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大道无形--官痕 >

第80章

大道无形--官痕-第80章

小说: 大道无形--官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迎接刘远超的到来,边关和井右序显然昨天晚上也没有休息好,吃过饭就说要休息。边关和井右序休息之后,王步凡不放心,叫了小马到孔庙去。 一进镇政府,见镇政府的领导们也没敢休息。王步凡没上办公室去,让人去叫乡党委书记夏淑柏和镇长向阳。夏淑柏很有工作能力,升任书记后把孔庙的工作搞得很好。夏淑柏见到王步凡时很热情,让王步凡去办公室里坐,王步凡没有去,站在孔庙镇政府大院里问了刘远超视察的情况。夏淑柏告诉王步凡刘远超先看了葡萄园,然后才到岭上去看烟叶,今年烟叶长势特别好,漫山遍野一片绿,刘远超一直心情愉快,笑容满面,赞不绝口,还赋了两句诗:满目青山满眼绿,小康生活定有期。最后他说要访贫问苦,就问李洼村的农民谁家最穷,老百姓都说勾剩家最穷,刘远超就去了勾剩家。王步凡听夏淑柏这么一说,越来越放心了。勾剩现在虽不算富裕,但就他目前的现状,通过他的变化,足以说明孔庙乃至天南的变化,这种变化非常符合“小康战略”的要求,勾剩还算个有良心的人,应该不会说什么不利的话。 王步凡此时心情很好,与夏淑柏又是老同事,就与他开玩笑说:“老夏,最近又用公款吃喝没有?被电视曝光时我看你一脸怒容,似乎有话要说,最终还是被安直腰收拾了。”
    夏淑柏听王步凡这么一说又来气了:“安直腰他妈的就不是人,那天我是宴请从市里请来的葡萄研究所的专家,这叫用公款吃喝吗?张沉书记可以为我作证,安直腰他妈的作政治秀,哪管下边干部的难处?那一年孔庙的葡萄出现病虫害,要不是那几个专家及时指导,不知要有多大的损失呢,请人家吃顿饭不应该吗?纯粹他妈的瞎扯淡!”向阳笑着没有说话。 
    “我知道你老夏是冤屈的,不是给你平反昭雪了嘛!” 
    “不可思议,真是不可思议。”夏淑柏说罢不停地摇头叹气。
    王步凡不想到李洼村去,怕引起刘远超的反感情绪,就打电话给乐思蜀,让公安干警四小时一班,轮换着休息,既不要打扰刘远超,还得保护好他。等乐思蜀落实之后,他才和夏淑柏握手告别回天南去。 
    七月十九日,王步凡和边关他们又等了一天仍没见着刘远超,下午五点多乐思蜀打来电话说刘远超看了电厂和铝厂的建设情况之后就走了。边关和井右序对刘远超不辞而别的做法有些不解。王步凡则认为刘远超这样的领导才真正算是务实的领导。 
    边关和井右序一听刘远超走了,泄了气,一脸不高兴地上车回天野去,并没有给王步凡和王宜帆留下什么指示和要求。 
    王步凡能猜得出他们的心情。听说上级来了领导,满怀热情地来陪领导,结果热脸贴了凉屁股,走的时候刘远超连个招呼也没有打,似乎根本就没有把他们这一级官员放在眼里,有点情绪也可以理解。王步凡想想刘远超来时自己的失落感,就能够理解此时边关和井右序的失落和无奈。  
    边关和井右序走后,韩先秦和杨少成来向王步凡汇报刘远超的视察情况:上午刘远超看了春柳乡的党建工作,对“督办卡”和“连心卡”的事大加赞赏,连续看了七八个党支部,走访了十几户人家,还与先进党支部书记刘二林合影留念。下午看了山区石云乡的药材种植基地。 今年石云乡有一半的土地种了中药材,品种有三十多个,且长势良好,一派丰收景象。刘远超看后非常高兴,他让乡党委书记韩先秦估算了一下收成,韩先秦告诉刘远超每户农民收入都将在一万元以上,人均收入可能要突破三千元。刘远超夸奖天南的基层干部都是难得的人才,是落实“小康战略”的急先锋。还吟诵了两句诗:穷山峻岭可生金,劳动人民是英雄。 
    韩先秦和杨少成他们汇报完之后,林君给王步凡打来电话,说刘远超见电厂和铝厂的主体工程已经拔地而起,很兴奋,夸奖天南人有胆量、有气魄,是河东的一面旗帜,是落实“小康战略”的典范,省里要在资金上给予援助,还即兴给电厂题了词:工业强县,前途光明,小康之路 ,恢弘前程。但是落款日期是六月十九日而不是七月十九日,不知道是写错了,还是故意这样写的。 听到刘远超对天南工农业的评价,王步凡就想到了那个整天咬嘴嚼舌头的花英嗣,心想让他去说我王步凡这里不行 那不行去吧,总有一天事实会让你花英嗣闭上臭嘴的。 
    王步凡听了这些汇报,心里特别顺畅,不停地掏着耳朵,他能想像着过不了几天,省报上就会又有文章登出来,把天南的成绩给予肯定,说不定这些成绩会是刘远超视察的结果。 
    刘远超在工业方面留下了墨宝,对农业他吟诵了打油诗,王步凡用敬录刘部长诗的形式把刘远超那首打油诗书写下来挂在县委会议室里,日期也写成了六月十九日。
    穷山峻岭可生金,
    劳动人民是英雄。
    满目青山满眼绿,
    小康生活定有期。
    果然不出王步凡所料,八月一日省报以《小康战略在基层——天南县调研侧记》为题登了头版头条,把天南的农业、工业、科技下乡简直夸成了一朵花。其中有“年初刘远超同志发现了天南这个先进典型,之后在他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等比较微妙语言。王步凡看着这篇报道,想了很多。好像天南取得的一切成绩都是在刘远超的关怀和指导下取得的,似乎是刘远超早就抓了天南县这个典型。王步凡忽然想起“贪天功为己有”这个词,由此他觉得刘远超高升的时间不会太长了,只要能把假话说成真话的人,在官场上必然是大有前途的,此时他觉得刘远 超到天南来视察就有些神秘和变味了。  
    八月二十五日上午,李知书从北京给王步凡打来电话,说他的书法在北京引起了一场不小的哄动,人们争相购买,已卖了三十多万元,中宣部的一位副部长夸他的书法是“现代中国第一草书”,还说他与一位副委员长是朋友,那位副委员长也特别欣赏他的书法,说有机会想见见他。王步凡问了那位副委员长的姓名,正是他岳父的那位同学,这真是意想不到的好事。王步凡就问了副委员长的联系电话,李知书告诉了副委员长办公室的电话和家里的电话。 
    下午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副厅长乔织虹带着一帮人到天南电厂和铝厂工地上调研,这个女厅长高高的个头很有风度,多少有点男性化,但人长得特别端庄。乔织虹调研后决定由省财政厅担保低息贷给天南县人民币三十亿元,期限十年。王步凡知道这是井然和刘远超的功劳,对这两位大人物非常感激,三十亿元解决了天南的燃眉之急。根据乔织虹言语之中的透露,省委已经把天南定为落实“小康战略”的县级典型,并且强调指出这是刘部长亲自关怀、亲自指导和亲自督促的结果。不用说天南以前的成绩是刘远超的,以后的成绩也将归功于刘远超。这样对天南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有省委领导的关爱,事情总会好办一些。 
    王步凡对着乔织虹说:“请乔厅长转告刘部长,天南县准备再建一所全省一流,全国不落后的高级中学,经济发展了,我们对教育工作也不能忽视。”乔织虹答应一定把这个话转告给刘部长。临别,王步凡还把刘远超的打油诗书写下来让乔织虹转交给省委组织部长刘远超。 
    
   
  
  
    四十五
    王步凡的儿子含愈今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九月初入学,王步凡因为工作忙没能去送儿子,他征求儿子的意见看他想让舒爽去送他还是想让叶知秋去送他,儿子想了想说:“还是我自己去吧,谁送着都不合适。”王步凡不想违背儿子的意愿,就和叶知秋把含愈送到天野,等他上了火车才回来。
    舒爽也不知是赌气还是生含愈的气,对含愈去北京上大学的事情竟然不管不问,没有任何表示。
    九月十六日天南县新建第一高中奠基的时候刘远超又来到天南,这次他是带着省教育厅的厅长来的,边关和井右序作陪。省教育厅的厅长与天南县第一高中的校长于余是同学,他们把天南尊师重教的行为上升到“小康战略”的高度去理解,去评价,省教育厅厅长还现场拍板说天南县第一高中是省教育厅主抓的重点示范工程,在资金上要给予大力支持。刘远超即兴为天南第一高中题写了校名和校训,并且热情洋溢,振奋人心地讲了一番话。最后对边关说:“必要的时候你们天野市委要从天南选拔一批干部充实到其他县去,这样也有利于‘小康战略’在其他县的实施。”边关点头称是。
    上一次陈玫没有陪同刘远超,这一次她始终跟随在刘远超的身边。 
    过了三天,省报就又有一篇题为《小康战略的延伸——天南县教育事业的腾飞》的文章登在省报上。仍然把天南尊师重教兴建第一高中的所有成绩归功于省委组织部长刘远超。与上次不同的是文章里对一中校长于余给予了高度赞扬,把王步凡说成是省委组织部重点培养的跨世纪拔尖人才。而上次则只说到刘远超而很少提及他王步凡。 
    尽管跨世纪拔尖人才是个虚头衔,也让王步凡心里很激动,天野市十县二区还没有听说哪个县的县委书记是省里确定的拔尖人才。为了回应省报对于余的表扬,天南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第一高中校长于余兼任教育局的副局长,还加了括号,括号内是“享受正科级待遇”七个字。 
    天南的典型是树立起来了,可是一直到二000年的年底,王步凡也没有看到自己仕途上的任何曙光,不过天南县二000年的财政收入已经突破一亿五千万,是王步凡当政之初的一倍还多,对此,王步凡感到无比欣慰,他的才华得以施展,他的政绩得到肯定。在成绩面前,关于王步凡要升任天野市副市长的传闻也越来越多,似乎近期他就有可能到天野赴任,但是王步凡却没有得到任何官方的消息。
    元月一日下午五点来钟,王步凡的同学夏侯知突然冒雪造访。夏侯知是王步凡高中时的同学,原来在市政府机关里工作,前几年下海经商了。毕业那么多年,彼此来往不多。他们的来往是从王步凡当上天南县孔庙镇党委书记后开始的,夏侯知为孔庙镇马岭村打井出过力,天南建铝厂和电厂他也参与了,现在工程还没有干完。
    夏侯知的公司叫飞腾实业公司,据说总资产将近五千万元,在天野也算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
    夏侯知当年在高中上学时瘦得像玉米杆儿,如今胖得像个吹起来的气球。他是从有钱之后才胖起来的,平时不是他请别人,就是别人请他,营养过剩就胖起来了,他总是怨恨自己的吸收能力太好。王步凡每每调侃着说:“主要是吃的东西太好,就鼓起了富贵肚子。当年咱们在高中复习考学时生活困难总吃不饱肚子,胖人有几个?那时也没见你猴子发富啊!”这话并没有挖苦的意思,却让夏侯知有些玩皮地笑了。他不计较王步凡说什么,知道他有点甩,同学之间能这样说话反而感到亲切,想想当年上高中时也确实不容易,吃了不少苦。
    过去夏侯知找王步凡都是到机关里去,夏侯知也没要求让王步凡给他办多少事情,纯粹是联络感情之类的交往,天南建铝厂和电厂,是王步凡主动打电话让夏侯知的公司来参与建设的。
    夏侯知突然来到家里,还带了一些礼品,王步凡就有一种候鸟飞临檐下的感觉。他猜想夏侯知一定是冲着他升任天野市副市长的谣言来加深同学感情的。
    老百姓常说喜鹊总往旺处飞。夏侯知的行为虽然有些势利,但他在王步凡的心目中还是有点地位的。他做生意在义中求财,虽然也在官员身边周旋,但不搞豆腐渣工程,不赚昧心钱,现时代这种商人已经不多了。
    叶知秋没有见过夏侯知,也不知道他是干啥的。见来了陌生人,急忙去给客人倒茶水。夏侯知则不停地夸奖叶知秋雍容典雅。王步凡笑而未答,这种奉承话就像中国人见面后问吃饭了没有一样,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叶知秋端来茶水,夏侯知很恭敬地接了一杯,道了谢。叶知秋把王步凡的茶水放在他跟前,就想退回卧室去。王步凡叫住叶知秋道:“这是我高中时的同学夏侯知,现在是个大老板,肥得流油。”然后指着知秋说:“这是你嫂子叶知秋。”
    夏侯知放下茶水特意从沙发上站起来与叶知秋握手,并喧宾夺主地给叶知秋让坐。叶知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