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幸福论-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看,而实际上给民众带来了痛苦,那怎么能称之为美呢?要是对伍举的观点进行概括,可以用这样六个字:利民利国为美。
墨子关于什么是美的看法,与伍举大致相同。
《墨子。非乐》篇云:“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乐也;非以刻镂华文章之色,以为不美也……然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在墨子看来,钟鼓琴瑟之声是美的,它能给人带来快乐。刻镂华文章之色也是美的,它能使人悦目。但是钟鼓琴瑟、镂华文章,只能使少数人快乐,既不符合古代圣王兴国的榜样,又不合于民众的利益。所以不能认为这些东西是美的,不可以大肆享用。
…… 354
83第五章 追求真善美与献身人类的幸福
伍举与墨子把美理解为民众的利益、民众的幸福,认为只有这样的美才值得追求的思想,是非常可贵的美学思想。
真善美与社会公众的幸福的这种密切关系,正是真善美的价值所在。
第五章 二 追求真善美就是献身于人类幸福为真理而斗争就是为人类幸福而斗争A献身于崇高的社会理想就是献身于人类的幸福A为真理而斗争就是为人类幸福而斗争A真理、知识和善的行为与人类的幸福有天然的联系,这是很显然的。美与人类幸福的联系虽然不是那样简单,但是不合乎多数人的利益的事,在多数人的心目中必然是不美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多数人公认的美必然与人类的幸福是一致的、相联系的,美是人类幸福的内容之一。真善美与人类幸福之间的这种密切的联系,是人们追求真善美和真善美对人们有着强烈的吸引力的根本原因所在。追求真善美与献身人类幸福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追求真善美,就是献身人类幸福。凡是献身于人类幸福的伟大人物,对真善美都表现出一种执著的追求;对真善美锲而不舍的追求,都必然会有益于多数人的幸福。
要想对上述的逻辑进行验证,最好是回顾一下人类历史上的几次大变革时期,真善美与假丑恶之间的斗争。
在这里,我们仅举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发展史上的几个事件为例来
…… 355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93
加以佐证。
我们都知道,今天全人类所享受到的给我们带来巨大幸福的现代科学技术,是自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发展起来的。现在看来很简单的东西,在当时却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它们经历了真善美与假恶丑之间的一场场生死较量。那些推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先驱们,不仅为研究科学本身历尽艰辛,而且为宣传新的科学,为揭示真理、抨击谬误,为反对宗教神学,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们曾经被迫害、被驱逐、被监禁、被判处死刑,甚至活活被烧死。人所共知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及其后人创立、宣传“日心说”的曲折过程,就是最典型的一例。
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理论,自从公元二世纪起,即在欧洲通行。这一理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静止不动的。
这一学说为上帝创世的宗教教义提供了理论根据,因而被宣布为不可侵犯的“真理”。
哥白尼在意大利留学期间,受到了古希腊天文学著作的启示,他经过深入地研究后,批判了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
,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由于他的学说从根本上推翻了托勒密的地心说,动摇了宗教教义关于上帝创世的理论,所以他的研究、观察,遭到教会的干涉与恐吓;他的著作的出版受到教会的检查和阻挠;他的著作中与教会利益相冲突的内容被抽掉。而当把印制出来的书送到他手中时,他已生命垂危,无力审阅。他把书抓在手中,不到一个小时便去世了。
哥白尼死后,他的著作不断遭到教会的攻击,几次被宣布为禁书。但是真理是封锁不住的。意大利青年牧师乔尔丹
…… 356
043第五章 追求真善美与献身人类的幸福
诺。布鲁诺对哥白尼的学说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因而冒犯了教规,他竟被摘掉了牧师的头衔。后来他逃到罗马,又流亡到瑞士。
在瑞士被捕入狱,后来又流亡法国、英国、德国。
他坚信真理一定会给人类带来光明。
1592年,布鲁诺在威尼斯再次被捕,他在罗马教廷的监狱中,受尽了折磨。
160年2月27日,罗马天主教裁判所对他做了一次最后的审判,要求他放弃自己的信念,向宗教表示忏悔。否则,就要活活烧死他。
布鲁诺不放弃自己的信念,他站在燃烧着的火堆面前说:“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纪会了解我的,会知道我的价值。”
布鲁诺活活被烧死了,他为真理献出了自己的鲜血与生命。
在布鲁诺死后近300年的189年,意大利人民在梵蒂冈教廷的对面,树起了布鲁诺的铜像。人民怀念这位为真理而献身的英雄,布鲁诺成了永远鼓舞人们为真理而斗争的榜样。
为坚持、宣传哥白尼学说而受到教会和反动势力迫害的,还有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伽利略一生为科学做了许多重要贡献。他也多次被宗教裁判所审判,但他始终不放弃自己的信念。
当伽利略70岁的那年,尽管他重病在身、卧床不起,罗马教皇还是把他从佛罗伦萨押到罗马进行审判。教皇下令轮番对伽利略进行刑讯,不许他睡觉。从该年的2月到6月21日,伽利略一直被审讯。他实在忍受不住这种折磨,最后被迫在认罪书上签字。可是他并未放弃自己的信念。他被迫跪下忏悔,然而当他站起来时,嘴里还喃喃地说:“地球还在转动”!在他死后300多年的1980年,罗马教皇在世界主教会议上,提出要重新审理“伽利略案件”。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 357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143
们组织了一个委员会,宣布这是一起大冤案。决定为伽利略平反昭雪。真善美终于战胜了假恶丑。
科学家为追求科学真理而不懈斗争,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并非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全人类的利益与幸福。
献身于崇高的社会理想就是献身于人类的幸福A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有多种形式和多方面的内容。
但就其大的方面来说不外是两个方面,即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推进社会制度的发展。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属于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一类;那些为实现理想的社会制度而英勇奋斗的,则属于推进社会制度发展的一类。
一种社会理想,如果它能得到多数人的拥护,能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成为鼓舞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为之奋斗的精神力量,那么相对于旧的社会制度来说,它就是进步的、比较好的社会制度。
不具有进步性的东西,难以获得持久的、广泛的传播,难以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从这个意义上讲,进步的社会理想,是真善美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类幸福的集中体现。
在文艺复兴运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有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的发展,同时还有一种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这就是后来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之为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潮。空想社会主义,由于它的哲学基础是唯心史观、由于它不懂得阶级斗争、由于它无条件地反对一切暴力革命、由于它不能从本质上说明资本主义制度、由于它不懂得依赖无产阶级,所以它的美好设想不能实现,只能成为空想。但是,空想社会主义揭露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提倡社会主义思潮,提出一种新的
…… 358
243第五章 追求真善美与献身人类的幸福
理想的社会,是有其历史功绩的。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追求真善美、献身崇高理想的精神,值得后人赞美与学习。
空想社会主义思潮自莫尔起,就一直在无情地揭露私有制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的灾难,揭露资本主义的剥削是一切罪恶的根源。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全社会的公有制;提出要消灭剥削,称颂劳动光荣,主张人人都应当劳动;提出要消灭贫富差别,主张社会成员一律平等。
这一思潮自16世纪初出现,到19世纪中叶科学社会主义形成,前后经历300多年的发展,其中的一些代表人物如康帕内拉、梅叶、巴贝夫等,都因为宣传自己的社会理想、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揭露宗教的不人道、不公平,而被监禁和迫害。
康帕内拉就是著名代表之一。
康帕内拉一生多次被捕、坐牢。
他在牢狱中渡过了29年,坐过52个牢房,七次被严刑拷打;有一次受刑达40个小时,全身血肉模糊,濒于死亡。但是康帕内拉始终不改变自己的信念,他对真理、对正义、对美好的未来的追求,始终没有动摇。他的不朽著作《太阳城》,就是在牢狱中写成的。
康帕内拉对于崇高社会理想的追求,就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就是为了人类绝大多数的幸福而进行的不屈的斗争。这个崇高的社会理想,正如摩莱里在《自然法典》中所写的那样,我们“要组成的是一个完全一致的和谐的大集体。让千万种愿望、感情、倾向汇成一个唯一的意愿,让这个意愿推动人们走向一个单一目标:共同幸福;让这种极大的幸福像
…… 359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343
阳光一样,普照众人。“
①
随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
在科学社会主义创立100多年以来,它已不仅仅是一种思想体系,不仅仅是关于美好未来的理想,而且已经发展为现实的运动。
自19世纪中叶以来,全世界许多国家的无产阶级,在其政党的领导下,兴起并发展了反对资产阶级剥削、压迫和统治的斗争。在这一生死搏斗中,无数无产阶级的优秀儿女,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英勇奋斗、流血牺牲。在我国,在70多年的斗争中,献身于民族解放事业和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中华优秀儿女,则以千万计。他们不畏艰难困苦、不惜背井离乡、骨肉分离,不怕坐牢杀头、流血牺牲。他们中的许多人连自己的姓名都未能留下。而正是由于他们的艰苦奋斗,才换来了今天十几亿人的幸福生活。
人类历史表明,凡是为正义、为真理、为崇高的社会理想进行艰苦斗争的人,都是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为多数人的幸福作出贡献的人。献身于崇高的社会理想,就是献身于真善美,就是献身于人类的幸福。
①见《自然法典》,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下同)
,第159页。
…… 360
43第五章 追求真善美与献身人类的幸福
第五章 三 造福于人类幸福的人最幸福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是不可分割的A只有为共同幸福而奋斗才能使自己人格完美A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A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是不可分割的A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的关系,历来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基本的观点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每个人的个人幸福是社会幸福的前提,个人应当先获得幸福,只要每个人都具有幸福,社会整体也就具有幸福了,有人把这种观点称为利己主义幸福论。与这种观点相反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应当注重社会公共的幸福,个人的幸福与社会公共幸福分不开,个人幸福就包括在整个社会的共同幸福之中。这种幸福论可以称为利他主义幸福论或公共幸福论。对此,德国著名的诗人歌德曾与作家爱克曼交谈过彼此的看法。
在《歌德谈话录》这本书里,爱克曼辑录了他与歌德关于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关系问题的上述谈话。歌德的观点是针对圣西门而发的。圣西门是法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在他所设计的新社会制度中,由于消灭了私有制,人人都劳动,人人都关心、爱护他人,互相如兄弟,同时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因而社会共同利益将是个人利益的有力保证,社会共同利益的发展成为促进个人幸福的保证。歌德就此问爱克曼:圣西门一派人的意见如何?爱克曼回答说:“他们学说的要点,像是主张个人应当为社会整体
…… 361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543
的幸福而工作,并且认为社会整体的幸福是个人幸福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歌德不赞成圣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