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詹天佑 >

第99章

詹天佑-第99章

小说: 詹天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占领北京、想到从英俄守军手中接受关内外铁路的情景,又想到近来盛传的南方革命党的事,詹天佑无法不为大清国的前途感到担忧。

  回到京张铁路的工地,詹天佑则显得充实而且干劲十足,因为与工程打交道比与人打交道,事情要简单许多。邝景阳被派往广州任粤汉铁路总工程师,颜德庆被派往宜昌任川汉铁路副总工程师,这两个人曾是他在京张铁路上最得力的助手,现在离开了,詹天佑的工作量无疑是加大了许多。他不得不夜以继日地在工地或总工程师办公室度过。正当他在京张铁路抓紧推进后期工程时,他又接到邮传部的命令,要他以津浦铁路参议、邮传部顾问的身份前往山东,审定津浦路黄河铁路大桥的选址与工程设计、经费预算等问题,这主要是山东省官员受到卢汉铁路河南郑州黄河大桥问题的启发,希望不要重蹈郑州黄河大桥的覆辙,等桥修好了,发现问题再让詹天佑来勘察,而是在开工修建前就请詹天佑来把关。

  津浦路是清政府向德国、英国两国借款修筑的,1908年7月开始从南北两个方向同时开工兴建,北段从天津到山东韩庄,由德国公司修建,位于济南城北面的黄河大桥,是这一段铁路工程中最为关键的工程,对于建桥的选址,德国公司与山东省的官绅分别提出了不同意见,一直争执不下。为此詹天佑受命前往山东解决此问题。

  对于济南黄河铁路大桥的选址,詹天佑一到山东就采取了与河南郑州黄河大桥不同的工作方法,因为郑州的黄河大桥当时已经建成,所以詹天佑是先实地考察,再与当地官商及工程设计的外国工程师了解情况,最后再实地勘测,写出调查报告给当地官商参考。对于济南黄河大桥因为尝在设计阶段,为此,他首先到济南与当地官绅及德国设计工程师分别见面,了解双方争议的关键所在。

  山东巡抚袁树勋与詹天佑会见时,对詹天佑说:“詹大人,德国工程师设计了三条线路,本省官绅都不满意,认为铁路桥架设在黄河上,修筑桥墩会阻塞河道,因而提出要改动德国工程师设计的一些桥墩位,这是其一。其二,因为听说河南的郑州黄河大桥,比国工程师在建桥时,向河中填抛了许多石块,这使得河水改道,影响河岸的修护,为此,特请您前来把关。”

  詹天佑接过袁树勋递给他的德国工程师设计的三张图纸,认真看了很久,他指着中间的一个改动的桥墩问:“这个桥墩是谁改动的?”

  袁树勋说:“是我们的河道官员提出来的。”

  詹天佑说:“这样改动是不对的,其实是原来的设计更科学一些,我看了这三份图纸,我认为改动的地方并不正确,从设计图来看,原来设计的桥梁修造方案更科学一些,事实上,已经考虑了桥梁对河道的影响。”

  袁树勋说:“这样看来,德国工程师的设计不会有问题?”

  詹天佑说:“我们搞工程技术的最讲客观实际,估计德国公司在事前已考虑你们不会放心他们的设计,所以,这个设计图他们是做足了工夫的,故我认为还是原来的设计更科学一些。就这三处选址图来说,第一图建墩过多,宜于桥而不宜于河,第二图于正流建墩,于河于桥两不相宜,第三图,与加宽桥孔之意相合,于工程无碍,我认为这第三图是可以用的。不过,现在看起来,这样的设计虽然不影响河道,但桥梁一旦建成后,如果黄河水涨,还是会影响河道的,为此,建议建桥一方拔付数十万两银两用于河岸加固。”

  袁树勋说:“既是这样,我明天把德国的工程师和河道官员请来,你们一起到现场去勘测。另外,对于这些德国工程师所做的预算我们也不放心,听说很多地方的外国工程师在工程质量上可能还不至于出问题,但往往会在预算方面会杀我们的猪,以为大清国的银子是肥猪肉,谁都想借机咬一口。”

  詹天佑一听,笑了,说:“这个没有问题,明天勘测完后,我即为大人做一个关于黄河大桥的预算表。”

  第二天,詹天佑在德国工程师与山东省治河的官员刘道台一起察看了德国工程师设计的选址现场,詹天佑指着图纸对德国工程师说:“贵公司提供的这个设计是比较科学的,我认为可行。”

  詹天佑的这句话让德国工程师大感意外,他本来以为詹天佑会赞成山东省的官员意见,要求改变设计图呢。他握着詹天佑的手说:“早就听说詹工程师是一位严谨、客观、公正的工程师,你能对我们的设计表示肯定,我们真是高兴。”

  詹天佑说:“谢谢。不过我要指出的是,你图纸上标出的预算标准确实是高了一些,根据当前的市场价位,你们有些材料的购买价真是显得高了许多。”

  德国工程师有些脸红,说:“这方面,我们会认真核实,然后做一个更客观的预算请您审定。”

  詹天佑指着图表向德国工程师讲述了多种材料当前的市场价位,德国工程师连连点头。

  刘道台见詹天佑与德国工程师谈得那么投机,心中有些不快,以为詹天佑可能与德国工程师早就认识,要不怎么会这么熟络呢?难道詹天佑是在帮德国人吗?以他的认知,他平时碰到不少帮外国人说话的大清国官员,这些人往往借外国人以自重,或者接受外国人的好处,损害大清国的利益。很难排除詹天佑不会帮德国人说话,然后从德国人那里获得好处。他正这样想着,詹天佑一抬头,看到刘道台板着的面孔,这才醒悟过来,冷落了这位刘道台。詹天佑转身对他说:“刘大人,我给您看一样东西。”边说边从衣袖里拿出一张发了黄的图纸来,刘道台接过一看,这不是十年前的黄河地图吗?山东段的黄河河道清晰可见。

  刘道台:“詹大人,您从哪里得到这张地图的,我都没有这张地图啊。”

  詹天佑说:“孔子说过,礼仪失去之后,可以求诸野。昨天我拜过见袁巡抚后,上街看看,发现在巡抚衙门不远处有一古旧书摊,正好我有闲,于是在那书摊上看到了这张地图。本来我已对袁大人说过我对德国工程师设计图纸的看法,昨天晚上再一核对这张图纸,发现还是德国工程师原来设计的方案更科学一些,这更坚定了我当初的看法。”

  刘道台说:“有何说法吗?”

  詹天佑说:“当然有说法,你看这图纸,近十年来黄河改道并不大,这说明黄河济南段的河道是相对稳定的。德国工程师的设计也考虑到桥梁对河道的影响,如果按你提出来的,将一个桥墩设在河道中间,问题可能更严重,因此,我建议桥梁工程还是以德国工程师设计的为依据。当然要在一些配套措施方面对德方提出一些要求,比如对于修桥过程给河道造成的损失,铁路方面应给河道方面一些补偿。同时,对于建桥的材料、质量、价格方面还要进行一些修正。”

  刘道台说:“詹大人是大清国最有名的铁路工程师,既然你这样分析,我们山东官商当然也就吃了一颗定心丸。”

  詹天佑说:“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求德国公司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将浮出的价格降到合理程度。”

  德国工程师说:“这个你放心,我们会做的。”

  德国工程师将造价重新做了预算,基本达到了合理的要求,数年后,济南黄河大桥建成通车,事实证明该桥确实要优于郑州黄河大桥。

  詹天佑处理完山东黄河大桥问题后,迅速地回到北京。

  此时,北京正下了一场大雪,漫山遍野都是一片雪景,京张铁路工程不得不暂时停工,平则门附近的河道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詹天佑带着一家人到河道滑冰嘻戏。好久没有这样一家人在一起玩过了,正在大家尽兴的时候,三岁的文裕缠着他到岸边的雪地里堆雪人。突然,谭菊珍的脸色显得有些苍白,还偶尔有一些轻微的咳嗽。詹天佑走过去扶住她,对她说:“菊珍,你的脸色怎么这么难看?”

  谭菊珍说:“我只感到眼前一片黑,可能是气血方面的问题,平时也会偶尔有这种情况,但过一会儿就会好的。”

  詹天佑说:“你平时也有这种情况吗?怎么从来没有听你说过?”

  顺容拉着文祖走过来说:“老窦,平时你在家时间总是那么少,老母这种情况你自然是见不到了,你在家时,难道老母会专门对你讲呀?”

  大女儿的话中似乎透露些许不满。

  谭菊珍说:“顺容,你怎么能这样对老窦说话?”

  顺容说:“事实就是这样嘛。”

  詹天佑说:“菊珍,顺容说的是事实,我平时对你的身体确实关心太少了,这样吧,我们现在回家,在京城,我有一些好友,请他们帮忙找医生给你看看。”

  回到家后,詹天佑给关冕钧打了一个电话,告知他需要请一位医生给妻子谭菊珍看病。

  一位老中医很快被请到詹天佑家里。

  谭菊珍躺在床上休息,偶尔咳嗽几声。

  老中医给她把了脉,看到谭菊珍咳出的痰中有一些血丝,告诉詹天佑:“夫人可能是有肺病,我给她开一些中药,需要慢慢调理。”

  詹天佑没有想到妻子会患上这种慢性病,他一听,知道问题应该是较为严重的,看着谭菊珍,心中顿生许多愧意。对老中医说:“谢谢您,让您费心了。”

  老中医当场开出一些药方交给詹天佑。詹天佑看了看,有些药名能看懂,有些看不懂,但当他看到有一方鸦片时,感到有些不解,问老中医道:“这方药中有鸦片,可是鸦片是禁品,不是说鸦片会上隐吗?能不能将鸦片换成其它药代替?”

  老中医说:“你可能误会了,鸦片当毒品吸食肯定不行,但是鸦片入药是允许的,一般也不会成隐。”

  詹天佑说:“这真是隔行如隔山,既然您认为可行,那就按您的意见办吧。”

  詹天佑拿着老中医开的药方自亲到附近的药店抓药,然后让顺容帮忙熬制,端到谭菊珍的床前,看着她喝下去。

  谭菊珍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大雪之后,天气很快放晴,詹天佑立即坐火车赶到工地,在八达岭背阴的工地看到工人们在阴冷的北风中劳作,他让包工头把工人带到向阳的工地干活,并与大家一起做事,这样,大大鼓舞了工人们的干劲。

  事情总是越来越多,粤汉铁路的邝景阳、川汉铁路的颜德庆每有疑问都是要写信或发电报给詹天佑。作为中国铁路总公司的顾问,江浙一带的许多铁路事宜都要向他请教,1909年春季,沪杭线的沪嘉铁路建成了,詹天佑受命南下,对上海至嘉兴的铁路进行全线勘验,他在当地官员和铁路工程师的陪同下,认真察看和勘验了全线,对每一处数据都进行了核实,然后郑重地在验收报告中写下“工坚料实,建筑合度”的评语,这条铁路于当年5月举行了通车典礼。

  对于詹天佑来说,不管何处的铁路,也不管是哪一国的工程师修建,只要是质量可靠,他都会给予客观的肯定。也正是有了詹天佑这样的知名中国铁路工程师,一些南方的铁路线路的外国工程师,都不会过分在工程质量或预算费用方面做得太离谱,有许多人都知道,在中国修铁路,这个时候,很可能当地官员会邀请詹天佑前来把关验收的。

  1909年7月4日,京张铁路的路轨终于铺到了终点站张家口,这意味着京张铁路全线贯通,詹天佑非常高兴,带着路工们继续完善沿线各方面设施,包括沿铁路线栽种树木。陈西林问他:“詹工程师,我们修铁路,火车通了就行,为什么还要在道路两边种上树木呢?我想你既然这样设计,一定有其道理,您能指教我吗?”

  詹天佑说:“你这样问就对了,做为工程技术人员,看到别人做的事情,首先就应该想到,肯定会有别人的道理。其实铁路两旁种树,这在各国都是流行的做法,数十年前我在美国坐火车时,铁路两旁也都种了很多树,后来回国,我有机会修铁路了,我就对铁路边种树的问题自己琢磨,于是想到铁路边种树有五种好处:一是美化铁路两边的环境,你想,坐在火车上看着两旁绿树成阴,心情总会愉快一些;二是可以用来夏季降温,火车在高大的树阴间行走,总比完全暴晒在阳光里要好吧,而且火车排出二养化碳可以被两旁树木吸收,这些树木又会排出新鲜养气给人呼吸;三是树木根系深入土壤之中,树木的根系能够使两旁路基更加稳固;四是铁路两旁种树,长成的优质木材可以用作枕木、修桥、做家具等,还可以把那些干枯的枝叶用作火车机车和引火燃料;五是树木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