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少包)当雍正穿成包拯 >

第4章

(少包)当雍正穿成包拯-第4章

小说: (少包)当雍正穿成包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不是公孙大人的错!谁又能想到那群贼子怎么就那么胆大妄为,敢在庐州城内伤人呢?所幸,此中并无人伤亡,只要公孙大人赶紧把那群贼子捉了,想必皇上也不会追究你些什么的。”庞统对着公孙中很是安抚了一番。
  
  只是……明明高丽人中有人受伤了呀?难道你见着宋军并无人受伤,而高丽高层也无人受伤,就是无人伤亡了?
  
  得了庞统的提点,公孙中很是感激涕零,忙拱手道:“谢庞将军的提点。下官府中已经吩咐下去备下水酒,还望今晚庞将军赏脸。”
  
  “好说!好说!”庞统笑着应了下来。
  
  公孙中领着高丽使节团一行,先是来到了知府衙门。
  
  高丽太子坐在大厅的主位上,而高丽公主和崔尚书连同庞统和公孙中,则是分坐在下座的两边的椅子上。
  
  高丽太子此时也算是从惊魂未定中缓过来了,登时对着公孙中,就是一阵怒斥道:“我本来想来庐州稍做休息,然后再上京送亲。没想到差点就客死异乡,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这、这是我大宋保护不周,下官此后必会严加防范,以后不再发生了,不再发生了。”公孙中从没遇到过这种大事,虽然刚才有庞统的提点,但内心还是有些忐忑不安,很是结结巴巴的应道。
  
  高丽太子却是恼怒之中嗤笑一声:“大宋,天子之国。找了一个口吃的做府尹,那么一个跛脚的都能做元帅了?啊?哈哈哈哈哈……”高丽太子说着,便哈哈大笑起来,惹得高丽使节的其他人,也是一阵大笑出声。除了面有忧色的崔尚书和高丽公主。
  
  公孙中终究是读书人出生,虽然平日喜欢无为,但还是有些热血的。此时听得高丽太子的一番话,很是恼火。可是为官多年,自是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当即只能忍了下来,很是说了一番话,证明大宋并不是高丽太子口中的那般不堪。
  
  况且,高丽也不过是一个战败国而已。公孙中虽然不用有太多的顾虑,可是大宋毕竟是一个礼仪之邦,总不能说些让人落了口舌的话。当即,也不再紧张的口吃了。“我大宋人才备出,最不济本官。请高丽太子不要菲薄我大宋的官员。”
  
  这段话说得,让庞统有些刮目相看了。
  
  “找个最没用的来接待我们,这是什么意思?我要跟你们皇帝说一下。”高丽太子一呼,却是当即就怒了。
  
  “下官不才,但也懂得尽忠报国。高丽太子路过庐州,下官一定会让太子宾至如归,乐不思蜀。行刺之事,以后定不会再发生。”随即,公孙中又是涎着脸笑道:“到时,还希望高丽太子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
  
  刚才还是一番热血,现在却是百般巴结,可真是懂得为官之道啊!
  
  “哈哈哈哈哈!”高丽太子大笑几声,终是对这公孙中看轻了几分,“果然有点意思啊。你……”说着,高丽太子看向了庞统。
  
  庞统皱了皱眉,笑道:“太子可是在说我?”
  
  “对,就是你。”高丽太子肯定的点了点头,道:“你刚才救了本小王一命……好!就赏你黄金千两。”
  
  这一说,倒让庞统有些不高兴了。这庞统是庞太师之子,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因着是独子,很是得庞太师的宠爱,本就是个心高气傲的性子,更何况他还有另一层身份——大清太子。
  
  这庞统正是康熙的第二子,爱新觉罗胤礽的转世。胤礽自小被康熙宠爱着长大,更是容不下别人‘赏’他钱财,更何况对方不过是一个区区的高丽太子呢。当即被拱手推辞:“庞统先谢才高丽太子了。救人是我大宋子民人人会做的事情,更何况我是奉了皇命保护高丽使节团一行的。实是我无功不受碌,太子就不用赏了。”
  
  “好,有点意思。连宋人都会拼命保护本小王,”高丽太子说着,看着坐在下首的崔尚书,冷声道:“你这狗文武全才,高丽第一人会做些什么?”
  
  “微臣护驾不周,望太子恕罪。”崔尚书闻言也不争辩,当即便跪下请罪。
  
  “崔卿家也是为了保护哀家。”高丽公主不忍的为崔尚书辩言。只是这自称实是让人不敢恭维。
  
  哀家,是戏曲里,死了丈夫的皇后自称。只有在丈夫去世以后,皇后或太后才可以‘哀家’自称。其含义是自称可怜之人,无夫之哀。古人妇女以夫为纲。
  
  皇帝在世之时,皇后是无论如何不能称‘哀家’的。另外,如果不是贵为皇后或太后,也是无论如何不能称“哀家”的。皇太后自称‘哀家’而哀家则是因为死了丈夫;自己只不过是‘先帝’留下来了人而已;所以悲哀‘先帝’的意思。
  
  而皇后决不会这样自称;对皇帝多称妾;妾某氏;对臣子则直接称我。哀家一词仅用于丧夫的皇后,而且戏曲里面出现,而真实的皇后,无论何时都不自称哀家。
  
  高丽人尚不自觉,可是一旁的宋人们听了,却是一阵挑眉。想是高丽那帮蛮夷,想要学宋人的礼仪,却是学了戏曲里面的,而且还是皇太后的礼仪了。可真是不伦不类啊!
  
  不过,总归是在心里面想想便罢了,总不会说出来的。
  
  “当然,公主的命自是比本小王的命宝贵。”宋人在心里腹议,高丽太子却没有察觉,只在一旁发着脾气。
  
  “微臣……”崔尚书尚想再次领罪,可是这会高丽太子却不再理会对方了。
  
  “逄了,不要说了。府尹,我给你三天的时间,你一定要把那帮刺客捉回来。否则的话,小心你的脑袋。”
  
  “一定,一定。我已经派人去捉拿刺客了。太子先行休息,下官在本府准备了盛酒,为太子洗尘,到时候一定尽兴。”口中说着,其实公孙中并没有往心里去。
  
  对方不过是个高丽太子而已,怎么会有资格处理一个大宋的官员。
  
  “再说吧!”高丽太子挥了挥手,显得百无聊赖。便打了声招呼,领着高丽使节团的一帮人,去了公孙中为他们准备的房间休息。
  
  “慢走慢走。”
  
  好不容易高丽一行人走了,公孙中脸上的笑容也不见了,登时变得严肃起来。“来人,给本官把包拯唤来。就说本官有事与他相商。”




6

6、第六章 。。。 
 
 
  “大人,朴将军和那三千仪仗兵,已经安排好,就驻扎在城外。”路捕头进得门来,立马便向公孙中汇报。
  
  公孙中不耐烦的挥挥手:“行了行了,这会我召你们来,是想推断一下,这群刺客到底是谁派来的。”说着,便看向了坐在一旁的三人,分别是公孙策、沈良和雍正。
  
  “是!”路捕头拱手应道,然后方才跟着雍正等人坐到了一起。
  
  此时,雍正三人手中拿着黑色的镖,那是刺杀高丽和亲使节团一行的黑衣人所用,遗留下来的。
  
  沈良端详了许久,又踮了踮重量,方才道:“这些镖的重量和形状都完全一样,每一支都是五两重,打进体内不死也得重伤,看来这群刺客,是有备而来的。”
  
  “而且,每支镖都染了剧毒的孔雀染汁,见血封喉,中者即死,说明,对方是一定要置高丽太子于死地。究竟是什么人,一定要置他于死地呢?”雍正也赞同沈良的说法。
  
  “朝中对高丽持主战主和两派,主和派以八王爷以首,主张联和高丽联合搞辽,这次和高丽和亲一事,也是皇上交由他办的。主战派以庞太师为首,主张对高丽用兵,显示国威,令四邻不敢犯宋。如果这次婚事失败,对主战派是最有利。”公孙策也说出自己的观点。
  
  “还有一个可能性就是大辽人,如果我们大宋和高丽结盟,那大辽南侵就会有所顾忌。据我所知,有一些宋人,对高丽表面和亲表示不满,实则勒索。”沈良赞同公孙策所言,随即说起自己的猜测。
  
  “够了够了,我不是要你们分析,我是要你们捉到刺客。无论如何,你们要带齐庐州人马,把庐州搜个遍。只要有可疑的,都要捉起来,宁枉匆纵。要是再出事,我的乌纱就保不住了。还不快去。”公孙中听了个半天,见几人都无法定案,而且连着路捕头也只是呆呆的听着,顿时心中怒火中烧,对着沈良和路捕头抒发自己的怒火。
  
  “是!”沈良和路捕头连忙应道,便出去办事了。
  
  见着房中只剩下公孙策和雍正的公孙良,心中怒火稍歇,涎着脸走向雍正:“包兄弟,你一向聪明,跟着你娘也学了一些医术,很是知道一些东西,更是为本府破了不少案子,这次可一定要帮我的忙啊!”
  
  “伯父……”雍正想到,在进京赶考之前,给自己造一点名声也是不错的,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庐州城因为此次的刺杀事件,很是有一段时间不能平静,凡是有可疑的人士皆被捉拿,连声辩解都没人会听。雍正走在大街上正好就看到官差捉人的那一幕,和一声声的辩解。“大人,冤枉啊!我以前是偷过东西,但是我没有杀人啊……”
  
  雍正皱着眉头的听着喊冤声,很是恼火这些官差竟是如此乱来。在分派其他官差去捉人的沈良恰巧看到雍正,便吩咐几句就向雍正走去。
  
  “这能捉到刺客吗?照这种做法,怕是打草惊蛇,让刺客们得了消息一早逃走了。”
  
  沈良无奈笑道:“这可是府尹大人的意思,我也没办法。”看着雍正皱着眉头,很是知道他的心思,便只能叹了口气:“你可不要怪府尹大人,实则上这是庞将军的主意,而且高丽那边也盯着着实紧了些。”
  
  “庞将军?”雍正不清楚缘何又闹出了个庞将军。
  
  “庞将军是庞太师的儿子,太后娘娘的侄子,他的话,府尹大人自是要听的。再加上高丽那边施压,府尹大人自是要做出个样子来的。”沈良说着,突然便停了下来。
  
  察觉到沈良的停顿,雍正顺着沈良的眼神看去,在酒楼二楼处,有一个执着算命的布帆的中年人,正站在靠窗处看着他们。看着沈良和雍正看向他,那中年人才一副若无其事般的转过身。沈良招呼了雍正一声,便率先进了酒楼。
  
  雍正寻思了一阵,也跟着进了去。
  
  “这位先生,请问你是哪里人氏?”
  
  “我是从京城来的,离开京城只有七天,刚刚到来,这张嘛,是我出关的文牒。”中年人从怀中掏出通关文牒,递给了发问的沈良。
  
  “是真的吗?”沈良接过,状似无意的问道。
  
  “富贵在天,人贵自知。这位刀头大哥,你有没有兴趣听在下两句话。”中年人说的话中,似乎有一些别的含意。
  
  “你既然给别人算命,你可不可以给自己算一算,你今天的命,你会不会有牢狱之灾呢?”沈良看完文牒之后,看向中年人的眼神意味深长。
  
  “是缘走不了,是祸躲不过。这一切,都是天意。”
  
  “你知不知道,今天掌握你命运的不是上天,而是操纵在我的手里。”
  
  “你又怎么知道,你自己的想法,不是老天放在你心中的呢?”说完,中年人不再多话,只是执起那张用竹竿串起的布帆,顺势夺回沈良手中的文牒后便向外走去。
  
  “沈刀头,要不要把他捉回去呀?”一旁的一个小捕头连忙上前问道。
  
  “不必了。”沈良摇了摇头,“他有通牒。七天前才离开京城,应该不会是他,随他去吧。”
  
  中年人突然停了下来,霍得转过身,直直的盯着沈良一会,唇角勾起一个弧度。“看这位刀头的面象,近日内必有大事发生。是缘走不了,是祸躲不过。”说着,中年人大笑着走了。
  
  不过,雍正看着这一切,眼中不由得闪过一道精光。“我看这相士不是普通的相士。”
  
  “他要是普通的相士当然是最好的,那他刚才说的话,我何必放在心上。”沈良沉着脸应道。
  
  ★☆★☆★☆★☆★☆偶是分割线★☆★☆★☆★☆★☆
  
  是夜,公孙府内的庭院里很是热闹。
  
  高丽太子稳坐上首,高丽使节团的大将军、高丽公主和崔尚书坐在右首,庞统、公孙中则坐在左首。连着雍正和公孙策也在左边的最尾端有一个席位。
  
  一舞毕,公孙中连忙看向高丽太子,问道:“太子殿下,你喜欢这个节目吗?”
  
  “我一直向往中原文化,所以这次才恳求父皇派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