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詹天佑 >

第107章

詹天佑-第107章

小说: 詹天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体的臭味。”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心忧路权
詹天佑说:“古今中外的社会革命都是以付出许多无辜者的生命为代价的,这些年轻人其实都是中华民族的精英,如果他们的力量不是被用于反朝廷,而是用于为朝廷效力该多好啊!可是,现在官府确实有太多的*,多年来朝廷对外国的屈服也使老百姓失望,看来更加严重的问题还会发生呢。”

  黄仲良说:“这都是社会*惹得祸,试想一想,如果社会清明,让国人能看到前途和希望,这些热血青年怎么会冒这么大的风险,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来举行起义呢?”

  詹天佑说:“国家数十年来都受到列强侵凌,任何有良知的人都应该以国家利益为重,以同胞福祉为重,没有想到,自朝臣到下面,甚至连我们的铁路公司都是这样*丛生,即使是川路公司与粤路公司也不例外,难怪老百姓会对朝廷不满。”

  黄仲良说:“詹姆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社会越混乱时*越严重呢?”

  詹天佑说:“其实关于社会*问题,我在美国留学时就有所讨论,后来在铁路工作时,甚至与英国工程师金达都探讨过。我分析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这么几点:一是官员自身素质差,能力糟,本身是靠搞*起家的人,这种人*成性,是*的渊薮;二是对自己没有自信,感到前途无望的人,知道自己官升不上去了,就用心搞*,自我堕落;三是太过于自信的人,自以为升官速度太慢,不满年龄、资历、能力不如自己的人爬到了自己前面,觉得朝廷对不起他,于是他就自己往自己口袋里捞;四是随波逐流的人,看到社会风气如此,大家都搞*,自己不搞就吃了亏;五是对国家、对政权失望的人,他们总觉得这个社会看不到尽头,末日就要来了,于是就把精力用在为自己、家人或亲友谋求现实利益方面。对于这五种现象,归根结底,还是以第五种情况居多,前四种情况往往都是因第五种情况衍生出来的。大清朝*之所以无所不在,关键在于朝野官员对朝廷的前途没有信心。”

  黄仲良说:“你这样分析确实有道理。历朝历代,在政权刚建立起来时,上上下下对新政权都充满着期待与希望,常常是政治清明之时,而往往到末期时,便是*丛生。难道大清国的气数真的到了末期?这样看来,*有时候也成为一个国家或政权的风向标,*的严重程度可能就是一个社会变革的信号。”

  詹天佑说:“仲良,此话在这里讲也就算了,它处可千万别乱说啊。这革命党的热血青年牺牲了生命固然可惜,但你千万不能因言获祸啊。记得康乾时期的文字狱吗?”

  黄仲良说:“詹姆斯,谢谢您的提醒,你我都是已到知天命之年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从我们自己的生活来看,我们当然希望社会稳定发展,但从国家的*实情看,很多事真是不得不让人担忧啊。”

  詹天佑说:“不管别人对这个社会怎么看,我们受过朝廷恩典,用自己的所学为国家服务,这总是不会错的。”

  此后的几天,詹天佑尽可能地在黄沙的总理办公室处理一些事情,他一是担心还会发生一些令他意想不到的事情,他必须在总理办公室应急,二是担心城里的革命党起义会蔓延到西关,他对家人的安全也非常担心。可是,一连几天过去了,广州又恢复了平静,只是民间对于革命党的传说千奇百怪,各种说法都有,有时候回到家中,孩子们也会把从街上听到的关于革命党的传言讲给他听。

  听说暴尸街头的革命党人由善堂出面收尸安葬了,詹天佑心中有了些许安慰,他看到局势平稳下来,于是又深入到铁路工地现场,与工程技术人员一起讨论有关问题,有时候看到路工在打道钉,他也会上前打上一口道钉,鼓励大家尽职尽责,做好自己手头的工作。

  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没有直接影响铁路建设,但全国各地正在蕴酿的革命活动使清政府感到山雨欲来风满楼,预感到一场更为激烈的社会革命将不可避免,于是清政府为了讨好西方各国,准备以出卖路权为代价,换取外国对革命运动的抵制。1911年5月9日(宣统三年四月十一日),广州黄花岗起义后的第十二天,清廷颁布全国商办铁路干线收归国有的上谕,并让邮传部尚书盛宣怀向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签订借款合同,把粤汉铁路与川汉铁路的路权出卖给外国,这两条路的总工程师正好都是詹天佑,詹天佑长期在铁路界工作,参加过以往关内外铁路、津卢铁路等借外债铁路的修筑工作,深知借外债修路必定受制于债权国,更何况,粤汉路还是经过梁诚辛苦谈判从美国手中赎回来的,现在竟然要将两路路权出让给外国,他内心的痛楚是无法言表的。

  詹天佑收到邮传部用电报发来的朝廷上谕后,先是一个人面对电文沉思良久,然后让王秘书把黄仲良请来。

  黄仲良一看詹天佑那沉重的面色,深知发生了严重的问题,难道是其它城市或者京城也发生了象广州一样的革命党起义?他不敢往下想。

  詹天佑让他看邮传部的电文,他认真看了看,说:“詹姆斯,这有什么不妥吗?铁路收归国有,这可是好事啊,免得那些股东们整天为了各自的利益争吵不休,我们不是能更全心全意地用心于路工吗?”

  詹天佑说:“仲良,你也在铁路界效力多年了,难道你没有看出这里面的问题吗?”

  黄仲良说:“你是说向外国借款的事吗?”

  詹天佑说:“是的,问题就出在这里。你知道,以往向外国借款修路,债权国除了要求以关税、盐税或其它国家收入作抵押外,还有很多附加条件,如聘用债权国工程师等,这些外国工程师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讲职业良心,他们在线路计设、材料采购等方面常与本国的商人结合在一起,从中谋利,以往已经发生不少这样的事情。”

  黄仲良说:“不过,听说粤路公司和川路公司的商股都筹款不足,难于全线展修,这是朝廷向外国借款的原因之一。”

  詹天佑说:“这只是一个理由而已,我已向两公司的股东说明,如果暂时路款不足,我们可以采取分段修筑、分段通车,赢利后再继续往前展筑的办法。其实,朝廷这个上谕的用意可能有更深的考虑。”

  黄仲良说:“铁路就是铁路,难道铁路还会与革命党有关?”

  詹天佑说:“我想到的正是这一层,你想,电文说由邮传部的盛大人向四国银行团借款,这么重大的事,邮传部哪里担当得起?这一定有高层授意。虽说是铁路借款,我认为可能与近期各地的革命党人的活动有关。因为粤汉、川汉路连结的都是大清国的腹地,一旦四国银行借款修路,他们就会派出本国的工程师前往铁路沿线,如果是革命党人的活动造成了这些地方的动荡,这些国家就有出兵干涉的理由。当年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都受到过外国势力的干涉,所以,我担心这次向外借路款,可能与防犯革命党人的活动有关。”

  黄仲良摸摸自己的脑袋说:“没有想到这铁路还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挂上钩了。”

  詹天佑沉思着说:“三年前,宣统皇帝登基,摄政王为了安抚年幼的皇上,举行登基礼时,连说几个‘快完了’,许多朝臣都担心一语成谶。广州刚刚发生过革命党人起义,如果这铁路国有一旦引起老百姓的不满,那可真是怕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啊。”

  黄仲良非常气愤地对詹天佑说:“朝中那些大人老爷们这样做,不但是不顾粤路股东的利益,同时,将这么重要的铁路干线让给外国,将来无论是修筑铁路过程还是铁路修好后,都将受制于外国。”

  詹天佑作为当时邮传部的参议,却对此事一无所知,而且事情来得如此突然,他也深感意外。当然,他也知道,有些地方士绅出于各种不同利益目的,将地方商办铁路干线的一些矛盾反映到的朝廷,这正好给朝廷收回路权以籍口。他记得当初慈禧太后与光绪帝鼓励民间资本开办铁路时,全国上下一片好评,粤汉、川汉两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筹建的,可是两路都已分别开工,都在向前推进,政府却来一个收归国有的政策,这样朝令夕改,让老百姓如何适从。更为可怕的是将路权出让给外国,这不是摆明了给外国干涉中国内政提供了借口,或者朝廷可以把这作为稳定政权的一种手段,但这最终受害的还是整个国家和百姓的利益啊。看到黄仲良那么生气,他心中当然也不好受,然而,以他的身份和角色,他知道自己不能随便表态。于是对黄仲良说:“或者朝廷有它的考虑吧,这样做的不妥处任何人都能想到,它的唯一后果就是西方国家认为朝廷是可以作为他们在中国谋利的支撑的。一旦发生革命党的暴力活动,外国干涉就师出有名了。”

  黄仲良说:“你提到这一点,我认为是有可能的,你想,现在到处都在闹革命党,记得那年五大臣在北京遇炸的事吗?联想到最近广州的革命党起义,朝廷可能也意识到可能会有更大的暴动,为了讨好西方人,他们是有意这样做的。”

  詹天佑说:“关键是我们应该怎么做?”

  黄仲良说:“这里你是总理,又是总工程师,当然是你说怎么做就怎么做?”

  詹天佑说:“根据邮传部的通知,要求我们迅速把各类股权、财务状况、工程进度等造表上交,准备将路权由商办转为国有。”

  黄仲良说:“什么国有?名义上是国有,实际上还不是英法德美等国所有。”

  詹天佑说:“粤路公司是商办机构,能否移交还要经股东大会决定,我们无权做这么大的决定,但我们作为朝廷命官,相关的工作还是要做,关于股权、财务、人员、材料的报表我们都要按要求做,先做好准备,到时是否移交由股东大会决定,同时还要看看川路公司的做法。”

  詹天佑让王必书准备各类资料。

  接连几日,他接待了来自各方面的陈情,都表示反对政府收回铁路股权,同时,从四川、湖南、湖北也传来老百姓反对铁路国有的消息。詹天佑在总理办公室来回踱步,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一边是他的股东,一边是他的朝廷,他到底该怎么办呢?他此时的内心比任何时候都矛盾、都复杂,虽是农历的四月,他总是想事想得满头大汗。

  1911年6月6日(农历五月初十),广东商办粤路公司举行股东大会,商讨应对朝廷铁路收归国有的措施,代表股东出席的董事们一个个情绪激昂,都表示反对朝廷收回路权,坚持粤汉铁路广东境内的路段必须商办。

  股东大会授权詹天佑以粤路公司名义给朝廷发电报,要求收回铁路国有的成命。黄仲良知道詹天佑的为难之处,他说:“詹姆斯,你在朝中是有名的人,股东大会的决议明显与朝廷的命令相违背,以你的名义发电报太抢眼了,要不还是由我来代拟吧。”

  詹天佑看了一眼黄仲良说:“仲良,你我当年蒙曾国藩大人与李鸿章大人联名上奏得以出国留学,曾大人连我们的面都没有见过,一片血忱,希望我们学成回国报效朝廷,现在国家正处于多事之秋,铁路修建又正缝这个节骨眼上,我虽是朝廷命官,但我身为粤路公司的总理,对全体股东负责,粤路股份是家乡人民的血汗钱,我要对粤省家乡父老负责,就算是得罪朝中的大人老爷,但这是股东的意见,是民意,我以总理的名义发这个电报是把民意上达,让朝中的大人老爷们知道老百姓的想法,这不会有什么错,如果他们因为我发了这样的电报而怀疑我对朝廷、对国家的忠诚,那我就无话可说了。如果我因计较个人影响让你来代做这件事,那我詹天佑算什么人。”

  黄仲良说:“詹姆斯,你不要误会我,我是怕你树大招风嘛。”

  詹天佑说:“树大了,想不招风都难啊。”

  于是他以粤路公司总理的名义给邮传部发了一封电报:

  关于广东铁道国有问题,在十日开会议决,股东一致反对,决心维持商办,乞撤消国有令,以昭大信。

  电报发出去后,詹天佑如释负重,紧张的心情有所缓解。

  黄仲良对詹天佑说:“詹姆斯,铁路国有作为一种国家政策,光是我们粤省反对可能力道不够,是否还需与其它各省联合,希望他们也向朝廷表达自己的意愿?”

  詹天佑说:“我正有如此考虑,如果能使各省民意一致的话,朝廷应会慎重行事的。这样吧,你以我的名义,向湖南、湖北、四川等省的商办铁路公司各发一个电报,就说铁路国有,失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