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日本战国物语(原名:日本战国时代史话) >

第33章

日本战国物语(原名:日本战国时代史话)-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L煺辏1582)五月,信长将讚歧封给三子织田信孝,阿波封给三好康长,借此向天下宣布自己对两国的控制权。信长又命织田信孝、丹羽长秀于六月初三渡海,进驻四国,准备征讨不听话的长宗我部氏。。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三十六回  本能寺信长遇刺  小栗栖光秀切腹
顺逆无二门,五十五年梦。

  大道澈心源,觉来归一心。

  —— 明智光秀辞世和歌

  天正十年(1582)三月十五,征伐中国地区的羽柴秀吉率军一万七千人从姬路城出发,途中与新盟友宇喜多直家的一万人马合兵,杀向毛利氏领地——备中,直捣清水宗治据守的高松城。高松城的城墙全由长石条筑成,易守难攻。秀吉一面攻打高松城,一面派兵攻打各个支城,以孤立高松城。四月十六,蜂须贺正胜和黑田孝高几次与宫路山城城主 乃美元信 交涉;劝其投降,但均遭拒绝。次日,直家弟弟宇喜多忠家率军八千攻打冠山城,被城主林重真击退。秀吉派加藤清正、杉原七郎左卫门 再度攻打冠山城,七郎左卫门 派忍者潜入城中放火,羽柴军趁乱从北侧杀入城内,清正讨杀守将竹井将监,林重真则切腹自尽。

  四月廿五,羽柴军杀至高松城下,守军笼城不出。两日后,黑田孝高率队攻城,却损折四百余人。秀吉无奈,团团包围高松城,以期困死守军。得知相邻的冠山城失陷后,乃美元信于五月初二放弃宫路山城,逃往备后。毛利元就的女婿上原元祐暗通秀吉,想策反日幡城城主日幡景亲,但被景亲拒绝。不料,景亲却被其弟大森藏人讨杀。随后,藏人开城投降。

  五月初七,孝高考察了高松城周围地形后向秀吉献策:“高松城墙坚固,易守难攻,然此城地势低洼,筑于沼泽之中,三面环山,公可引 足守川 之水,灌入城中,高松唾手可得也。”秀吉闻计大喜,立刻于城南修筑了一条长约八里的围堰。羽柴军掘开足守川,河水灌入城内,此时正值梅雨,暴雨倾盆。至廿五日,城外民宅已全部没入水中。高松城的另一支城鸭庄城也被宇喜多氏家臣 户川平右卫门 策反而失陷。至此,高松城被彻底孤立起来。

  毛利辉元得知高松城危矣,急忙动员兵力,增援备中。五月廿一,以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为先阵,辉元亲率大军从安艺出发。元春所部一万人马迅速赶至足守川南岸的岩崎山,隆景所部两万人马随后翻越日差山,辉元本队则进驻猿掛城,形成了对羽柴军的反包围。

  得知毛利援军赶来,秀吉赶紧遣使向信长求援。辉元听闻信长要亲率大军西进、增援秀吉,自知难以抵挡,便遣外交僧安国寺惠琼向秀吉议和。为了拖延时日,以使援军赶到,秀吉答应议和,但提出了苛刻的条件:“毛利氏须割让伯         耆、备中、备后、美作、出云五国。清水宗治不知天高地厚,胆敢阻挡织田大军,须切腹以谢天下。”惠琼据理力争,双方讨价还价,谈判一度陷入僵局。

  却说五月十五,德川家康与武田氏降将穴山梅雪到安土城晋见,信长命明智光秀准备礼乐,热烈迎接老友。廿一日,家康等人离开安土城,游览京都、大坂和商贸重镇堺港。在接到秀吉的急报后,信长决定亲自对付西国霸主毛利氏。廿五日,信长命明智光秀返回领地,组织兵马,迅速增援高松战场。他又命蒲生贤秀、津田信益镇守安土城,自己带数十名护从前往京都,准备亲率大军西进,与毛利氏决战。

  五月廿九午后,信长抵达京都,入宿本能寺。早一日到达京都的嫡子织田信忠宿于附近的妙觉寺,准备随父出征。六月初一,信长在本能寺与众公卿举行茶会。次日未明时分,信长被本能寺外的枪声惊醒,打探消息的侍从森兰丸回报:寺外乃是明智光秀的部队。光秀早就应该增援秀吉去了,怎会出现在京都?信长不禁暗自叫苦。

  原来,早在廿六日,光秀回到领地,便聚集大军,摆出西征的架势。六月初一,光秀密召女婿明智秀满、心腹斋藤利三等人,商议叛变之事。众心腹见主公决意反水,纷纷发誓跟随。光秀召集其他将领,宣布信长的“命令”:全军开赴京都,接受信长检阅,再开赴高松战场。军队连夜拔营,六月初二凌晨,渡过桂川,光秀谓全军道:“信长生性残暴,多行不义,不配拥有天下。自今日起,寡人当为天下之主,凡跟随者,无论贵贱,皆有厚赏。敌在本能寺,随寡人讨杀信长。”叛军一万三千余人迅速杀入京都,重兵包围了本能寺。

  明智氏家纹 — 桔梗

  信长仅有护从一百六十余众,森可成的三个儿子森兰丸、森坊丸和森力丸先后战死。信长面对如潮的叛军,面无惧色,挺长枪左右突杀,但毕竟势力悬殊,他受伤后退入大殿。信长自知难以身免,于寺内纵起一把大火,切腹自尽,时年四十九岁。可惜一代枭雄,未能实现统一霸业,就此结束了波澜壮阔的一生。

  本能寺

  得知信长自尽后,叛军立刻杀向妙觉寺,企图围杀织田信忠。京都所司代(京都所司代:管理京都治安的高级官员)村井贞胜 见本能寺被围,急向信忠报讯,劝其逃回安土城。信忠不听,反而带领护从一千五百余人,移至隔壁的二条御所,错失了逃走的机会。不久,叛军重重包围了二条御所,叛军火枪队爬上房顶,向御所*击。实力相差过于明显,村井贞胜及其两个儿子村井贞成、村井清次战死,在桶狭间讨杀今川义元的毛利新助阵亡,信忠的异母弟织田胜长、叔父津田长利一家也同时遇害,护从多人中弹身亡。信忠见大势已去,切腹自尽,时年二十六岁。

  在信长掌权期间,他撤除国境上不必要的关卡,通过检地确立对领土的支配,让农民与士兵分离以设立常备军。设立“乐市”鼓励商业,鼓励自由贸易,发展与南蛮人的对外贸易,奖励技术革新。他还推行新的大名制度,使地方制度更加完善。信长喜欢穿黑色衣裤,手持折扇,在天主教教士给教皇的报告中评价信长是“黑衣包裹着的一团赤红烈火”。

  对于光秀起兵反叛、逼死信长的原因,历史上有多种说法,总体来说,有这么几点:光秀对信长放逐将军、轻蔑天皇、无故流放忠心家臣的做法非常不满;信长间接害死了光秀的母亲;光秀奉命接待造访安土城的家康一行人,但被人诬陷说招待宴的盘子里竟有死鱼,信长不问青红皂白,当着众人的面打了光秀几个耳光,并大加侮辱,又剥夺了光秀的领地和俸禄,令他难堪之至。历史作家 桐野作人 更提出了一个观点:光秀*信长的动机是阻止信长篡夺皇位的野心,他与朝廷里的“反信长神圣同盟”订立过密约,桐野作人认为光秀才是真正的勤王之士。当然,也有人说,光秀自己想当霸主。

  明智光秀画像

  六月初二清晨,在堺港游览的家康一行人最早得知本能寺之变。家康大惊,急召同行的穴山梅雪,道:“信长遇刺,其家臣敌友不明,京都乃是非之地。吾等只身在外,恐遇不测,不若即刻返还。”梅雪道:“公言甚善。”家康一行人当天便离开堺港。谁知,他们逃至木津川时,遭到当地土民袭击,梅雪战死,家康仓皇逃回三河。

  初四日,柴田胜家正奋力攻打越后国上杉氏的鱼津城,他惊闻巨变,急令撤军。上杉军见胜家率军匆匆撤离,于后紧追不舍,胜家且战且退,错过了进京平乱的时机。

  欲出兵四国岛的织田信孝、丹羽长秀闻听本能寺巨变,只得暂且退兵,进京平乱。途中,信孝谓长秀道:“津田信澄乃光秀女婿,又是前逆织田信行之子。如今家父遇刺,其必趁势呼应光秀,以报其父之仇,不若早除之,以绝后患。”长秀甚以为然。于是,他们趁同在四国岛远征军中的津田信澄不备,将其刺杀,并传首堺港。

  光秀为对抗织田氏各路讨逆军,遣使四处联络,以壮大自己的势力。他派使者来到细川藤孝府邸,请藤孝支持自己。藤孝之子细川忠兴娶了光秀三女,实是光秀亲家,但他得知光秀刺杀信长后,切齿不已,并落发出家,取法名幽斋,以悼念信长之死,忠兴更是将老婆囚禁起来。光秀莫逆好友筒井顺庆也不齿其轼主之举,拒绝联盟。未得两家支持,光秀立时陷入孤立的困境。

  中国地区,秀吉大营,初三日黄昏,亲兵押一人进帐报于秀吉,此人乃是光秀联络毛利氏的使者,从其身上搜出了光秀书信。闻知本能寺信长遇刺,秀吉大惊,连忙将使者斩首灭口,急召军师黑田孝高商议:“光秀谋逆,主公遇刺,吾军正与毛利议和,此时退兵,必遭追讨,如之奈何?”孝高道:“本能寺之变切不可声张,然议和之事须尽快谈妥,及时回京平叛。”秀吉从其言,遂传安国寺惠琼道:“两家交涉,时日已久。贵方若有困处,可暂缓割让领地,然顽敌清水宗治须切腹谢罪,吾军即刻退出备中,公意下如何?倘若信长公率军赶至,到时玉石俱焚,此责全由贵方承担。”惠琼回去通报,毛利辉元见秀吉降低条件,便连忙答应了。翌日午前十时,清水宗治及数名随从驾一叶扁舟出城,切腹自尽。初五日,秀吉命军队退去河水,解高松城水患。初六日清晨,秀吉命缓缓退兵,至夜晚,全军急速向京都进发。

  秀吉退兵后,毛利氏才知本能寺之变。吉川元春怒道:“可恶秀吉,于退兵前仍逼死宗治,如此愚弄吾等,是可忍孰不可忍。吾率兵追杀此贼,以解心头之恨。”小早川隆景连忙阻止:“秀吉诡计多端,此次撤兵,必有精锐殿后,若贸然追击,恐遭埋伏。如今已与秀吉议和,倘若反悔,反遭天下人耻笑。以秀吉之能,日后必成大器,若遭其怨恨,非毛利之福也。”商议良久,辉元决意听从隆景之言,按兵不动。

  初七日夜,秀吉率军入驻姬路城,将城内金钱军粮尽数分予手下将士,并道:“逆贼光秀刺杀主公,吾等既受主公厚待,理应为主报仇,誓杀逆贼!”闻得此言,全军士气大振。修整一日后,初九日清晨,秀吉留浅野长政、小出秀政驻守姬路城,随后兵发京都。途中,秀吉遇伊丹城城主池田恒兴、茨木城城主高山重友、高槻城城主中川清秀等织田氏家臣的人马。之后,秀吉又与屯兵堺港的织田信孝所率的四国征伐军会师,兵力共计三万六千人,齐集秀吉麾下。夜半时分,织田军通过摄津的兵库,十一日午前,抵达尼崎。

  就在本能寺巨变的当天,光秀叛军攻陷了京都周边的坂本城、濑田城。初五日,防守薄弱的安土城、佐和山城、长滨城均被叛军攻陷,光秀成功压制了京都和近江地方,同时他又受封“征夷大将军”。为防备柴田胜家,光秀留明智秀满驻守安土城。初九日,光秀出兵下鸟羽,翌日出阵河内。得知秀吉大军正向京都赶来,光秀大惊,他一直把悍将柴田胜家当作主要对手,没想到小猴子羽柴秀吉会行动如此迅速,兵力如此强大。惊愕之余,光秀匆忙撤军,并于当日率主力一万八千二百人抵达洞峠,应击秀吉。

  十二日,秀吉于摄津的富田城召开军议:“此次合战,与贼决于山崎,吾军兵分三路:左翼,羽柴秀长、黑田孝高,于天王山麓迂回,击贼西侧;右翼,池田恒兴、加藤光泰、木村隼人、中村一氏,沿淀川进军;中央主力,以高山重友为先阵,中川清秀、堀秀政殿后,沿西国街道前行;吾与总大将织田信孝及丹羽长秀压后,接应各路人马。此一役,定斩杀逆贼,为主公报仇雪恨。” 

  次日上午,叛军渡桂川,进驻胜龙寺城。午后四时,织田军抢先赶到山崎,并占领战略要地天王山。羽柴秀长所部与 並河扫部 所率叛军在天王山、淀川之间的狭路相遇。高山重友所部受叛军斋藤利三所部猛攻,陷入困境,幸得中川清秀所部、池田恒兴所部从左右两翼夹击,才逼退叛军。此时,羽柴秀长所部也击破了 並河扫部 所部。叛军后备队从左、右两翼夹击织田军,双方处于一进一退的攻防状态。

  随着织田军后备队地不断加入,两军兵力发生变化。叛军虽英勇善战,但兵力仅对方一半,平地作战极为不利。于是,光秀下令攻占天王山,居高对抗织田军。秀吉也觉察出了叛军的意图,随传令黑田孝高、羽柴秀长重兵防守天王山。叛军强攻数次,均未能如愿。午后七时,光秀见势不妙,引败兵七百余人逃往胜龙寺城。见主将败走,叛军也随之四散。

  织田军乘胜追击,包围胜龙寺。胜龙寺很快陷落,光秀及侍从三十余骑杀出重围,逃向坂本城。途经京都的山科小栗栖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