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诗经解读 >

第3章

诗经解读-第3章

小说: 诗经解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⑥晤言:谈天。

【经典原意】

东门外的护城河,可以在那里浸泡麻。那位温柔美丽的姑娘,可以与她相会唱歌。

东门外的护城河,可以在那里浸泡紵麻。那位温柔美丽的姑娘,可以与她相对倾谈。

东门外的护城河,可以在那里浸泡菅草。那位温柔美丽的姑娘,可以与她倾诉衷肠。

【当代阐释】

劳动浸泡出的缠绵

这是一首男子追求女子的缠绵恋歌,也是一首共同劳动的欢快对歌。

东门外的护城河里,一群有说有笑的青年男女,正在浸麻、洗麻。男子见到了心仪的姑娘,悄悄来到姑娘身旁,与她唱歌、聊天、倾诉衷肠。言辞之间,透露出甜蜜的陶醉。

这种思慕与追求带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扑进读者的嗅觉中,让人觉得很朴实,很醇厚,很亲切,也很惬意。劳动在爱情中充当了催化剂。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男男女女来说,这是一种久违了的感觉。

因为在高楼大厦之间,人们的情感宣泄总喜欢寄寓在快速、简单、虚拟的手段和基础上,所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网恋、闪婚。男女之间情感也因此而泛滥短命。这不是我们所期望的。情感不是游戏,既可以随意终止,也可以结束之后重新来过。它具有很强的指向性,是两个人安定长久的情感抚慰。秦观《鹊桥仙》中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便可以刻在天涯海角作为爱的丰碑存在,这是两情相悦的最高归宿。

现代的都市情感,许多人往往选择公园、网络等等作为爱情的生长环境,选择财富、地位作为爱情的生长基点,因而也就导致了各种各样另类爱情的出现。而在《东门之池》中,男女之间的爱恋因劳动而美丽,因劳动而高贵,劳动给这对恋人增添了一圈淳朴但圣洁的光环。虽然现代的人们早已不需要必须通过集体的体力劳动才能追求另一半,但我们是不是还要把“劳动”中所隐含的纯真、朴实延续到我们的交往中,才能让那份爱,更加长久。

【国学故事】

白水素女:东晋时,侯官县有个孤儿名叫谢端,很小父母就去世了,有没有亲属,好心的邻居收养了他。谢端忠厚老实,勤劳节俭,到了十七八岁的时候,他离开邻家独立生活。但因为家中一贫如洗,他一直没有娶妻子。邻居们很关心他,打算替他找个媳妇,就是也未能找到。

谢端每天日出耕作,日落回家,辛勤地劳动着。一天,他在城墙脚下捡到一只特别大的田螺,像一个能装三升水的大壶,感到很惊奇,也很高兴,就把它带回家,放在水缸里,精心用水养着。

就这样过了十几天,谢端每日依旧很早起床去地里劳动。但后来的一天,他回家却见到灶上有香喷喷的米饭,橱子里有美味可口的鱼肉蔬菜,茶壶里有烧开的热水,他想,一定是哪个好心的邻居帮他烧火煮饭。

没想到,第二天回来又是这样。两天,三天……天天如此,谢端心里觉得过意不去,就到邻居家去道谢。他走了许多家,邻居们都说不是他们做的,何必道谢呢?谢端心想,这一定是邻居好心肠,硬是一再致谢。邻居们笑着说:“你一定是自己娶了个妻子,把她藏在家里,为你烧火煮饭。”谢端听了心头很纳闷,想不出个头绪来,于是想探个究竟。

第二天。谢端起了个大早,鸡叫下地,天没亮就往家里赶。家里的炊烟还未升起,谢端悄悄靠近篱笆墙,躲在暗处,全神贯注地看着自己屋里的一切。不一会儿,他终于看到一个年轻美丽的姑娘从水缸里缓缓走出,身上的衣裳并没有因水而有稍微的湿润。这姑娘移步到了灶前,就开始烧火做菜煮饭。

谢端看得真真切切,连忙飞快地跑进门,走到水缸边,一看,自己捡回的大田螺只剩下个空壳。他惊奇地拿着空壳看了又看,然后走到灶前,向正在烧火煮饭的年轻姑娘说道:“请问这位姑娘,您从什么地方来?为什么要帮我烧饭?”姑娘没想到谢端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大吃一惊,又听他盘问自己的来历,便不知如何是好。年轻姑娘想回到水缸中,却被谢端挡住了去路。谢端一再追问,年轻姑娘没有办法,只得把实情告诉了他。原来,这位姑娘是天上的白水素女。天帝知道谢端从小父母双亡,孤苦伶仃,很同情他,又见他克勤克俭,安分守己,所以派白水素女下凡帮助他。白水素女又说道:“天帝派我下凡,专门为你烧火煮饭,料理家务,想让你在十年内富裕起来,成家立业,娶个好妻子,那时我再回到天上去复命。可是现在我的使命还没完成,却被你知道了天机,我的身份已经暴露,就算你保证不讲出去,也难免会被别人知道,我不能再呆在这里了,我必须回到天庭去。”谢端听完白水素女的一番话,感谢万分,心里很后悔,再三盛情挽留白水素女。白水素女主意已决,临走前,白水素女对谢端说:“我走以后,你的日子会艰苦一些,但你只要干好农活,多打鱼,多砍柴,生活会一天一天好起来。我把田螺壳留给你,你可以用它贮藏粮食,能使米生息不尽,壳里的稻谷都不会用完。”正说话时,只见屋外狂风大作,接着下起了大雨,在雨水空蒙之中,白水素女讲完最后一句话飘然离去。

谢端感激白水素女的恩德,特地为这位田螺姑娘设了神位,逢年过节去烧香祭祀。而他自己依靠勤劳的双手和白水素女的帮助,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起来,几年之后,村里有人把女儿嫁给了他。据说后来他当了县令,直到今天,在那里还有一座“素女庙”。

【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服装原料:明代之前,中国古代人民衣物主要原料为丝麻,所以古代人民除栽种粟、麦、稻等粮食作物外,多栽种桑、柘、大麻、苎麻等,称为“男耕女织”。除了供衣服制作,麻可以制作麻绳之类,丝絮是制作被褥、冬服等的原料。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至元明时代,棉花才逐渐部分取代丝麻,成为中国重要的天然纤维作物。中国东北地区偏冷,衣服原料偏皮革制品,称为裘。

【相关阅读】

屈原 《湘夫人》;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

【原文】

匏有苦叶

匏有苦叶(1),济有深涉(2)。深则厉(3),浅则揭(4)。

有弥济盈(5),有鷕雉鸣(6)。济盈不濡轨(7),雉鸣求其牡(8)。

雝雝鸣雁(9) ,旭日始旦(10)。士如归妻(11),迨冰未泮(12)。

招招舟子(13),人涉卬否(14)。人涉卬否,卬须我友(15)。

【注释】

①匏(páo):葫芦瓜,挖空后可以绑在人身上漂浮渡河。苦:通枯

②济:河的名称。涉:步行过河叫做涉。

③厉:穿着衣服渡河。

④揭 (qí):牵着衣服渡河。

⑤弥:水满的样子。盈:满。

⑥鷕(yāo):雌野鸡的叫声。

⑦不:语气助词,没有实义。濡:被水浸湿。轨:车的轴头。

⑧牡:雄雉。

⑨雝雝(yōng):雁的合鸣叫声。

⑩旭日:初升的太阳。旦:明。

⑾士:男子的通称。归妻:娶妻。

⑿迨:及,趁。泮(pàn):冰已融化。古人婚礼一般在冰融之前举行,取其农隙。

⒀招招:招手。舟子:摇船的人。

⒁卬(áng):我。

⒂须:等待。友:指爱侣。

【经典原意】

匏瓜的叶子已经枯黄,要渡过深深的济水。水深的地方和衣而过,水浅的地方则提起衣裳。

充溢的济河升起白茫茫一片水汽, 雌野鸡咕咕地叫着。济河水还没有深过车的轴头,野鸡不停鸣叫着追求它的配偶。

大雁雍雍地鸣叫着,朝阳升起来了天已大亮。如果你真想来娶我,赶紧趁着冬天的冰还没有融化。

船夫热情地向我招手,别人都已过河我没有。别人都已过河我没有,因为我要等待我的伴侣。

【当代阐释】

一汪瞳影里的嫁衣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女孩子盼望男子来迎娶自己的心态。

匏瓜的叶子黄了,在野外水汽朦胧的济水旁,雌野鸡咕咕地呼喊着它的配偶。在大自然的环境里,一切都按照自然的规律有序地进行着。人作为万物之灵,同样属于万物中的一类,同样遵循着大自然的脚步。

诗中的女主人公在大雁和鸣的河边充满了期待,希望那个人能在冰融之前娶她。在别人都已经过河,船夫催促她赶紧过河的时候,她仍孤单地回头凝望着远方,追寻可能会出现的那个影子。女孩子到了结婚的年龄,相比较男孩子,似乎总会表现出更多的焦虑。抛开男女社会地位、传统角色定位等各种外在因素外,青春易逝往往是导致女孩子更渴望婚姻的主要原因。

细细品味这貌似舒缓的诗歌,我们也会发现太多的匆忙与不安。叶子黄了,大雁南飞了,早晨的太阳升起来了,种种意象表征下面都体现出时间的匆匆。女主人被时间追赶得焦急、忧虑,甚至忘记了雄野鸡是为了追求雌野鸡而将羽毛变成锦光灿灿,他们应当主动去展示自己的热忱与衷心。雌野鸡只需要等待就可以。

与前面三篇男子追恋女子主要在两人相恋之前不同,这首诗歌中的女子对男子的渴慕是在婚前,似乎反应出男子更注重相恋的感觉,而女子更希望一份安稳幸福的婚姻。

男女之间,是恋爱时浓浓的柔情蜜意重要,还是婚后默默的相濡以沫重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会有争论。如果用一个横倒的“丫”来表示一对男女,恋爱仅仅就是两人走到一起后的很小一段,而在两人关系无穷尽的延长线上,都是婚姻在一路默默无闻地守候。如同一盏引航的航标灯,虽然在茫茫大海上比不上绚烂的流星雨浪漫,但它却会长久地用自己的微光引导路的方向。

【文化常识】

归妻:即为娶妻。古代女子出嫁称为“归”。古代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男子是中心,出嫁的女子以男家为家,娶妻子就如让妻子归来一样,所以称为归妻。结婚后,妻子回娘家称为“归宁”“归省”,回到原先住处的意思。《说文解字》解释说:“归,女嫁也。”古书中也常常把“娶”写成“取”,表示男子把别家的女儿取到自己家里来。

【相关阅读】

旧题刘向撰《江妃二女》(《列仙传》);沈从文《边城》

2、思念: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原文】

采葛

彼采葛兮(1),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2),一日不见,如三秋兮(3)。

彼采艾兮(4),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注释】

①葛:葛藤,皮中纤维可以做夏衣。

②萧:芦荻,用火烧有香气,古时用来祭祀。

③三秋:这里指三季。

④艾:艾蒿。有香味。

【经典原意】

那位去采葛的人啊,一天不见她,好像隔了三个月之久。

那位去采芦荻的人啊,一天不见她,好像隔了三秋之久。

那位去采香艾的人啊,一天不见她,好像隔了三年之久。

【当代阐释】

扭曲时间的思念

《采葛》,简单而又经典。

全诗总共三句话,语意重复,核心意念就是思念。不论女子去采葛,采芦荻,还是采香艾,男子都会痛苦地呼喊,一天没有见到你,就好像过了许久许久。

“乐莫乐哉新相知,忧莫忧哉生别离”,热恋中的情人,总是感觉时间的脚步那么匆忙,相聚短暂;而一旦分离,却又感觉时间如停滞了般缓慢,完全忽略了刚刚还抱怨时间那么快。他们在矛盾中体验着快乐,处于忘我状态中。这个世界仿佛只有他们两个人,两人除了热乎乎的情感体验之外,脑子里没有其它任何东西的位置,也不可能有其它东西。

所以就会出现奇迹,出现幻觉。客观的真实被执着强烈的爱恋扭曲成另一种模样。一天的时间,在他的感觉中,那就是漫长的三个月,三个秋天,甚至三年。而根据古汉语数词虚指的用法,那还有可能是很多很多年。但我们不会因为这种貌似简单的错误认知而感到可笑,相反,我们却能在这简单的错误中感受到爱的力量的伟大,并为其真诚而感动。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难以忍受的煎熬因秋天的萧瑟而凄凉,一天的分离因三秋的悠长而愈加刻骨铭心。在淡淡的一句话中,我们感受到灵魂深处的震颤。时间,空间,财富的多寡,地位的贵贱,尘世的俗碍在至真爱情面前都会灰飞烟灭。

热恋期间的爱是轰轰烈烈的,沉浸其中的人们总是幸福的。这是人性的呼喊,不需要太多的压抑与束缚。只是,现在有些爱恋的表达过分注重形式而变得夸张可笑,形式的华贵难以掩饰内容的苍白。一叶一世界,一花一菩提。一束简单的玫瑰花,就是一个爱的世界。

【国学故事】

秦吉了:四川剑南地区一豪门贵族家中,有个十分聪慧美貌的奴婢。主人十分疼爱她,如同自己女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