝,是一个伪小冰河期,大雪漫天,汴梁守兵多冻死,开封上的站岗士兵都冻死了。唐朝还好些,一度长江都能让驯象生存。长安多次出现无冰雪的极暖气候。
但大寒大暖极端天气还是很少的,到了腊月,就连黄河许多水流平缓的地段,都开始结上了冰冻。民工在这种环境下劳动,很是辛苦。因此,李威下过命令,让所有老弱病残的民夫立即回家,另外对留下的民夫每天额外加五文钱的补助。
可是包括韦弘机在内,都低估了百姓贫苦的压迫。两渠到了现在,正式分成了两段,新开河除了少量洛阳的百姓,大多来自陕州与虢州,丹水渠几乎没有长安的民夫,大多数来自商州与均州,少数百姓来到邓州。这也是一次合理的征调,毕竟施工地段离家越近,越不劳民。可这些地区征调的百姓,多是出自山区,或者是贫苦无依的百姓。现在给了他们一个挣钱的机会,也不算薄,又胜在长远,皆不愿意回去。
终究是天冷下来,不是在淤泥里劳动,可有巨石、笨重的机械,甚至在水边与在船上劳动,人一冻,身体不灵活了,时有工伤事故发生,有的也掉到河中,会水的人不多,两渠因此已经牺牲了十几个民夫。不仅于此,并不是干手干脚的,涔水积水,甚至主动用冷水相激,冷冷热热的,病倒的民夫增加,还有许多民夫生了冻疮。
不考虑名声,不把百姓当作一回事,这么大的工程,死几十个人不算什么的。杨广征高丽造舟,人久在水中长了蛆,还在继续劳动。比起杨广,真不算什么。
可都知道太子是什么人,再说两个监督的官员朱敬则与魏玄同,皆是清直之人。想停工怕耽搁工期,不停工继续下去,一半民夫能病倒下去。
只好先后报急。
李威也觉得此事马虎了,又没有其他的好办法,只有立即下令,带一些草药到工地上,治感冒与冻疮,让姚韦二人建几个大池子,每天晚上派人烧水,调了一批盐,放在池里,随水溶化,这是起消毒作用。再说,人多聚在一起,也容易产生各种疫病。又派人用大锅烧水,放上茶叶与姜片,取暖最好用酒,一是贵,二是酒喝多了在工地上更危险,用此法稍微暖和一下身体。然后又调一批棉大衣棉袄,一个民夫发一件棉大衣一件棉袄。
最后一项开支很大,棉花是普及了,但没有普及到全国,依是贵。另外一个原因,唐朝铜不足,用布帛代替货币。布帛是用来穿的,不能当作货币用。例如东宫马上开始囤积,如囤积铜钱,其他地方钱少只能用布囤积,如囤积布,直接减少布匹的使用。所以货币不足,也是妨碍了唐朝进一步的繁荣。
加上工艺落后,即使是棉衣,也要脱籽,弹实,纺线,因此一件普通的棉大衣需五六百文,即使一件棉袄,也需两百多文。开始有棉被棉衣进入百姓家中了,皇宫中也有,冬天便觉得暖和。但并不是所有人家都用得起。
用这几项改善民工,即使再冻死人,做到仁义如此,也不会有大臣弹劾。当然,又堆了许多钱。
立即实施下去,用快马将物资拉到工地上,李威则来到皇宫,谨见武则天。
说道:“母后,儿臣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
“说说看,”武则天微笑地道,但仔细聆听,儿子确实有一些地方青涩,可各种奇思妙想,让人大开眼见,听到又有想法,武则天十分重视。
“母后,儿臣看了一下,全国铜钱不足。南北朝货币不一,民易紊乱,于是隋文帝发五株钱(三点四克),由是便民。然而钱小,民间多有私铸。到我朝高祖时又废五株钱,铸开元通宝(四点五克)。当时以便,然国立长久后,钱不足而贵,民间又私熔铜钱为器,或者重新铸私钱,铜质差又轻(三克)。父皇在乾封二年时,铸乾封泉宝,略重(四点八克),肉质也好,下诏以一当十回收旧钱,想让钱贵,民间不会熔铜,逾年旧钱多废,然明年商贾不通,米帛踊贵,复行开元通宝,天下铸钱,公私不分,现在民间交易几乎近半是民间劣质私钱。”
从这也看出,从父亲到各个官员对市场经济规律不懂。
当然,是到了唐朝好几年,不然李威也不知道。
又说道:“之所以有这么多纷争,不是律法不严,而是钱不足导致的。儿臣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朝廷也曾铸过少量,有金、银、鎏金的开元通宝,因为金银贵,所以作为赏赐,而不是流通货币。是不是可以用银一两化十,铸一些钱币,当作八十文使用?”
一两银子大约相当于一缗钱,因为私钱多,一缗钱也变得混乱,一是钱不足,二是公私钱等重不一,于是有时一缗钱全是公家铸造的钱,只是八百。银子不能直接使用,到僦柜里兑换,商家又扣纳兑费,因此只说八十文,而不是一百文。
还有一个办法,发行交子。但官员对经济不懂,发行交子必须有足够的金属货币储存,而且要视财定量,现在发行交子,无疑是三岁儿童手拿着一个点燃导火索的炸药包在玩耍,很是危险的。此议李威提都没有提。其实李威想法,是增加流通货币的数量,而且航海,又能为唐朝赚取足够金银,特别是大食南海这些国家,喜用金银做货币,这样两相也便于交通,又能从外国带来足够多的金银。要么将天下所有道宫与佛寺里的铜像全部打倒,重新铸铜币,马上就有了足够的铜币。但就是李威登上皇位,也不敢这样玩。
武则天沉思一会儿,摇了摇头,道:“你想法不错。然而铜币些许差异,都有刁民不顾杀头危险,化为器物,或重化为私钱。一旦铸成银币,更是贵重。到时候会有更多的刁民重化银币掺假,铸私币。金银百姓见识又少,难以辨别。用意虽美,只怕会引起更大的纷争。现在金银重,却由僦柜伙计辨别,才不会乱。此法不妥。”
这一说,李威再次茫然起来。钱少皆知,甚至因为钱少曾下诏,大型交易,需一半用布帛代替。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