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解读-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学故事】
秦吉了:四川剑南地区一豪门贵族家中,有个十分聪慧美貌的奴婢。主人十分疼爱她,如同自己女儿般。有位太守送给他一只秦吉了,他便让这位奴婢专门看养这只鸟,其他什么事情也不用做。天长日久,备受精心照料的小鸟与奴婢之间产生了浓厚感情。一天,小鸟突然不见了,惊恐不安的奴婢四处寻找,一无所获,无奈之下,她向主人说,她洗澡的时候,不知为何,小鸟逃出笼子飞走了。主人一直怜爱她,也就没加指责。
这家主人同县的亲戚家有个儿子叫梁绪,非常聪明好学。一天,他正在刻苦攻读,突然发现一只小鸟飞到了他的书案上,对着他,如同人一样说:“我为你找了个好妻子,你去看看吗?”。梁绪非常惊奇,也非常好奇,就尾随着这只秦吉了出了书房。刚到院门口,看见一位年轻美貌的女子进到了母亲的房内,再左右巡视那只鸟,则已经不见了。他进到母亲房内,和母亲打声招呼,不停地偷眼看那位女子。从谈话里他知道,原来这位女子就是那位贵族家的奴婢。而这位奴婢也侧眼瞧见了这位风神俊朗的少爷公子。再仔细瞧时,正好碰到梁绪目光投射过来,两人不觉心房乱颤,脸颊飞红,陷入了爱情的甜蜜中。此后,两人通过小鸟传信,倾诉衷肠,互表思念,感情的温度越来越高。
梁绪从未感觉她是奴婢而心存狭芥,只感觉她就是他一辈子的爱人。日思夜想,渴望秦吉了每天都能带来她的消息。然而突然一天,奴婢和小鸟销声匿迹,音信皆无。正在怅惘若失时,贵族家传出一个消息,说有个奴婢死了。梁绪心里猛然一颤,一打听,果然就是他所爱的人。原来,秦吉了在传信的时候被一恶少用弹弓打死,而那位奴婢也因为被人嫉妒,遭受谗言,说其与其他男人有私情,被主人乱棍打的奄奄一息,放在棺材里,埋在了郊外。
而这一切,梁绪无从知晓,他深深地陷入了沉痛当中。在黯然神伤之际,忽然他梦到一位女子,说她就是那只秦吉了,那位奴婢现在墓中,尚有生机,赶紧去救她。并告诉了他准确地点。梁绪猛然惊醒,梦中所言仍历历在目。他赶紧上马,跑到埋葬他爱人的地方,挖开浮土,趴在棺木上仔细一听,果然有微微喘息之声。梁绪高兴地立马打开棺木, 那位奴婢果然已经复活了。梁绪见此情景,惊喜若狂。两人抱头拥泣。在墓地左邻有座尼姑庵,梁绪请其中的师太代为照料,资以薪水。回家又向母亲仔仔细细将事情原本诉说一遍,母亲一直非常疼爱儿子,不忍心拂逆儿子意愿,同意了两个人的婚事。梁绪欢欢喜喜地迎娶了自己所爱的人。
两人顾念秦吉了的恩情,每每遇到被人捕获的秦吉了,不论花多大价钱都要买下来,然后放生。
【文化常识】
数词虚指:古代汉语的词类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虚词主要有代词、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在数词中,三、九、十、百、千、万等数字,往往不是实指,而是虚指,表示很多。多带有夸张的用法。如《木兰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意思是指“将军身经无数次战斗阵亡,壮士许多年后才回到家乡。”
【相关阅读】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张九龄《望月怀远》
【原文】
关雎
关关雎鸠(1),在河之洲(2)。 窈窕淑女(3),君子好逑(4)。
参差荇菜(5),左右流之(6)。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7)。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8)。 悠哉悠哉(9),辗转反侧(10)。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11)。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12)。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
① 关关:水鸟相和的鸣叫音。雎(jū)鸠:一种水鸟。
② 洲:水中的陆地。
③ 窈窕(yǎo tiǎo):内心、外貌美好的样子。淑:善良贞静。
④ 君子:旧时男子的尊称。逑(qiú):配偶。
⑤ 参差(cēn cī):长短不齐的样子。荇(xìng)菜:一种多年生的水草,叶子可以食用。
⑥ 流:用作“求”,意思是求取,择取。
⑦ 寤(wù):睡醒。寐(mèi):睡着。
⑧ 思:语气助词,没有实义。服:思念。
⑨ 悠:想念的样子。
⑩ 辗转:转动。反侧:翻来覆去。
⑾ 琴瑟:琴和瑟都是古时的弦乐器。友:友好交往,意动用法,以……。。为友。
⑿ 芼(mào):拔取。
【经典原意】
关关鸣叫的水鸟,栖居在河中的沙洲之上。善良美丽的姑娘,真是我的好配偶。
长短不齐的荇菜,忽左忽右地去摘采它。善良美丽的姑娘,醒来睡着都想追求她。
思念追求不得, 醒来睡着都还想念着她。想来想去,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长短不齐的荇菜,忽左忽右地去摘采它。善良美丽的姑娘,弹琴鼓瑟亲近她。
长短不齐的荇菜, 忽左忽右地去拔取它。善良美丽的姑娘,敲钟击鼓取悦她。
【当代阐释】
至情至性的吟哦
长久以来,从古旧发黄的线装书里,从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里,我们都会聆听到古代秀才们手拿折扇吟哦出的那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似乎在历史的时空里,这句诗始终在不停地回响,从未止歇。
这首诗的内容虽然从几千年前,便被各种注本升华为“吟咏后妃之德”。但几千年过去了,人们唱着这首诗,不是因为它的庄重典雅,而是因为它的简单。它朴实无华地描绘出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爱的渴望。《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在老夫子的教诲下学习《关雎》,她没有听懂那关关鸣叫着的雎鸠是如何体现后妃的品德,她只发现自己爱的萌动。
人皆有爱美之心,这种人性的自然冲动牵引着诗情,牵引着种种艺术的前行。我们不需要繁文缛节,也不需要墨守成规,非要考证发据出其中的微言大义。硬生生制造出来一系列的精神枷锁,捆绑住思想中旁逸斜出总是不老实的触角。特别是在爱的领地内,一道道城墙并不能挡住春天的脚步。穷酸的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引得大家闺秀卓文君跟他夜月私奔当垆卖酒,人世间的财富地位没有阻拦住他们;善良勤劳的牛郎用自己的质朴坚贞娶到了天仙织女,甚至在被王母娘娘用天河隔开后,也会有喜鹊搭桥促成其好,人神之隔也没有阻挡住爱情的聚合。这就叫至情至性。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那雌雄和鸣的关雎告诉人们,结婚的时间到了。见到身姿曼妙,贤惠舒雅的女子,男子怦然心动。自然法则再一次彰显出它的魅力。那就是他的好配偶,为了她,夜不能寐,辗转反侧。第二天一早醒来,弹琴鼓瑟、敲钟击鼓,在音乐的流动中,奏出一篇爱的华章。
古往今来,人们不停吟唱这首诗。为其爱的直接,为其爱的执着,也为其洗尽铅华、不饰雕琢的纯真质朴。在充满欲望的现代都市里,我们更需要这种浸染了田野气息的爱情。
【文化常识】
意动用法及词类活用:古今汉语在词性方面没有太大改变,而两者之间的最大不同就在于词类活用。所谓词类活用,是指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原来的语法功能,具备另一类次的语法功能和词汇意义,词类活用大致包括以下几种情况:一、使动用法,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动词使动用法,《鸿门宴》:“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之”是“使之活”。二、意动用法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意动”中的“意”,即“主观认为”,就是“主观上把某个事物当作”,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等。三、名词用如动词如,如柳宗元《黔之驴》“驴不胜怒,蹄之。”“蹄之”是“(用蹄子)踢之”的意思。四、名词用作状语,如《愚公移山》:“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便翻译为“用箕畚运到渤海的边上”。
【相关阅读】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汤显祖《牡丹亭》
【原文】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1)。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2)?
青青子佩(3),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4)。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释】
①子:男子的美称。衿:衣领。悠悠:忧思不断。
②纵:虽然。宁,为何。 嗣(sì)音:传音讯。
③佩:佩玉,指佩玉的带子。
④挑兮达兮:往来轻疾貌。城阙(què):城正门两边的门楼。
【经典原意】
你那青青的衣领,总缠绕在我的心田。虽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就不会给我传音信吗?
你那青青的佩带,总缠绕在我的心房。虽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吗?
多么高兴,多么欢快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见到你。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已有三月之长。
【当代阐释】
丁香般结着幽怨的姑娘
爱情的缠绵更多揉合了女性的温柔在里面,这种温柔使得女性在爱恋过程中总显得缺乏了些许主动。《子衿》细微描述了一个女子在恋人久久不来后的心理变化。
青青的衣领,青青的佩带,恋爱中的女子将女性的细腻发挥到极致,男子种种衣饰都被女子深深印在脑海里,一点一滴的回味,让思念之情更加刻苦难熬。情思萦怀,望眼欲穿,可是思念的人儿仍遥遥无影,一腔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轻轻的娇嗔,纵然我没有找你,难道你不能给我传个音信吗?即使我没有去找你,难道你自己不能来吗。钱钟书便指出:“《子衿》云:‘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子宁不来?’薄责己而厚望于人也。已开后世小说言情心理描绘矣。”寥寥数语,勾勒出女子寓爱于怨,矜持而又渴望的矛盾心态。不仅如此,满腹幽怨的女子还假象那个人就在自己面前,轻轻的叱喝与责备将女子的娇羞描绘出来。细细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爱恋期间的细腻是以后生活的演练。记着他或她的衣襟,记着他或她的衣带,在两人牵手走过的后半生里会一如既往地延续着。在某个忘记带伞的雨夜,你会安然地站在路边,因为你知道,爱人总会为你撑来一把遮风避雨的伞。在光滑的冰雪路上,你也总会不自觉伸出手,很自然地紧紧挽住爱人的臂膀,相依相偎,这就是生活。
虽然之后的生活褪却了“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激情,少了些“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的埋怨,但却多了份平静祥和,多了份宽容体谅,最终要的是,它保留了两人之间细致入微的关怀。
【文化常识】
代称及古汉语中的修辞:是指不直接说出人或事物的名称,而以事物的特征或标志来指代该事物,或以部分代全体、以原料代成品、以具体代抽象等方法来指示事物。子衿便是以衣领来代指人。
除了代称外,古汉语还经常使用的修辞有:稽古、引经、迂回、倒置、隐喻、委婉、夸饰等。稽古是援引古人的事迹来证实自己的论点;引经主要指援引古代圣贤的言辞;迂回是一种隐晦难懂的修辞手法,作者的话不是直说的,而是用转弯抹角的方式说出来;倒置是由于古诗古文在对仗、平仄、押韵等方面的要求,古代作家往往着意造了一些词序颠倒的句子。
【相关阅读】
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原文】
东门之墠
东门之墠(1),茹藘在阪(2)。其室则迩(3),其人甚远。
东门之栗,有践家室(4)。岂不尔思?子不我即(5)。
【注释】
① 墠(shàn):平坦的土地。
② 茹藘(rú lǘ):草名。即茜草;可染红色。阪(bǎn ):小山坡。
③ 迩(ěr):近。
④ 有践:同“践践”;行列整齐的样子。
⑤ 即:就;到。
【经典原意】
城东门外土地平坦,茜草长满了山坡。他家离我近在咫尺,而人却像远在天涯。
东门附近种着板栗,一栋栋房屋整齐地排列着。哪会不想念你?只是你不肯到我这里来。
【当代阐释】
“我执”是内心的魔障
这首诗很简短,女主人公的心情低沉,爱恋的男子虽近在咫尺,心却远在天涯,对其不管不问,甚至连女子的家也不愿意过来。
她看到了平坦的土地,那是男子平整过的土地,上面还滴有他的汗水
她看到了绿绿的茜草,茜草的根可以染出绚烂的红色嫁衣。
她看到了茂密的板栗树,那是男子辛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