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日本战国物语(原名:日本战国时代史话) >

第6章

日本战国物语(原名:日本战国时代史话)-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发达,可以打造出精良的刀枪,又有港口美保关,可将铁器输出到明朝和朝鲜,还可进行海外贸易,所以经济相对发达。大永元年(1521),尼子氏势力制压山阴、山阳十一国,迎来了家族的极盛时期。经过十多年的苦心经营,以出云为根据地的尼子家已今非昔比,形势对大内氏十分不利,两个战国枭雄之间的大战已迫在眉睫,而安艺诸豪之向背则是决定这场战争的关键。大永二年(1522),为了争取安艺各摇摆势力加入自己的阵营,义兴派重臣陶兴房在镜山城秘密约见毛利氏各重要人物。兴房盛情邀请元就的家人到镜山城居住,实际就是要元就交出人质,以达到将毛利氏绑在自己战车上的目的。由于与毛利氏存在姻亲关系,经久也发出书信,要求与毛利氏联合。到底是依附大内,还是跟随尼子?元就开始左右为难,迟迟无法作出决定。

  大永三年(1523),镜山城附近的严岛发生骚乱,趁大内军忙于*之际,经久亲率大军一路南下,在沿途攻克一些小城后,向大内氏坚固的镜山城出发,酝酿多年的战争终于爆发了。现在是该毛利氏作出决定的时候了,由于尼子氏更为强大,而且毛利领地就在镜山城附近,如果联合经久一定会赢,所以多数家臣主张联合尼子家。但元就认为经久为人奸诈,一旦大内灭亡,毛利氏也难免不遭其毒手。由于姻亲关系,吉川氏从属于尼子一方,所以尼子军一路长驱直入,逼近毛利领地。心中虽然不满,但缺少吉川这条臂膀,毛利无法单独面对强大之敌,元就只得再次加入尼子阵营。经久对元就并不放心,同时为了惩罚他迟迟不归顺,要求体弱多病的毛利氏当主、年仅九岁的幸松丸带兵率先攻打镜山城。此举自然引起毛利上下的不满,但迫于压力,同年六月,幸松丸在元就的带领下进入尼子军中。六月十三,镜山城之战终于拉开了序幕。由于该城四周环山,地势险峻,在城主藏田房信和其叔父藏田直信的固守下,被迫打头阵的毛利军始终无法破城,而且损失惨重。数日后,元就施计通过直信的家臣汤浅信行成功地说服了直信。在直信的帮助下,毛利军顺利攻入镜山城,房信也被直信的手下擒获,最后被杀。对于卖主求荣之人,经久决不手软,直信也在献城的翌日被处死。随后,尼子军返回出云,安艺参战豪强也各自返回领地。

  毛利军虽成功攻陷了敌方坚城,也算获胜一方,但幸松丸因带病行军,又在破城后被迫主持首级检(首级检:检查敌方阵亡者首级)而受到惊吓,于不久后病死,家督之位出现空缺。有田城和镜山城之战,元就居功至伟,因此得到大多数家臣的拥护。在幸松丸死后的第四天,即七月十九,毛利氏重臣们到猿挂城请求元就继承家督。出人意料的是,元就对此反应平平。与此同时,经久也开始干涉毛利氏家督继承权一事,他提议将其次子尼子国久之次子尼子丰久过继给毛利家,并由其担任毛利氏当主,经久的险恶用心自然是想通过过继养子的方法,兵不血刃地霸占毛利氏领地。毛利众家臣如热锅上的蚂蚁,左右为难。在商议对策时,重臣志道广良突然病倒,卧床不起。七月廿五,毛利众家臣再次举行会议,决定到底是迎接养子,还是由元就继任家督。病愈的广良也参加了会议,他突然拿出幕府下达的御内书,此份文书明确指出由元就继任家督。原来借装病之际,广良秘密进京,不知使出何等法术,弄到了这份御内书,毛利家又一次挫败了经久的诡计。当日,十五名重臣发誓忠诚主家,同时将联名状递交元就,恳求他入主郡山城。元就收到联名状后,终于在八月初十迁入郡山城,继任家督之位,并由广良辅佐。

  相合夫人所生的元就异母弟相合元纲早在其妹松姬嫁给吉川元经时,就有依靠吉川氏势力夺取家督之位的野心,毛利氏也因此分成了元就派和元纲派。在毛利氏家臣中,与其同族的分家占有很大比重,他们主要是福原、志道、坂、桂、口羽五家。在家臣中,支持元就的主要有志道广良、井上元兼和福原广俊,支持元纲的则是渡边胜和坂广秀。

  经久见过继养子之计不成,便再生一计。同年夏,他派出重臣龟井秀纲怂恿渡边胜和坂广秀支持元纲谋反,早就怀有异心的元纲终于按捺不住,率众进攻元就府邸。早有准备的元就派势力给叛军以迎头痛击,渡边胜和坂广秀相继战死。不久,广良攻陷元纲退守的船山城,并将其讨杀,谋反也以失败而告终。毛利氏重臣桂广澄虽未参与谋反,却被牵扯在内。无奈之下,广澄切腹自尽,其子桂元澄也想自刃,但被元就劝解。由于这次内乱,毛利氏家臣团被大大削弱,元就决定在领内选拔人才,儿玉就忠、赤川元保等一批新人受到提拔和重用。

  大永四年(1524)五月,经久亲自攻略伯耆。不出一月,北条堤城、泊河口城、尾高城、岩仓城、仓吉打吹城、羽衣石城皆被攻陷,守护山名澄之被赶走,羽衣石城城主南条宗胜亦败逃因幡(今鸟取县东部,又称因州),很多伯耆国人纷纷逃往因幡、但马(今兵库县北部,又称但州)的山名氏旗下。混战中,诸多神社寺庙惨遭破坏烧毁,史称“大永五月之崩坏”。经久自此领山阴、山阳十一国守护,人称“阴阳一太守”。同年冬,元就背离了曾策划元纲谋反的尼子氏,改投大内麾下。为了增强阵营实力,与强大的尼子氏对抗,义兴对元就此前的行为不予追究,元就也向义兴表示歉意,并愿意辅助大内氏对抗强敌。元就此时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在与大内氏联盟的同时准备征服安艺各领主。大永五年(1525)春,大内军包围安艺领主天野氏的本城米山城,当主天野兴定急忙派人向毛利氏求救,希望元就从中斡旋,促使大内氏撤军。在元就的调停下,天野氏转危为安,为此两家结成了军事同盟。

  此后的三年内,中国地区虽乌云密布,但相对太平,未发生大规模战争。享禄元年(1528)腊月二十,义兴因积劳成疾,在山口城病逝,享年五十二岁,一代枭雄退出了历史舞台。其子大内义隆在继承家业后,向 后奈良天皇 献上大量礼金,获封太宰大贰,从二位上。大内氏完全垄断对明贸易,领周防、长门、安艺、石见(今岛根县西部,又称石州)和备后、筑前、丰前七国守护,声威笼罩整个中国地区。

  享禄二年(1529)正月,郡山城的扩建工程得以竣工,元就亲笔写下“百万一心”四字,用以鼓励毛利家万众一心,共创未来。此时,安艺豪族高桥氏发生内乱,当主高桥盛光是毛利兴元的夫人雪姬之侄,他和堂弟高桥兴光之间产生矛盾,而且日益激化,最后盛光被兴光所杀。元就闻听此事,急忙调集军队向高桥氏领地出发。同年五月,刚继任家督的兴光正在做美梦,突然听到外面喊杀声震天。原来,毛利军已偷偷杀到了家门口。兴光匆忙从被窝里爬出来,抓起一把太刀加入混战,最终死于乱军之中。得到高桥氏领地的毛利家势力大大加强,同时也得到周边各领主的承认,摇身一变成为安艺国内不可忽视的力量。

  亨禄四年(1531)夏,毛利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吉川兴经。吉川氏当主吉川元经在一场战斗中不幸阵亡,家督之位便由其嫡子兴经继任。兴经受尼子诠久委托,游说姑父,表明诠久愿与他结为异姓兄弟。诠久在其父尼子政久死后,成为新的接班人,在尼子家中的势力越来越大,野心勃勃的诠久准备在接任家督之位后放手大干一番。考虑到大内氏已今非昔比,元就答应了诠久的美意。不久,在兴经府邸,元就与诠久相见,义结金兰,并立文书为凭。虽与诠久结义,但元就并未因此而断绝与大内氏的主从关系,毕竟以毛利氏实力还无法得罪大内家。就这样,毛利氏开始了三年相对安静的生活。 。。

第七回  斗斯波今川定远江  伐国人信虎统甲斐
且说由于足利义稙再任将军,十一代将军足利义澄败逃,幕府政权被大内义兴、细川高国一党掌握。一直支持义稙的今川氏亲终于如愿获得远江守护一职,而远江仍有斯波氏势力存在。永正八年(1511)十月以来,今川氏与尾张的斯波义达激战于远江的刑部一带。浜松城城主 大河内贞纲 举兵投向斯波氏,被今川氏重臣朝比奈泰熙击败。泰熙死后,贞纲借其子朝比奈泰能尚幼,再举反旗。永正十一年(1514),氏亲在远江的三岳山城击破来援的斯波军,压制了 大河内氏 势力。翌年,邻国甲斐(今山梨县,又称甲州)发生内讧,氏亲跃跃欲试,准备介入甲斐内乱。

  甲斐守护武田一族本为清和源氏后裔,室町幕府成立后,武田氏被分封于各军事要地,甲斐武田氏便是其中一支。武田氏虽为甲斐守护,却一直未能完全统一领地。甲斐处于群山环抱之中,交通多有不便,国内势力众多,又相对独立,武田氏仅有甲斐中部的甲府盆地,反叛之事时有发生。

  当主武田信虎继任家督之初,其叔父油川信惠一直觊觎家督之位,早在信虎之父在位时就为争家督而大打出手。只因北条早云如虎狼般窥视甲斐,只得暂时罢兵,共抗外敌。当时,早云正忙于统一相模,且信虎尚幼,实乃天赐良机,信惠便以居城胜山城为据点,纠合同族及国人众,欲起兵夺位。信虎虽兵不满千,但行事果断,他先发制人,夜袭胜山城。信惠猝不及防,未料到信虎这小娃娃竟然会使出偷袭战术,迅即溃败。信惠父子见大势已去,于本丸自尽。信虎又乘势攻入国中地区(即巨摩、山梨、八代三郡以甲府盆地为中心的区域),仅五日便大获全胜,与信惠同盟的 小山田信友 及各同盟豪族纷纷溃逃。一年后,信虎再次出击小山田领地,信友向信虎降服。为收买人心,信虎将妹妹嫁予信友,小山田氏遂忠心效力,甲斐国内暂时安定下来。与富庶邻国信浓、越后相比,甲斐群山环绕,山河险峻,土地贫瘠,河川长年泛滥。国内虽不盛产稻米,却盛产良马。生活环境艰苦,也使甲斐国人英勇彪悍,信虎很快便训练出一支勇猛异常、行动快速的甲州骑兵。

  永正十二年(1515),武田氏同族大井信达在甲斐的河内地方发动叛乱,信虎与小山田氏合力攻击大井氏支城上野城,但攻坚不利,此后双方一直处于混战状态。永正十三年(1516),趁火打劫的今川军兵进胜山城,并与大井氏联盟。九月廿八,今川、大井联军大破武田军。但年末,大井氏的吉田城就被武田军攻破。此时,大河内贞纲 见今川氏举兵甲斐,借机将尾张守护斯波义达引进远江的引马城。氏亲见状,决定放弃败局已定的甲斐战场,请连歌师 饭尾宗长 从中斡旋,与武田氏达成和约。永正十四年(1517)六月,氏亲率今川军搭浮桥渡过天龙川,进攻引马城。他命骏河的安倍金山金掘众(金掘众:挖掘金矿的矿工)将城中水井一一挖穿,切断城中水源。不久,城中粮尽水绝,贞纲父子、巨海氏、高桥氏等或被讨杀,或逃散,斯波义达也在兵败后出家,被氏亲遣返尾张(引马城之战记于《宗长手记》)。此役使今川氏完全控制远江,随后氏亲采取一系列巩固远江的措施:改建挂川城等要冲,于滨名湖西岸建宇津山城,尾张建那古野城以监视尾张斯波氏动向。自此,氏亲兼任骏、远两国守护,三河、尾张一些豪族也归属今川氏,其势力在东海道不容小觑。

  因石和馆在战火中屡遭破坏,信虎决定另建新居馆,永正十六年(1519)于踯躅崎(踯躅:意为杜鹃花)营造新馆,信虎本人亲临筑馆处激励民众修筑。踯躅崎馆与一般的守护居馆孑然不同,家臣宅邸统一分布于家督居馆外围,再外为町人、职人居住的府中町,使其集政治、经济、军事于一身。

  同年,降服未久的大井氏联合栗原氏、今井氏再挑反旗,信虎兵分两路:自己率军进攻栗原氏,另一路则攻击大井氏。六月初八,信虎率军于一宫町击败栗原军,随后包围栗原氏居馆。两日后,另一支武田军击败大井军。大井信达、今井信是 向信虎降服,作为条件,信达将女儿嫁予信虎为正室。同月晦日,信虎于踯躅崎馆东北的积翠寺丸山修建新城,命名为要害山城,以便战况不利时可供周转。同年腊月,信虎移居踯躅崎馆。

  大永元年(1521)九月,氏亲撕毁与武田的和约,以远江的土方城城主福岛正成为总大将,统兵一万五千余人由富士川北上,大举进攻甲斐。十六日,攻陷大井氏属城富田城,随后攻占甲府盆地一带,进而布阵于登美(今双叶町)龙地台,隔荒川逼近踯躅崎馆。见今川军势大,甲斐大小豪族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