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的叩问·肖复兴人生笔记-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涵,而是全书80万字中被洁本所删除的那涉及性描写的2万字而已。无论开发者、商家,还是大众,目光都容易聚集在这2万字上而达到了共识与默契,于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开发出来的所有旅游项目,便也都有了特殊的色彩。无论反对者,还是开发者,还是一般大众,在这样的运作和二度创作中,都已经将《*》本来所具有的意义消解了,而一致向这2万字看齐。大家便一起成为开发者和商家的共谋,不约而同、明目张胆地改变了旅游和《*》的意义,不是借助《*》回到历史,而是回到我们的身体。
我以为,这多少有集体意淫一些意思,存在于《*》旅游开发与消费过程之中。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旅游消费过程,其实就是意义生产或消解的过程,《*》旅游消费过程,其潜在的低俗暗流消解并改写了表面上那些所谓文化的堂而皇之的意义。生理感官上的意义,回应着景点本身的隐喻色彩,威胁着《*》原本所具有的意义的能指。我们应该看到,《*》在以通俗的旅游方式为传播的中介,从一开始就已经在向世俗变形,并迷失了自己原本的方向。
问题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本《*》为什么能够抖擞出如此大的力量?应该清醒并严肃地指出:眼下,无论是文化的状况(如对肚脐眼以下的低俗文学描写的热衷),还是生活的现实(如卖淫现象的越演越烈以及笑贫不笑娼的社会心理),价值观的失衡,荣辱观的颠倒,多重道德性导致社会规范的瓦解,有些地方,或者有些心理,正与《*》那2万字暗合,便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其存在着的内在联系的轨迹。于是,我们便很容易自觉不自觉一起参与了《*》旅游项目的开发和消费。应该反思的,不仅仅属于开发者和商家,更应该是我们的大众文化和我们大众自己,除了《*》,还有多少文化可以供我们这样糟蹋?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拿孔子乱炖的心鸡汤好不好
拿孔子乱炖的心灵鸡汤好不好
教授于丹在央视“百家讲坛”上讲孔子的《论语》,在大受欢迎的同时也倍受非议,有批评说她是将学术庸俗化,糟蹋典籍,拿孔子的《论语》,乱炖成了一锅通俗现代版的心灵鸡汤。
问题是,这样的心灵鸡汤不在于它是否玷污了经典和老祖宗,而在于它的味道好不好呢?现代的人们需不需要呢?如果味道确实还不错,而且现代人在面临着从政治时代到商业时代的巨大的变革之中所经受的信仰道德情感等各方面的震荡而有些无所适从,用于丹的话说是“我们在不可测的社会上遇到的苍凉太多,所以要能力自己去化解它”,也就是说化解它,非常需要这样的一锅心灵鸡汤的温补和慰藉,那么,用孔子的《论语》来炖,有什么不好呢?用圣贤炖出通俗的味道,就好像用一棵老参炖汤,让经典的营养更为丰富,也更容易为一般人所接受和吸收,又有什么不好呢?
况且,在我们中国两千年漫长的历史中,无论在朝在野,孔子的《论语》从来都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道德心魂的结晶和支柱。从某种程度上讲,它是我们民族的泛宗教或准宗教,西方社会的人们遇到疑惑的时候,可以手捧一本圣经,寻找心灵的解脱;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在对生活和生命进行追问的时候让《论语》也可以温暖在手中呢?
于丹说:“孔子和《论语》是我们的文化基因,人人心中有。”我觉得她说的对,以《论语》来炖一锅心灵的鸡汤,也许不可能是十全大补,也不可能解决现实中人们心中所有的困惑和问题,但是它因为是我们的文化基因,曾经通过历史在我们民族的血脉的延续中,渗透在我们的心里。那么,这样的心灵鸡汤,起码针对当下慰藉人们焦灼干渴的心灵,不是正逢其时吗?还有什么比孔子这一我们民族所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更合适的呢?
非常有意思的是,对于丹教授讲《论语》,欢迎者大多为大众(所以《论语心得》才会一下子销售近百万册),而持怀疑和反对态度者,一般为所谓知识精英。刻意强调学者……读者……普通百姓关系的疏远,是这样的精英的一种思维态势。似乎学者就应该是关在书斋里青灯黄卷本份钻研,读者就应该读他深奥的书而不必见他的人,尤其不要见于丹这样的教授在电视这样只能是超女亮相的媒体上神采飞扬的出现。普通百姓天生就应该和学者是两股道上跑的车,没必要让喝惯了自来水和杂碎汤的胃,去饮一杯加了冰块的鸡尾酒。
如此精英和大众对立的心态和思维,和把孔子的《论语》的经典与通俗的心灵鸡汤的对立起来,是一样的,是对称在公共心态和精神天地的两极。于是,才会在出现了对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的非议之后,重蹈覆辙,接着非议于丹讲《论语》。这已经构成了近日最有意思的一种文化现象。
其实,文化的多元化才能够维护社会的和谐,满足人们心理多方位的需求。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待于丹,应该有越来越多的于丹出现才好,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教授调整姿态,把握机会,将原本在象牙塔里青灯黄卷搞的传统的学术研究,与大众文化、大众传媒相结合,普及大众,惠及大众。经典的深入和深刻研究,是必要的,也是需要的,但经典的束之高阁保持完整性是没有意义的,经典被利用才有其终极的意义。因此,像于丹教授在紧张的大学教书之余,利用休息时间,进行通俗或于丹教授自己戏言的对经典“庸俗”的解读,以孔子的《论语》为原料,为大众炖出的心灵鸡汤越来越多,大众选择也就越来越多,营养的来源也就越来越丰富,不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