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花之语 >

第21章

花之语-第21章

小说: 花之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花朝”一词,诗中多有咏及。南朝梁元帝萧绎诗“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南朝陈张正见诗“诘晓三春暮,新雨百花朝”,唐代方干诗“花朝连郭雾,雪夜隔湖钟”,司空图诗“伤怀同客处,病眼即花朝”,元朝汤显祖诗“一半春随残夜醉,却言明日是花朝”等等。古人以八月十五日为“月夕”,与二月十五日“花朝”并举,泛指佳日良辰,典出《旧唐书·罗威传》:“威伏膺儒术,招纳文人聚书至万卷。每花朝月夕,与其佐赋咏,甚有情致。”
  然而历史上各地花朝节之日期并不完全一致,还有定于农历二月二日和二月十二日两种情形的。《翰墨记》曰:“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正音撮要》亦日:“花朝,即二月二”。不过,有关二月二日为花朝的记载不多,看来并不通行。不通行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此日自有佳节,相重相混,人们难以适从。所谓“自有佳节”者,主要有二:一是上文所说的“挑菜节”。挑菜节,唐宋时期民间乃至宫廷均甚重视。如唐李淖《秦中岁时记》载“二月二日,曲江采菜,士民游观极盛。”宋周密《乾淳岁时记》则记载了上流社会在聚宴中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挑菜酒令”游戏,专于此节玩乐:“二月二日,宫中排办挑菜,御宴先是预备朱绿花斛,下以罗帛作小卷,书品目于上,系以红丝,上植生菜荠花诸品。俟宴酬乐作,自中殿以次,每斛十号,五红字为赏,五黑字为罚……王官贵邸亦多效之。”一是“踏青节”,更是著名,不必赘言,在此略过不表。此外,还有一些各具地方特色的节俗定于二日的,如河北、江苏、安徽的龙抬头节等。
  二月十二日过花朝节,清人顾铁卿《清嘉录》曾有考证:“《翰墨记》以二月十二日为花朝、《诚斋诗话》东京(今河南开封)亦以二月十二日为花朝……《崑新合志》云,二月十二日为花朝、花神生日,各花卉俱赏红。《镇洋志》以十二日为崔元微护百花避封姨之辰。故剪彩条系花树为旛。”而顾氏所居住的苏州,也以十二日为花朝。今再作一点补充:清代京师(顺天府)以十二日为花朝,此外,据方志记载,浙江桐卢、陕西临潼,也均以十二日为花朝的。可见,其流行地域之广,几可与以十五日为节者相抗衡了。
  下列古代花朝风俗一览:
  ◎南宋临安(今杭州)花朝
  宋吴自牧《梦梁录》卷一:
  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浙间风俗,以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放之时,最堪游赏。都人皆往钱塘门外,玉壶、古柳林、杨府云洞,钱塘门外,庆乐、小湖等园,嘉会门外,包家山、王保生、张太尉等园。玩赏奇花异木,最是包家山,桃开浑如锦障,极为可爱。此日,帅守、县宰率僚佐出郊,召父老赐酒食,劝以农桑,告谕勤劬,奉行虔恪。
  ◎明杭州花朝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
  二月十五为花朝节,盖花朝月夕,世俗恒言。二八两月为春秋之中,故以二月半为花朝,八月半为月夕也。是日,宋时有扑蝶之戏。今虽不举,而寺院启涅磐会,谈孔雀经,拈香者麕至,犹其遗俗也。
  ◎清苏州花朝
  清顾铁卿《清嘉录》卷二:
  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闺中女郎剪五色彩缯占花枝上,谓之“赏红”。虎邱花神庙击牲献乐以祝仙诞,谓之“花朝”。蔡云吴歈云:“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期一半春。红紫万千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
  ◎清京师(今北京)花朝
  清徐珂《清稗类钞·时令类》:
  孝铁后宫中之花朝
  二月十二日为花朝,孝钦后至颐和园观剪彩。时有太监预备黄红各绸,由宫眷剪之成条,条约阔二寸,长三尺。孝钦自取红黄者各一,系于牡丹花,宫眷太监则取红者系各树,于是满园皆红绸飞扬,而宫眷亦盛服往来,五光十色,宛似穿花蛱蝶。系毕,即侍孝钦观剧。演花神庆寿事,树为男仙,花为女仙,凡扮某树某花之神者,衣即肖其色而制之。扮荷花仙子者,衣粉红绸衫,以肖荷花,外加绿绸短衫,以肖荷叶。馀仿此。布景为山林,四周山石围绕,石中有洞,洞有持酒尊之小仙无数。小仙者,即各小花,如金银花、石榴花是也。久之,群仙聚饮,饮毕而歌,丝竹侑酒,声极柔曼。最后,有虹自天而降。落于山石,群仙跨之,虹复腾起,上升于天。
  值花朝之日,中国人或是“争先出郊,谓之探春。画舫轻舟,栉比鳞集”,热闹非凡;(见《杭州府志》)或是“士人每于花朝,挈槪巧剑脊壬钥闻┦隆保唬锻êO刂尽罚换蚴蔷傩衅说幔硌萜说瑁ㄈ绯啥肌⒙逖簟⑼ㄉ剑牖ㄍ玻灰嗬趾酢H嗣腔挂哉庖惶斓囊跚缯嫉贝喊倩ǖ拿耍喝羟纾颉鞍倩ǔ伞被蛩怠爸诨苎蕖保蝗粢酰蚍瘛9湃擞纱讼氲剑巳占饶苤靼倩ǖ拿耍敲词欠褛ぺぶ杏猩窳槭谷唬恳虼擞行┑胤接纸鞍倩ㄉ铡彼党墒恰盎ㄉ裆铡保读黉刂尽罚┙谄谠蜓菸曰ㄉ竦姆铎肭斓淞恕
   。。

五、花市香飘漠漠尘……唐·韦庄(1)
花开满城,人花相拥,好个花市,好个繁华美梦……
  中国人与花为伴,自然少不了售花的花市。春风来时,花市里百花飘香,人来人往。韦庄有诗曰:“才喜新春已暮春,夕阳吟杀倚楼人。锦江风散霏霏雨,花市香飘漠漠尘。”(见《奉和左司郎中春物暗度感而成章》)说的就是唐时期城里的花市。
  在唐代,最为繁华热闹的大概要数京城长安的牡丹花市了。白居易《买花》诗反映了当时花市的一些情景:“京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灼灼百花朵,戋戋五束素。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可以看出,买花者有的乘着车马,派头很大,是富豪士宦之家无疑了。这也难怪,在唐朝,五匹生帛称为“一束”,不过是百朵红牡丹,竟抵二十五匹生帛的价,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缴纳的赋税,除他们又有谁买得起呢?自然,白居易说的这红牡丹应属花中上品,故贵重得很,其他等差的牡丹便宜的还是有的。由于售花利润丰厚,城中百姓多有从事此业的。每至花时,他们在街面上辟出空地一方,周围护以篱栏,上面张以幕布,从市郊城外的花农那里买来含苞待放的花卉,移植地上或盆中,精心护持修剪,叫市待买,形成特有的街市景观。
  宋代开始,卖花行业更有长足的发展,集售点除了称为“花市”外,还有“花团”、“花局”、“花行”诸名色。有些可能还是官办的。如《都城纪胜》“诸行”条载:“官巷的花行,所聚花朵、冠梳、钗环、领抹,极其工巧,古所无也。”且买家明显地趋向于平民化。
  下举古人所记花市:
  ◎北宋洛阳花市
  宋李格非《洛阳名园记》;
  洛中花甚多种,而独名牡丹日“花”;凡园皆植牡丹,而独名此曰“花园子”,盖无他池亭,独有牡丹数十万本。凡城中赖花以生者,毕家于此。至花时,张幕幄,列市肆,管弦其中。城中士女,绝烟火游之。过花时,则复为丘墟,破坦遗灶相望矣。今牡丹岁益滋,而姚黄、魏花,一枝千钱,姚黄无卖者。
  ◎北宋汁京(今开封)花市
  宋孟###《东京梦华录》卷七:
  是月季春,万花烂漫,牡丹、芍药、棣棠、木香种种上市。卖花者以马头竹篮铺排,歌叫之声清奇可听。晴帘静院,晓幕高楼,宿酒未醒,好梦初觉,闻之莫不新愁易感,幽恨悬生,最一时之佳况。
  ◎南宋扬州花市
  宋王观《扬州芍药谱》:
  扬之人与西洛不异,无贵贱皆喜戴花,故开明桥之间,方春之月,拂旦有花市焉。
  ◎南宋临安(今杭州)花市
  宋吴自牧《梦梁录》卷二:
  暮春是月春光将暮,百花尽开,如牡丹、芍药、棣棠、木香、酴釄、蔷薇、金纱、玉绣球,小牡丹、海棠、锦李、徘徊、月季、粉团、杜鹃、宝相、千叶桃、绯桃、香梅、紫笑、长春、紫荆、金雀儿、笑靥、香兰、水仙、映山红等,种种奇绝。卖花者以马头竹篮盛之,歌叫于市,买者纷然。当此之时,雕梁燕语,绮栏鸟啼,静院明轩,溶溶泄泄,对景行乐,未易以一言尽也。
  另该书卷十三:
  四时有扑带朵花,亦有卖成窠时花、插瓶把花、柏桂、罗汉叶。春扑带朵桃花、四香、瑞香、木香等花。夏扑金灯花、茉莉、葵花、榴花、栀子花。秋则扑茉莉、兰花、木樨、秋茶花。冬则扑木春花、梅花、瑞香、兰花、水仙花、腊梅花。更有罗帛脱蜡像生四时小枝花朵,沿街市吟叫扑卖。
  ◎清苏州花市
  清顾铁卿《清嘉录》卷六:
  珠兰、茉莉花来自他省,薰风欲拂,已毕集于山塘花肆、茶叶铺,买以为配茶之用者。珠兰,辄取其子,号为“撇梗”。茉莉花,则去蒂衡值,号为“打爪花”;花蕊之连蒂者,专供妇女簪戴。虎邱花农盛以马头篮,沿门叫鬻,谓之戴花。零红碎绿,五色鲜浓,四时照映于市,不独此二花也。至于春之玫瑰膏子花,夏之白荷花,秋之木犀米,为居人和糖、春膏、酿酒、钓露诸般之需。百花之和本卖者,辄举其器,号为“盆景”。折枝为瓶洗赏玩者,俗呼“供花”。蔡云吴歈云:“提筐唱彻晚凉天。暗麝生香鱼子圆。帘下有人新出浴,玉尖亲数一花钱。”又蒋宝龄《吴门竹枝词》云:“蘋末风微六月凉,画船衔尾泊山塘。广南花到江南卖,帘内珠兰茉莉香。”
  春日里,百花应着花信含蕊舒荣,先后上市,真是忙煞了花农花贩。而那班散走于街头巷尾的卖花女,她们动听的唤卖之声,更是历来为世人所称道。元人谢宗可有《卖花声》七律一首,盛赞卖花女的歌喉,认为芬芳艳丽的鲜花,凭借着美妙的唱卖,深深打动了人们的“惜芳”之心,以致引得大户人家卷帘传唤,一掷千金,花儿被卖出了上好的价钱。全诗如下:
  春光叫遍费千金,紫艳红香藉好音。
  几处又惊游治梦,谁家不动惜芳心?
  韵传杨柳门庭晚,响落秋千院宇深。
  忽被卷帘人唤住,蝶蜂随担过墙阴。
  此诗婉丽有致,曾被清代的金埴评为谢氏《百咏诗》中的压轴之作,大有道理。
  再看清周生所撰《扬州梦》卷三,亦有甚美的描写:“深巷障日,回廊蔽雨,扇盖为多事矣。买花轻欬,如空谷鸣琴,其声清;响屧迟行,如幽径落花,其声媚。”
  卖花女并非只是在春季才露面。入夏后,白兰花、茉莉花等相继盛开,江南土风,卖花女提篮挈槪梦舛屓碛锔呱铰簦染咛厣两裼檀妗!吧∥馔蘖乘葡迹荷谶科菩そ只铰舭桌蓟āN识液未κ牵炕⑶鹕浇潘模仨恍搠咝薄!闭馐墙颂钚吹男×睢朵较场罚剿罩莸穆艋ㄅ挠星槿ぁ
  花市约从宋代起还演为节期,专定于某些日子集中举行。宋赵朴《成都古今记》载四川成都诸市有“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四月棉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七宝市,八月桂市,九月药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其中二月花市,八月桂市,十一月梅市,就是分别集中售卖百花、桂花、梅花的节期。后来,有些地方还根据自己地域气候情况,逐渐形成以某一日作为花市之节的传统。如广州,定于每年春节前的一日,苏州定于农历四月十四日等等。每到这天,全城沸腾,大小街巷,搭棚设台,盆盎胪列,瓶罍满架,繁花凑集,干姿百态,馨香飘荡,蜂蝶随舞,万民空户倾巢而出,填街塞巷,比肩继踵,嘻闹喧哗,沿途游观,真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也。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六、寻芳不觉醉流霞—一唐·李商隐(1)
花下宴饮,以酒赏花,举杯赋诗,人花具醉。真乃人生之乐事也。
  花期一到,秾芳艳蕊,丽质天成,惹得蜂狂蝶舞,莺歌燕啼,更引来游人纷纷无数,这便形成了我国特有的赏花习俗。下面所述,不过是浮光掠影的一瞥。
  唐代有两则逸闻,颇有韵味。一是“花裀”。传说学士许慎选,放旷不拘小节。每年春日,他都在花圃中摆露天宴席,邀亲戚朋友观赏花景。每次他都不放置坐具,而是让童仆搜集落花铺于地上,让客人坐在上面。他解释说:“我有天然的‘花裀’,何必再要那坐具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