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一个虚幻而真实的金融世界-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跋拢鱿至死嗨票忍乇以淼娜舾尚率只醣遥缋程乇业龋淙桓饔胁煌暮蠓⒂攀疲廊晃薹ㄐ纬商粽奖忍乇摇⒂氡忍乇移降染赫木质啤1忍乇易钪档每隙ǖ氖瞧淇幢拘浴⒖判院兔挥信潘浴T诶砺凵希慌懦幸惶旎岵缺忍乇腋昝赖幕醣摇�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中国成为比特币的重镇。自2013年夏季以来,比特币在中国的交易额已经超过世界交易额的40%,中国比特币市场的参与者不再仅仅是个人和小额资本,而是更多的商业公司和更大的资本。就在近日比特币价格疯涨的同时,有中国电商网站宣布,成功达成第一笔比特币订单。不同于之前的个人之间的私下交易,这是世界首例商业零售订单。中国成为比特币最大市场。在国家严格控制传统金融机构,银行业基本为国有银行垄断的情况下,比特币在中国的发展尤其需要深入解读。
有一点很值得提及:过去几年,中国一度盛行货币阴谋论和货币战争的说法,影响广泛。但是,至今还没有人将比特币的诞生视为一种阴谋,也没有人提出比特币会加剧政权货币之间的战争。'2'
(六)
在结束这篇序言的时候,我最希望表达的是:人类所经历过的货币国家化的历史,与货币非国家化的历史比较,实在是太短暂了。哈耶克主张的货币非国家化有足够的历史根据,却没有成为经济学界的主流,也不为民众所理解。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人们进行了诸如地区货币、社区货币的实验,却难以成势。比特币的出现,在唤起人们的货币非国家化的信念的同时,还提供了真实的实验。比特币证明了货币经济回归自由的可能性。
货币对历史进程的意义从来不可低估。比特币的历史意义,我们至今还难以充分认识。可惜,哈耶克和弗里德曼都已经过世,如果他们能够看到比特币,会做怎样的思考呢?
朱嘉明
经济学家
'1'弗里德曼,货币的祸害,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42页。
'2'事实上,我过早庆幸了。就在我写这篇序言的当天,在网上看到了一种比特币阴谋论:“神秘的背后往往暗藏阴谋,比特币恐怕就是一个巨大的阴谋……美国法院、参议院以及美联储之所以对比特币接连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一言以蔽之,就是希望借助互联网在线交易的巨大发展潜力,将比特币创建成一个主导全球在线支付的货币,进而在美元之外创建另一个由美国主导的世界货币。”(http://blog。sina。。cn/s/blog_4a46559f0102e2oj。html)
推荐序2
比特币的天命
所有的事物和体系都有自己的空间和时间坐标。我们的世界因哲学、政治、宗教、文化和语言之限而分隔,却因交易的愿望而合为一体。这愿望是终极的人类社会契约,赋予我们学习、合作及竞争的共同动力。这样一个包含着和谐与纷争的无尽循环,创造了超出过往世代理解范围的现代奇迹。
但我们有这样一个问题:当今的全球金融体系拥有支配商业活动的权力。
古代世界关于饥荒、洪水和地震的恶兆,已经被金融崩溃、银行舞弊、政治对商业活动的管制和恶性通胀所替代。对于货币改革的支持者来说,中本聪的比特币仿佛一则预言,令我们振奋不已。2009年1月3日,在比特币诞生的那一天,《泰晤士报》登载了《财政部长即将发起第二次银行救市计划》。
比特币不仅仅是一种货币,更代表着一种新的金融体系。它不再需要银行,也不需要刻意讨好中间人、机构或政府。它是一个超越地域和语言的体系,赋予世界以自由。而在此之前从没有人能将财富瞬间转移至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我们借这个体系而联通,进而实现平等。
然而,如果没有一支“队伍”大声召唤,这个世界的金融体系难以回归和谐。他们必须向世人教授关于货币本身的社会契约,比如政府和原材料并不能创造价值;一种货币的价值永远取决于其能否有效行使以下职能:贮藏价值、单位计量以及在接受此种货币以交换产品和服务的人群中充当交易的手段。
他们必须教导大众如何通过比特币王国的考试。考试科目包括密码学、编程、点对点网络、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企业家精神和比特币宣道精神,进而在人群中找到领袖。
这本书是你进入密码货币世界的开端。如果你希望通过考试,成为比特币世界的人才,那么你要做好准备,踏上一条危险与孤寂之路。但请相信,你不会独行。我们将会与你共渡这次旅程,抵达新的秩序与和谐。你我将成为彼此谦卑的引路人。
查尔斯·霍斯金森
比特币基金会教育委员会前主席
推荐序3
比特币:开源货币实验
比特币或许将是21世纪最优秀的发明之一,而在其向全球拓展的过程中,这本书将成为中国社区乃至全球比特币社区的引路人。作为中国第一本比特币领域的著作,其作者囊括了中文比特币社区里的7名重要成员,内容覆盖了比特币的历史、发展及未来等多个关键领域。
比特币不仅仅是一种货币,更是一项开源的去中心化运动,并且引起了更为广泛的讨论,例如货币本身所扮演的角色和所承担的使命,社会与政府之间的互动等。因此,对于个人来说,了解比特币的使命及大事年表是至关重要的。本书覆盖范围广泛,囊括了比特币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里程碑事件,包括币值的大幅升跌、海盗党创始人理查德·法尔克维奇所做的工作、2013年加州圣何塞举行的比特币大会、加利福尼亚州政府与比特币基金会之间的官司纠纷、Mt。Gox交易所与美国政府间的沟通互动、比特币生态圈在德国的迅猛持续成长等。
而更深远的关注则落在了去中心化支付系统和交易所的未来上。比特币是当今最优秀的加密货币,而其他的支付和交易体系,如莱特币也已崭露头角。这本书将目光投向了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的未来,并同时将货币的历史和比特币的特有价值(这一价值远超其法币价格)纳入考量。
这本书将作为催化剂,围绕比特币这一主题,激发影响更为深远的对话。比特币及其对货币和社区的愿景使全球人民共同协作,相互分享。在一个小政府、自由市场以及如比特币生态圈这样的宣扬自由的环境里,要想成事,就必须对不同性别、不同信仰、不同文化甚至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一视同仁。
比特币不仅仅是一种正在成长的电子货币,更是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跨文化、无国界的货币,所有互联网用户都能使用。在全球各比特币群体正在迅速成长的今天,我期待中国比特币社区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中国比特币社区的潜力巨大,而中国比特币社区的成功将是比特币长期成功的催化剂!我认为,这本书将进一步使中国及全球人民更深入地了解和支持比特币。让我们继续推动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成长,使这一了不起的去中心化数字货币为人类所用,使其带来金融领域的进步。
伊莉莎白·浦劳熙
比特币基金会董事会成员
比特币基金会教育委员会成员
《比特币》杂志通讯主管
推荐序4
比特币走向未来
做实验,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
实验失败了很正常,做实验的人继续改进就好。若一个人参与一个实验,而最终实验失败了,并不等同于那个人失败了。最终成功的人永远是这样的:一直在不断地做实验,失败了总结教训,成功了再接再厉。有史以来,一切进步都是由那些敢于正视失败的人创造的。
2011年年初,《连线》杂志上刊登了一篇文章,讲述的是某种电子货币兑换美元的比率超过了1∶1,而且该电子货币还是个开源软件!
如果说有人发布了一个开源电子货币系统,那只能被称为“试验”,可一旦这个东西真的开始流通,并且居然可以与美元相互兑换甚至比率超过1∶1的时候,它就应该升级为“实验”了。而时至2013年4月1日,当比特币兑美元超过1∶100的时候,在我看来,比特币已经进入了“实践”阶段。甚至连震惊一词都无法准确地表达我当时的感受。
我从网上下载了比特币发明者中本聪的论文,从头至尾反复研读了若干遍。
在我一点点搞清楚的过程中,比特币的价格早就超过了3美元。我突然意识到这是一场越早参与就越划算的实验,因为它本身就是钱。时间就是比特币。于是,我卖掉了一部分当时被整个市场看好的苹果公司股票,在Mt。Gox上开了个账户,以每个平均6美元的价格,购入了2 100个比特币。
当时,我的想法非常简单,如果这场实验成功了,我自己将拥有一个经济规模的万分之一,那一定是很酷的事情!
一切来得太快,在我购入2 100个比特币之后两周之内,也就是2011年6月初前后,比特币价格上涨到每个22美元……我的1。2万美元已经变成了4万多美元!我相信所有商品的价格背后都有心理因素存在。我有点儿害怕了,害怕失去几天之内“赚到”的3万美元。于是,我开始着手一点一点地卖出。等我卖掉1 500个的时候,其价格已经达到每个28美元!也就是说,我只是点了点鼠标,手里就多出了3万美元,而且我还有600个比特币!
到那个时候,我自信对比特币的研究已经足够深入,而在深圳组装的一台矿机已经开始陆陆续续挖出一些比特币了。于是,我开始着手搭建自己的矿场。我甚至有更大的野心:搭建一个与Btcguild。一样的矿池!
我开始在国内四处购买高端显卡,当时甚至买空了淘宝上的现货,最终从各处搜罗了46张显卡。在当时,20G的算力足够被称为“全亚洲最大的矿场”了。
可惜,最终的结果不尽如人意。现在回想,失败的原因在于,我做的事情并不是我自己可以全面掌控的事情。尽管我自己出得起钱,但在技术上,当时的我其实完全无能为力。出现任何事情,我都只能求助于他人。所以,当后来有人向我咨询比特币相关的创业项目时,我总是第一时间告诉对方:“你最好认真回答自己一个问题,即这件事是不是你一个人就可以全部搞定的?”这是惨烈的失败之后得到的教训。
最终,“全亚洲最大的矿场”以挖出来100多个比特币告终,而当初投入的价值几十万的设备也只能以不到1/5的价格卖掉……
原本拥有这个经济规模万分之一的我,现在只剩下不到十万分之三……随着对比特币的更深入了解,那种失落感越发令我难以忍受。
我只好卖掉美股账号里的所有股票,然后投入到比特币交易之中。我“重操旧业”,开始做“我自己可以全部掌控的事情”。没有多久,我拥有的比特币数量开始没办法在交易所里直接交易,因为当时即便是全球最大的交易所Mt。Gox事实上也没有多少交易量。于是,我在比特币官方论坛上找到一些愿意做场外交易的人,从他们的手中买进卖出。到2012年年中,我已经没有多少美元可以用来购买比特币了,不过还好,我已经不再是那个“只要拥有万分之一就好”的人了……
再后来,我就不再像过去那样关注比特币了。重新开始关注已经是2013年元旦之后了。也正因为这样,我至少错过了两个好机会,即中本聪骰子(SatoshiDice)和烤猫(AsicMiner)上市。
2013年4月1日,比特币价格冲破每个100美元。两年前,当我向身边的人说“坐等比特币涨到每个100美元”时,每个人的神色传递出的信息都是“你疯了吧”。可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而新一轮的关注蜂拥而至。
这一轮关注热潮估计很快就会冷却下来,跟两年前比特币刚刚超过每个1美元时的情形如出一辙。两年后(也许用不了这么久),比特币还会冲破一个在此之前被认为是疯狂的价格,然后再引来一轮更大的关注吧。
至于现在,这场实验似乎还算成功。今天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这场“社会实践”。比特币像历史上的一切进步那样,在质疑声中成长,在指责谩骂中成熟。比特币也许是人类史上最令人敬畏的自生长系统。它不为任何人的意志所左右,它有自己的步伐,并用自己的节奏一步一步走向未来。
试验、实验、实践,我们共同前进……最终,真心希望我们能在有生之年见到比特币成为“实现”。
李笑来
资深比特币投资人
01 初识比特币
比特币的诞生
上帝区块
从诞生那天起,比特币就注定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和颇多争议的事物。比特币里面包含了密码学、经济学、政治学、货币学、计算机技术等前沿的理论和技术。
从2013年年初开始,伴随着价格的疯狂增长,比特币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