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西游记 导演杨洁回忆录:敢问路在何方 >

第2章

西游记 导演杨洁回忆录:敢问路在何方-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星期之内,我们在崂山和北京的白云观拍完了戏,而且进行了剪接、配音、配乐。最后完成不到二十天,没有耽误一次戏曲节目的正常播出。

    我把《崂山道士》交了上去,那位主任很不高兴,他拉长了脸,没有给我一句话。《崂山道士》很快就被台里安排播出了。而且还有不小影响,剧中扮演王七的演员蔡渝歌还经常被人认出,不少人打听剧中王七的“钻墙术”是怎么搞的,认为很神奇。但是,这个剧目在当年文艺部的总结里,却不被承认!据说因为是戏曲组的导演拍的,所以不能算电视剧,可它又不是戏曲,所以就不知道应该放在哪里。最后,它成了一个不存在的“黑节目”。

    不管这位领导高不高兴,我还是证实了:“不是我不会拍电视剧,是你不让我拍!”我仍然坚持进行第二次尝试。如果我不影响戏曲节目的播出,他总不能禁止我吧?

    紧接着我看中了《三言二拍》里的《女秀才》。我觉得故事很有意思,请了中国京剧院的两位编剧邹忆青、戴英录改编。

    剧本写好了。我向文艺部领导申请,但这位领导还是不给批钱!我只好向当时主管我们文艺部的阮若琳副台长打报告。她看了剧本,觉得不错:“比《崂山道士》有意思,可以拍,但因为电视剧刚刚开始,古装戏不宜太多,可以放到第二年再拍。”并把这件事转发到了文艺部。

    1981年的2月,我做好了出发前的一切准备,但是文艺部领导忽然来了通知:“《女秀才》停拍!”什么原因?不知道,只说剧本要送给副局长李连庆审。

    副局长审剧本?从来没有听说过!阮副台长不是已经审过了吗?但是,胳膊拧不过大腿,不行就是不行,我能到哪里去讲理?这个戏就这样泡汤了!看起来,我这个“戏曲”导演休想再沾电视剧的边了!

    我还没有死心,相信在戏曲的天地里,也可以有所作为。在我所接触过的戏曲里,京剧中有许多我国名著中的戏曲名段,尤其是《三国》里戏最多:《捉放曹》、《让徐州》、《连环计》、《古城会》、《借东风》、《群英会》、《草船借箭》、《斩马谡》、《空城计》、《哭灵牌》、《龙凤呈祥》等几百个剧目都是脍炙人口的、由著名演员演出的名段,如果和一个或几个剧团合作,再创作一些新的段子,把它们串连起来,不就可以成为完整的《三国》戏曲电视连续剧了吗?人们从中既欣赏了京剧艺术,又学到了知识,在戏曲上也是一个创新!另一个重要的目的:还能保留那些现在还活跃在舞台上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各种流派的珍贵的影像艺术资料。这应该是一个有意义的尝试。

    我把这个建议写成报告交到了台里,然后满怀信心地等待着,因为这是我戏曲范围的工作,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没想到: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音!我寒透了心,彻底绝望了。

    终于,我决定不在这里干了,我要离开这个文艺部,到一个能够给我创作机会的地方去。于是我打了一个请调报告。

    这段时间,中国的屏幕上,正热播香港的《霍元甲》、日本的《阿童木》、美国的《加里森敢死队》,我们自己的电视剧数量少得可怜。这时,中央领导提出了精神:中央电视台应该把我国的古典文学名著搬上电视屏幕,拍成我们自己的电视连续剧!

    我听了这个消息,又跃跃欲试,但又隐隐心痛,警告自己:“不要再妄想啦,这些和你无关!不要去想它!”

    这时,刚升为副台长的洪民生兼任我们的文艺部主任。他一走马上任,就知道了我的苦恼。

    洪副台长对我说:“我刚来,要了解一下情况,你不要忙着离开,等我一段时间,我会考虑你的问题!”

    我当时并没有抱太大希望,只要能给我拍摄电视剧的权力,就很满意了!

    不到三个月,他就在组长会上宣布了这样一个不容置疑的决定,让我拍摄《西游记》!这实在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料。

    我相信这个决定来之不易,不知道他顶住了多大的压力!我心中充满感谢:感谢洪台长的信任,感谢他的举荐,和他力排众议的果断宣布,我也相信自己决不会辜负他的信任。
二、路在何方(1)
m米m花m在m线m书m库m ;http://book。mihua。net
    任务是接下来了,兴奋之后,冷静下来,发现自己身上挑上了一副千斤重担。

    《西游记》,这可不是一般的戏。它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古典文学名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块瑰宝。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在国外也广为人知。唐僧师徒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各种艺术形式,都有描绘他们的节目存在。我要把它改编为电视剧,要塑造出一部全新的、完整的、由真人在实景中演出的、让所有观众都能认可的《西游记》,实在是个严肃而艰巨的任务。应该从何处着眼,从哪里下手呢?

    不过还真有不少人关心此事,他们对我提出许多建议。有人说,你们的武打要比《少林寺》的还好,不然就不叫孙悟空;有人说,你们一定要多搞特技,要比日本的《阿童木》还神;有人说,你们的孙悟空一定要勾脸,不然就不叫艺术;有人说,你们要在摄影棚里搭景拍,不然不够神奇!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但是我有我的看法。我认为:要拍好《西游记》,必须忠实于原著。《西游记》原著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故事基础,但电视剧毕竟和小说不同。如何把《西游记》里上百回的内容改编,浓缩于不到三十个小时的电视剧中,我和其他两位编剧戴英录、邹忆青取得了共识。我们采取八字方针——忠于原著,慎于翻新。我们要把吴承恩篇幅浩瀚的原著,改编时加以集中或扬弃,选取最精彩的部分,一集一个故事地讲述给观众。每一集连续而又独立。它们根据故事内容,有其独特的风格:有的是喜剧风格,可笑处让你忍俊不禁,像《计收猪八戒》;有的是闹剧表演,开心处让你捧腹大笑,像《斗法降三怪》;有的是悲剧情调,动情处会让你潸然泪下,像《三打白骨精》……尽量使每集都各具情趣,既避免了情节的雷同,让观众有新鲜味,又神奇浪漫,富有人情味。

    有人认为,“人情味”这三个字与《西游记》这个神话故事无缘。错了!不论什么戏,若是没有“情”,就失去了灵魂。所以必须着力刻画人物,浓墨重彩地描写人情。《西游记》原著中成功地塑造了各种艺术形象,其中的主要人物都有鲜明的性格特征,不论孙悟空还是猪八戒,都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孙悟空有情有义,爱憎分明;猪八戒是个有缺点的好人;沙和尚任劳任怨,见义勇为;唐僧是个凡人,真诚又坚韧。他们四人在取经路上的重重磨难中不断加深了师徒之情;还有家国之情、儿女之情——这里有多少可作的文章?!至于西行路上所遇到的妖魔鬼怪、君王臣宰,也都各有特性,各有真情。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所有这些人物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他的原型!

    至于这些人物的形象,不论猴、猪,还是其他妖魔鬼怪,包括神仙佛道,都无法使用本脸,需要依靠塑形。这个工作很新、很难。谁能做?我想到了北京电影制片厂的王希钟,只有他这位富有经验的老化妆师能胜任。只是不知道他愿不愿意接这个麻烦任务。

    我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去找王希钟。正好,在北影厂的院子里,遇见了著名导演凌子风。他问起我现在在干什么,我告诉他,我正准备拍电视连续剧《西游记》。

    凌子风很兴奋地一击掌,“什么?我也在筹拍《西游记》电影!咱们碰到一块了!”
二、路在何方(2)
    我说:“你拍的是电影,我是拍电视剧!我肯定不如你啦!”

    他又问我:“你找哪儿的化妆师?这些人物的造型可不简单呢!”

    我说:“你呢?你找谁?”

    他说:“我找美国的造型师来搞!他们的技术世界一流!”

    我放下了心,因为我怕他要用王希钟,那我肯定就用不上了!

    凌子风还极有信心地说:“我要购买水下摄影机!拍水下镜头。”

    我说:“我们没有那么多钱。人物造型我就找你们的王希钟了!”

    老凌还在劝告我:“美国的材料好,做出来像真的一样!”

    我说:“我们就用中国的吧,不然就没有钱拍戏了!”

    临分别时,凌子风还兴致勃勃地说:“好,那咱们比比吧!”3米3花3在3线3书3库3 ;book。mihua。net

    凌子风也要拍《西游记》,对我是个挑战!我的戏千万不能拍砸了,有凌子风比着呢!

    我去找了王希钟,和他商量为《西游记》制作人物造型的事,他对这个任务也有极高的兴趣。我们取得了一致意见:妖魔鬼怪,神仙佛道,包括小妖小怪都需要造型。有的要全脸,有的是半脸,有的可用“零件”——鼻子、耳朵、眉骨等对面孔进行局部改变。我们建议少用整脸的塑形,以免影响表演。总的要求是:不但各有特点,还要尽量美化,尤其是孙悟空。他是个猴子,如何作得他美,是个难点。一定要使他既有猴相,但又漂亮,“美猴王”嘛!

    《西游记》,“游”是一条贯穿线。从大唐景色到异国风光,环境的变化,表现了路途的遥远和取经的艰辛。我要通过“游”字,把我国绚丽多彩的名山大川、名扬四海的古典园林、历史悠久的佛刹道观摄入剧中,增强它的真实感和神奇性,达到情景交融、以景托情的效果。这也是我们的一大优势,必须要好好利用。虽然有的人曾经反对:要拍外景,北京郊区有的是山,翻过来掉过去都可以拍,又省钱,又省时间。干吗跑到外面去!

    我不同意,在北京郊区能拍出一部《西游记》来?我坚持:理想的环境对烘托气氛,刻画人物会起到极重要的作用。神奇的故事和绝妙的风光结合在一起,会大大增加它的美学价值。我要根据《西游记》的剧情需要,拍摄下许多珍贵的风光镜头,这将来会成为它的一大特色。

    但是,《西游记》是神话故事,只采用外景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有许多人间找不到的景色,必须要依靠搭景。如灵霄宝殿、瑶池仙境、海底龙宫、阴曹地府,这些都需要依靠棚里搭景,把这些想象中的虚幻环境化为可视形象,采取虚实结合、以实为主的方针,才能造成《西游记》中完美的艺术效果。

    还有个重要问题:《西游记》的神话特点,需要大量的特技来表现。而这正是我们的弱项。当时是八十年代初期,我们尚不知特技为何物。没见过“威亚”,更没听说过电脑特技、虚拟演播室,电影里没有使用过,电视剧里更没有;当时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人们的思想尚未解放,我们甚至连可参考的富含特技的外国片都看不到。我们打了报告,经过上级批准,作为内部的观摩,允许我们看了一点日本和中国台湾拍的《西游记》片断,他们的特技使我惊奇,但内容实在不堪!

    记得里面有这样的情节:孙悟空能够一棍子把地凿穿,喷出来的石油能够到达天上。唐僧哭着喊着要和妖怪结婚,被孙悟空打昏了;猪八戒跳大神,要把唐僧唤醒;唐僧是女人演的……如此种种,太离谱、太荒唐!《西游记》被搞成这样,也算是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了。但《西游记》的原貌是什么呢?根本看不到。难道能够这样作践我们的古典名著吗?我感到气愤!我决心要拍出与他们截然不同的《西游记》来。

    但是,《西游记》里面,孙悟空和诸多的神仙、妖怪们如何腾云驾雾?如何上天入地?如何平地飞升?如何千变万化?这都是躲不开的难题。我们的拍摄条件是一穷二白。除了已经掌握的简单电视手段外,只有一部电视台特为《西游记》进口的ADO特技机,这是远远不够的(何况它还缺乏软件,效果不好)。

    我必须扬长避短,尽量发挥我们的优势:一方面借鉴电影里面的特技手段,一方面采取土洋结合的办法,动员剧组的一切工种:摄像、化妆、道具、照明、烟雾、武打等部门,开拓思路,共同解决特技所遇到的问题,做好配合特技的工作。在拍摄中依靠大家的智慧,不断解决那些已知和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