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喋血湘江 >

第19章

喋血湘江-第19章

小说: 喋血湘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泽东任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主席,手下兵无兵将无将,头上戴了个空头衔。
  毛泽东亲手建立的中央红军和亲手缔造的苏维埃共和国,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拱手让给他人了。
  中央政治局开会,不通知身为政治局委员的毛泽东参加。开始时毛泽东参加了几次,但不是挨批评,就是讲话无人听,仗打得好坏,他都成了别人的出气筒。
  到后来,毛泽东索性也懒得去,政治局索性也懒得再通知他;中央政府的工作由张闻天大权独揽,没有分配任何具体的事务给毛泽东。
  从此,毛泽东成了孤家寡人一个,前线、后方的工作都与他无关,头上虽挂着政治局委员、中央政府主席的两顶官衔,却有名无实,变得无所事事。
  从此,曾集中央苏区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的毛泽东,成了中央苏区党、政、军大事的旁观者。
  也从此,随着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军事领导岗位和中央政府领导岗位上指挥权的渐渐远去,毛泽东苦心经营了六七年的中央苏区日渐缩小,政治、经济、军事等全面走上了下坡路。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毛泽东三次会议被释去所有的权力!
  即使是这样,百分之百布尔什维克者们对毛泽东仍不放心,因为苏区是他开创的苏区,军队是他组建的农民,还有一大批他亲手提拔起来的红军指挥员。百分之百布尔什维克者们担心他在军队和地方中的影响,故意放出风声说毛泽东企图拉拢军中将领,搞小集团、搞小山头,逼得毛泽东只好远离军队,远离将领们。
  毛泽东的主张和政策明明是正确的,但百分之百布尔什维克者们为了夺权、打击毛泽东的需要,竟然不择手段地采取相反的一套,这难道就是残酷无情的政治?
  一想起这些,*苦笑着摇摇头,倍感迷惘和困惑。
  “报告,司令部已收拾完毕,请军团长随部队出发!”警卫的声音打断了*的思绪。
  *下意识地“嗯”了一声,回过头再次扫视了一眼宗祠,然后跟聂荣臻点点头,俩人并肩跨出宗祠的石门槛。
  宗祠前的土坪上,司令部的工作人员早已整整齐齐地列好队,举着火把,等候着他的命令。
  *不经意地望了一眼队伍,嘴里只吐出简短的两个字“出发!”
  顿时,只听到脚步的“嚓、嚓”声和马蹄的“嗒、嗒”声,以及担子的“吱、吱”声。
  队伍在漆黑的夜幕中和绵绵不断的细雨中匆匆行进着,燃烧着的火把像一条长龙,在向前游动着,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自从十月十六日离开中央苏区,红军为了不暴露目标,躲避国民党飞机的轰炸,一直采取昼伏夜行的办法行军,白天藏身山上的树林里或村庄的屋子内,黄昏时行军赶路,凌晨时便宿营。
  一谈到国民党的飞机,当时在红九军团当看护员、现年八十九岁的老红军张步兴告诉笔者:
  “白天经常有飞机轰炸,所以不敢行军,我们白天就在树林里头睡觉,打草鞋的打草鞋,睡觉的睡觉。”
  当时任红三军团四师工兵连指导员、现年九十五岁的老将军方国安(1955年授少将军衔)也告诉笔者:
  “敌人在天上起码有十多架飞机跟着我们,这一批飞机过去了,另一批又来了。还有第二种情况就是前面有侦察机,一个侦察机是侦察目标,一发现目标就马上飞回去了,接着就是三架或五架跟着来了,发现住房底下也好,山底下也好,一发现人群就马上轰炸扫射。”
  原红九军团三师第八团团部通讯员、现年九十岁的老红军陈邦政告诉笔者:
  “那时候总是夜晚行军,白天怕飞机,飞机天亮了就飞来了,白天不敢走。走夜路,晚上不得睡,好多人就在路上摔跤子跌倒,甚至于跌死人的都有。”
  为躲避国民党军队的追击和飞机的轰炸,红军只能避开大路,昼伏夜行穿梭在守备空虚的赣粤、湘粤、湘桂边界的崇山峻岭之中。
  原红五团三十四师一○一团机枪连连长、现年九十六岁的老红军廖仁和,对七十二年前的那段往事仍记忆犹新:
  “我们从江西到灌阳走了一个半月,四十多天到灌阳,总是走山路,走两省的边界,平地方不敢走,而且为了躲飞机,总是在夜晚行军。”
  *的红一军团是全军的开路先锋,更要注意隐蔽,绝对不能暴露目标。
  夜幕中的*,正率领着自己这支能征善战、红军王牌军中的王牌军——红二师,犹若一支利箭,顶着寒风冷雨,穿过漆黑夜空,向全州疾射而去,向湘江疾射而去。
  等待他们的是血战?
  等待他们的是平安无事?
  正在寒风冷雨中疾进的王牌军指战员们惘然未知!
  

铁流涌进 四(1)
劈关斩将,破围先锋*连突三道“钢铁封锁线”;按图作业,李德精心策划“甬道战术”,中央苏区大搬家。
  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灌阳文市圩上。
  清晨,雨水早已歇脚,东天泛霁,文市圩的大街上显得格外的清新静谧。街道两侧低矮的民房下,横七竖八躺卧着抱枪而眠的红军战士。衣衫褴褛,疲惫不堪,或蜷缩在墙脚,或蜷缩在屋檐下。
  尽管寒风不时撩拨着正在熟睡中的战士们,然而怎么也抵挡不住一夜的急行军给人体所造成的疲劳困顿!
  南方稍带灰蒙的天空,隐隐约约传来飞机的轰鸣声。只有在几个路口树脚下放哨的士兵仰着头,紧张地盯着远处的天空。
  不多时,三个黑点越飞越近,逐渐变得越来越大,甚至连飞机身上的青天白日标志,肉眼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轰隆隆的机鸣声并没惊醒熟睡的士兵,他们仍然酣睡如梦,鼾声如雷。
  圩街上的清晨安静如常,只有几座瓦房上冒出袅袅炊烟。
  飞机轰鸣着朝永安关外飞去。
  在临街有一座邓氏宗祠,两扇大门敞开,两侧站立着两名荷枪实弹的士兵。
  祠堂内静谧安宁,偶尔有几个军人进进出出,但都是轻手轻脚的,绝无大声喧哗声或响动声。
  祠堂的正壁上挂着一张兴、全、灌三县地形图,地图下方的太师椅上坐着似睡非睡、正闭目养神的*,两手互拢在袖子内,耷拉着脑袋,那神情仿若老僧坐禅入定。
  偶尔,*微睁着惺眼看地图一下,又安详地闭上双睑,冥思苦想着。
  张眼、闭眼,*的大脑辗转无法入眠。
  他根本无法入眠,因为他的大脑神经一根根绷得紧紧的。
  据报,前锋红四团、红五团已抵达前方近四十公里的石塘圩一带,红六团尚在前方三十余公里的朝南一带。
  为了不暴露目标,*已命令各团就地宿营,做好隐蔽,二十七日清晨渡过湘江。
  同时,命令红十五师前锋连夜在灌江上的江西渡上架设浮桥,以便后续部队渡过湘江支流灌江。
  *忽然睁开眼睛出神地盯着地图上所标的“全州”二字,心中隐隐约约涌起不安之感。
  *两手一撑,缓缓站起身来,拢着两手,不紧不慢地踱起步来。
  此番能否抢占全州,是确保中央红军顺利渡过湘江的关键。他知道身后全军数万双眼睛也正在看着他的红二师,*感到肩上沉甸甸的。
  自从撤离中央苏区,*的红一军团为左路前卫,彭德怀的红三军团为右路前卫。
  十月二十一日,突围的第一仗在江西的安远和信丰间的版石圩一线碉堡群间打响。
  *指挥红一师一团袭占新田、二师六团袭占金鸡。
  这一线守敌是粤军的一个旅。红军几个冲锋便将粤军击溃,红军乘胜追击,二十二日经过两个半小时的激战,攻占了版石圩,共歼敌约一个团,俘敌300余人。
  残敌向古陂逃窜。恰好彭德怀指挥的红三军团从右翼插到了古陂,随后又追歼逃敌到安西。
  十月二十五日,中央红军在一、三军团的掩护下,从安西、信丰、安远三点间全部渡过了信丰河。
  蒋介石吹嘘的第一道“钢铁封锁线”,就这样被红军轻而易举地冲垮了。
  十一月二日晚,*指挥红二师六团来到位于汝南南部的城口,而通往城口唯一的一座踏水桥被敌人重兵把守着。
  红六团前卫立即换上国军衣着,大摇大摆地步过踏水桥,智取了城口,歼灭了守敌,军团部移驻城口。

铁流涌进 四(2)
红三军团监视汝城之敌,红军主力绕道突过汝城。
  蒋介石吹嘘的第二道“钢铁封锁线”,就这样被红军轻而易举地突破了。
  长征前夕,朱德给瑞金红军机枪培训班讲话
  十一月六日下午三时,红一军团司令部移驻麻坑圩,*利用敌人的电话线,冒充敌人与乐昌道上赖田民团团长通了一次电话,得知粤军的三个团前日已到乐昌,一团今日已开往九峰山去了。
  *立即指挥红二师四团昼夜直奔九峰山,抢占湘粤边湖南境内良田到宜章之间粤汉铁路的这一制高点,确保左翼的安全。
  彭德怀也指挥右翼红三军团占领了宜章、良田等城镇。
  左右前卫从南北两面控制了良田到宜章间的粤汉铁路段。
  十一月十五日,中央红军从九峰山以北至五指峰之间,安全地通过。
  蒋介石吹嘘的第三道“钢铁封锁线”,就这样又被红军轻而易举地通过了。
  *率领红一军团一路上过关斩将,以谋略和巧战撕开蒋介石精心设置的一道道封锁线,为中央红军扫除了一重重西进的障碍。
  一想到这些得意之作,*的心中涌起一丝*,嘴角浮起一丝笑容。
  然而,眼下可是蒋介石依托湘江天险置重兵布下的第四道封锁线,这道封锁线的局势却容不得*乐观。
  *瞟了一眼桌上的电文。
  电文是凌晨三时野战军总司令部发来的《关于一、三军团行动的指示》:
  林、聂、彭、杨:
  甲、据彭、杨电,邓家源至灌阳山道不能通过。
  乙、我三军团应即由小坪改道,经永安关、雷口关至文市以南之车头、宾家桥、水车地域,转向灌阳侦察道路及敌情,以争取时机。
  丙、为保证一、三军团及军委一、二纵队行进路线不致拥挤,特规定:
  1一军团(缺一师)于今廿六日上午全部开抵文市地域。
  2三军团于得电后即出发,限今晚开抵车头、宾家桥、水车地域,并须从雷口关、永安关取平行路至宾家桥地域。
  3军委一纵队于今晚由高明桥经永安关开至伍家村、玉溪地域。
  4军委二纵队随三军团最后一个师后,开至雷口关、茅铺地域。
  丁、一军团主力到达文市后,执行军委廿五日十六时半及廿三时电令不变。
  单从军委的电令来看,军委一、二纵队及一、三军团主力今晚全部可进入广西境内,进军还算比较顺利。
  但是,当*的目光一落在湘江区域敌我形势示意图上,笑容一现即逝,稍咧的嘴角绷紧了。
  形势示意图上,标志着红军进军的红色箭头,前锋已直指广西全州境内的湘江边,箭尾却仍拖在百余公里外的湖南江华、永明、道县一带。
  *将目光移向天井外,一动不动地紧瞅着略呈蓝色的天空,仿佛透过时空看到中央红军庞大的身躯若蜗牛般在湘桂边境崎岖坎坷的山道上缓慢地爬行着、蠕动着。
  后续部队何日才能抵达湘江边?
  *心底没数。
  倘若一军团明日能顺利抢占全州,控制住从全州到界首湘江上游所有的重要渡口,趁湘江敌军守备空虚,湘桂敌军尚未合拢之前,收缩远在江华、永明的八、九军团,将第三、第四纵队改为左翼部队,精简辎重,分两路从永安关、雷口关大举入关,那么两日内全军便可渡过湘江。
  然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蒋介石会轻易地让红军从从容容地渡过湘江么?
  控制着中央红军生死大权、一向以傲慢自负的李德会轻易改变自己的决策,让红军精简辎重,轻装疾进,轻易地渡过湘江吗? 电子书 分享网站

铁流涌进 四(3)
当时担任中央教导师特派员的裴周玉后来回忆说:如果我军占领道县后就迅速抢渡湘江,敌人尚未发现我军强渡湘江的意图,兵力尚未调集好,蒋介石的主力大都在道县以北一线,此时广西境内湘江这一段还是比较空虚的。而道县距湘江仅二百余里,若是中央决心果断,没有中央纵队这些坛坛罐罐的拖累,部队快速行军的话,只要两天就能赶到湘江边,可以较顺利地渡过湘江。
  而在此时,心里没底的*只能苦笑着微微摇头,因为他深知一向有“地图作业的战术家”之称的李德是不可能轻易改变事先所作出的决策的,他往往会罔顾敌情的变化而坚持既定的进军路线。
  对于李德的按图作业战术,当时红军总部作战参谋吕黎平亲身领教过: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