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墙见证录 >

第6章

红墙见证录-第6章

小说: 红墙见证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稀薄:⒆铀懒耍匮首鸥嫠弑鹑耍骸捌涫邓拿质切∧眩移鸬摹K醯媚炎植患凳俏颐鞘悄戏饺耍徒行∧习伞N抑愿鹫饽炎郑且煤⒆蛹亲∩眩亲」膊橙硕裙哪切└黾枘阉暝隆眛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向西藏进军(7)
她在川西银行当业务科长,又怀了孩子,本不想去西藏。张国华动员她:“一块去吧。把小军(一岁多的儿子)留下,怀着的带上。”她还没下定决心,正值此时,西南财委书记刘岱峰决定去西藏筹建银行,她只好服从组织决定,全身心地投入了进藏的准备工作,没日没夜地开会,根本顾不上孩子难难。
  张国华强忍着,咽下苦涩的泪水。他能说什么,只好把这作为进藏的第一个牺牲,只好用忙无头绪的工作来抵住痛苦的回想。唯一指望的是更多的人能振作起来,工作能顺利一点。
  领袖们全力支援进藏
  斗争十分复杂。张国华本人也不安全。政策研究室成立后,由王其梅负责。张国华常和他们一道研究,调查。一次,张国华和王其梅从新津到成都,有几个研究室的专家同行。汽车一出新津,就遇到土匪的袭击。紧急关头,张国华一面指挥护送部队反击,一面叫人保护专家、干部。这伙亡命之徒盯着张军长的车穷追不舍。车一停,他们就分散后撤,车一开动,他们又聚拢来打枪。张国华瞻前顾后,走走停停,边走边打。40公里的路途整整走了一天,打了一天。直到接近成都郊区,与来接应的部队会合,方得脱险。张国华摘下帽子,感叹:“这还没进藏就险象环生,今后的困难可想而知!”
  1950年2月3日,由王其梅副政委、李觉参谋长率领的进藏先遣部队出发了。张国华把他们送出去很远,再次提醒部队要坚决执行毛主席“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的指示:“特别要尊重当地人民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保护寺庙,不住寺庙,不住藏民家中的经堂,即使风雨交加,冰雹乱舞,也不要进寺庙干扰喇嘛诵经,最多到寺庙的房檐下暂避一下……”
  两位领导不多言语,心里有数。后来,进到甘孜的北路先遣队,由于交通困难,粮食补给不上,就靠挖野菜,捉地鼠充饥,长达一个多月,半饥半饱地修路,学藏文,为群众做好事……
  当张国华把上述情况汇报给*时说:“连康区藏族头人夏格刀登都说,下大雨,不让进就不进,不让住就不住,你们的政策太宽了。”
  *坚持:“就是要宽一点,这个宽是真的,不是假的,是要认真实行的,是为了团结少数民族。有些地方听到我们的政策,他们也相信。有些地方如黑水、芦花、川西的松潘地区,现在还半信半疑。这有历史上的原因。国民党过去在*上给我们上了许多烂药……”想了想又说,“我们抛弃了大民族主义,就可以换得少数民族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两个主义一取消,团结就产生了。我们当前的中心任务就是这个。”
  刘伯承扶了扶眼镜,讲了一句最普通的真理:“积几千年之经验,人不吃饭是会饿死的。要有饿肚皮的思想准备呀。”
  贺龙提出:进藏部队需要什么,就支援什么!并亲自跑到部队去了解情况。一次就决定抽调9000名精壮士兵、100门九二步兵炮、1000匹骡马充实十八军。
  进藏也牵动着中南海。
  毛泽东听完*的汇报,久久不语。他为这次异常艰巨的进军所遇到的种种困难而焦虑不安,他甚至建议:甘孜和昌都地区是否有力量能随着部队的进军速度修好公路通车?昌都能否修建一个机场?那里是否能用空投增援进藏?在新生的人民政权经济还面临着巨大困难的情况下,毛泽东毅然决定:批准购买30架高空运输机,支援进藏部队。周恩来总理批准将刚从苏联购进的吉斯…150运输车拨出200辆专供修甘孜机场用。

向西藏进军(8)
5月13日,毛泽东看了转来的张国华关于西藏的汇报材料后,发现北京当时开播的藏语节目不利于对上层宗教人士进行*工作,当即将报告批转*部长李维汉,请他“负责审查藏文广播,并规定该广播内容及宣传方针”。
  稍后,张国华、谭冠三率领十八军主力部队开拔,踏上了进军西藏艰险路途。
  毛泽东说:今年不进拉萨
  部队越往前进,运输和补给越困难。在高原缺氧的山路上,有的人走着走着就一头倒了下去,不再醒来。有的军*看着嘴鼻喷着白沫,直挺挺地倒了下去,片刻之间就断了气。7月初,十八军终于抵达稍微富裕一些的甘孜。在甘孜城外约35里的地方,有一座远近闻名的白利寺,坐落在一片松影密林之中。张国华等马上去寺里拜望格达活佛。
  格达活佛穿上崭新的黄袈裟出寺远迎。一直把他们让到经堂里,立即派人去张罗粮草。这位自称跟朱德是好兄弟的活佛,听说张国华长征时也到过此地,越加活跃,朗朗说道:“你们这些无神论者又来了,可是我这个有神论者要热烈欢迎你们,拥护你们。”张国华抬头一看,活佛在抗战时期派人到青海买的一张《八路军山西奋战图》还一直挂在经堂里。他从佛龛里找出多年珍藏的红军布告、标语等物,说起那段*生活,说着说着放声哭了起来:“毛主席再不派队伍来,我们西藏民族快给毁灭了。”说罢用袈裟拭泪,连连向东方合掌念经祷告。
  张国华向格达活佛说了政府已多次通知拉萨当局派代表来京谈判,却被置之不理。格达活佛自告奋勇,愿亲往拉萨劝和。于是,格达活佛一行打着红旗,一路宣传,到达昌都时,被英国特务福特设下圈套,在饭里下了毒,格达中毒后腹痛不止,口吐黄水,五孔出血,格达死后,福特等人又将其尸体焚毁,并将其随行人员押送去拉萨。
  紧接着又一个挑战来了。当张国华的部队行进到康北竹庆地区,周围的喇嘛寺忽然响起了钟声,一群持枪骑马的人簇拥着一个穿红袍戴狐皮帽的,奔上山冈,吹起法螺,顿时不明真相的喇嘛群众向解放军开枪射击。张国华叫部队停止前进,带上翻译去和拦路的人谈话,总算阻止了枪击。到了晚上,那一伙人卷土重来。张国华气坏了,一拍桌子:“把那个为首的家伙给我抓来!”
  战士们一会儿就捉来一个穿红袈裟的指挥官。一审问,这个一身上层喇嘛打扮的人却是个汉人……陈立夫的亲信。他供认:1949年冬天,就有一些美国人和英国人在拉萨当局的便衣武装护卫之下,从大风大雪里跌跌撞撞地过金沙江来了。他们利用喇嘛寺的钟声法鼓煽动群众,要截断解放军的进藏道路。现在西藏反动派在帝国主义直接策划下,将原有的14个代本(相当于小团),扩充为17个代本,从外国运进大批军火、美国电台,请来英国教官,调动、训练各地藏军,并下令各寺院念经诅咒解放军。不但关闭了和谈之门,又企图以金沙江为天险,要十八军就此止步。
  十八军的将领们都认为,不打难以前进了。西南局根据张国华的报告,向中央请示实施昌都战役。毛泽东在三天后电告:……你们于占领昌都后只留3000人在那里过冬,今年不进拉萨,并将主力撤回甘孜……毛泽东细致地查问着一切有关事宜:你们16000人由甘孜向昌都进军,粮食全靠部队携带及牦牛载运,其中3000人须有过冬粮食,准备撤回的主力13000人至少须有往返期间3个月粮食,部队及牦牛是否有这样大的运输力,仍望查告…… 。。

向西藏进军(9)
8月28日,张国华率领十八军主力第一批人员380余人,携带先遣支队的被装及粮食,从新津出发。他的行军生活变得非常简单,一杯开水,几块压缩干粮,就是一餐。商店的柜台也能睡一觉。遇到寺庙他肯定要爬上山坡,进里访问,或者用刚学会的几句藏语和群众交谈……
  路上,官兵饿得实在受不了,就向张国华叫苦。张国华也不忍心看着部下挨饿,咬了咬牙,宣布每人每天增加二两粮食。可西南军区后勤部长余秋里又犯了愁,他哪里支得出这二两粮食,不得已,大家只好勒紧肚皮,少吃二两。到拉萨的时候,大军只剩三天的口粮了。张国华仰天长叹:“怪不得刘邓首长老说人不吃饭要饿死,这简单的真理竟如此灵验!”
  昌都是顺利打下来了。这时满脸倦容的张国华和他的战友们才舒了一口气,张国华才说了句轻松点的话:“同志哥呀,这下我们才敢向中央、毛主席、刘邓首长报告说,首长们,请放心吧!”张国华舔着干裂的嘴唇,又说,“这七天七夜,吃不好睡不好,熬过来,全靠这个!”他举起手里的香烟比划着。也就在这时,他才发现自己得了严重的高血压病。
  部队到达甘孜以后,樊近真眼看就要分娩了。可西藏的财经情况还不清楚,她就挺着大肚子,带上翻译,到处找喇嘛庙调查。5月5日,张国华接到中央电报,要他火速到京参加谈判。她想回成都去生孩子,张国华不同意:“要生在路上怎么办?”
  樊近真担心在这也会出危险,她希望张国华能在身边,可张国华等不及,马上就要离开,战友也劝她:“和谈是大事……”当晚张国华就上路了。到了二郎山,他被风雪阻在那里,趁司机装防滑链的工夫,他给樊近真写了一封长信,托人带下山。
  8日,樊近真临产,正赶上狂风大作,她和助产士在老乡的土楼里忙乎着,窗户也被风掀掉,小通讯员急着用被子上去堵,狼狈不堪……孩子生下之后,张国华的信也到了。樊近真拆开看了几页,就把信撕了扔在地上。助产士拾起信读了几句,便抹起眼泪,不解地问:“信写得这么感动人,我看了直掉泪,你怎么把它撕了?”
  樊近真仰在床上,一句话也不说,把被子拉上来蒙住脸。她能说什么?张国华讲的道理她都懂,可是作为一个女人、一个妻子,所有的道理都会变成委屈,变成咽进肚里的苦水……5天之后,她带上新生的“小康”,坐上吉普车,走了几天,回到成都,把孩子交给妹妹,20天后,又去赶进藏的部队去了……
  张国华是5月5日从康藏前线赶赴北京的。1936年他曾到过北平。那时他在河东岛支队失败后,曾奔走于太原、北平、天津和西安之间,是个东躲西藏的角色。可如今却是人民政府的一名代表。在谈判余暇,他不无激动地写道:
  “16年前,曾为寻找组织,在北平逗留了40多天,当时的北平是剥削阶级的统治者统治着,像我这种革命分子,当然被看成黑人,随时都有人身被投入监牢的危险,生命被宰割的可能……今天北京成了人民的首都,为人民革命奋斗的共产党员,自然就变成了红人……”
  5月23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勤政殿听取《协议》签订情况后,把目光转向张国华,按他平常的习惯,和一个不熟悉的人交谈时总要先问一问籍贯、经历,当得知张国华是江西人,曾在袁文才、王佐的部队工作过3个月左右,眼神格外明亮起来。(在以后的多次接见中毛泽东有时开玩笑地叫他“井冈山”)因为那曾是两支充满神秘色彩的绿林军,是毛泽东本人在秋收起义后与他们结缘并把他们改造成新军的。“袁文才、王佐都是对革命有贡献的同志,王佐是不应该杀掉的。”毛泽东没有时间去回忆那段历史,他需要更多地面对现实,“进藏部队的情况怎样?”

向西藏进军(10)
张国华概括地讲了几句:“大部分同志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每个战士负重七八十斤,有的党员和班长负重90斤,连续10多天以每日100公里的速度急行军。断粮了就忍着饥饿坚持……当然也有少数同志嫌进藏苦,把进藏看成是‘进葬’……”有些话他不好学……毛泽东也能感觉得到在全国胜利之时奔赴艰难容易出现的思想问题,深深地吸了口烟,用夹着烟头的手指朝张国华点了点:“你告诉他们,进藏对个人来说,一点好处也没有。但你是共产党员,党要你去,你去不去?!”
  毛泽东看着将军们,见他们记下了自己说的几点,表情由严肃慢慢转为微笑,请他们谈谈困难。张国华强调筑路的重要,毛泽东点点头:“要筑路与生产并重。”毛泽东要求部队很快进军西藏,为全部实行《十七条协议》而努力。
  当毛泽东说完“你们在西藏考虑任何问题,首先要想到民族和宗教这两件事,一切工作必须慎重稳进”时,将军们知道该时接见结束了,纷纷站了起来。
  第二天下午4时,毛泽东又接见全体西藏代表,情绪盎然:“我们共产党为了帮助你们发展西藏的文化经济事业,不是为了当官,不是去办坏事,如果汉族干部欺负你们,”毛泽东拍了拍自己宽厚的胸膛:“你们来找我毛泽东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