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人生幸福论 >

第18章

人生幸福论-第18章

小说: 人生幸福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乞丐兴高采烈,我们却神情颓废;他无忧无虑,我们却顾虑重重。显然,他比我们更幸福。不仅因为他因喝了酒而高兴,而我们满怀愁绪,还在于他是通过祝福别人幸福而讨得了酒,而我们却是用谎言去追求虚妄的荣誉和物欲的满足。奥古斯丁通过不断的反省认识到了追逐物欲、情欲和虚妄的名誉都不可能给人带来幸福,相反,乞丐容易满足的物欲追求,却因摆脱了追逐名利的痛苦而自得其乐,充满着幸福感。他总结说:“我的财富不在身外,也不是在太阳之下用我肉眼找寻得到。凡以快乐寄托于身外之物的,容易失去操守,沉湎于有形的、暂时的事物,他们的思想饥不择食地去舐那些事物的影子。”

    ①所以,热衷于名利和欲望常常感到辛酸和痛苦。那么,排解这些纷扰和烦恼的方法和途径是什么呢?奥古斯丁认为,就是向上帝忏悔,依附上帝。但是,不少人看不到这一点,他们依然在物欲和情欲的洪流中奔走。

    怎样使这一部分人弃恶从善,找到真正的幸福呢?奥古斯丁从

    ①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67页。

…… 136

    021第五章 西方基督教幸福观

    自己的忏悔经历中感到,应该向人们宣传基督教的幸福观,使人们从皈依上帝、信仰上帝中享受神恩的幸福。

    幸福来自上帝A奥古斯丁承认,人人都在追求幸福,无论是说希腊语的希腊人,还是说拉丁语的拉丁人,或是说其他语言的人们,都有获得幸福生活的愿望。而且,人人都知道存在幸福,如果能用一种共同的语言来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幸福,每一个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愿意。”

    虽然人人都希望幸福,但每一个人对幸福的体验和要求是不同的。

    奥古斯丁举例说,如果问两个人是否愿意从军,可能一人回答愿意,一人回答不愿意。但如果问两个人是否愿意享受幸福时,这两个人会毫无异议地回答,希望享受幸福。

    所以,这两个人中,一人愿意从军,另一人不愿意从军,其实都是从幸福愿望出发的,都是为了自己的幸福。虽然,这个人以此为乐,那个人以彼为乐,但两个人获得幸福的愿望是一致的。

    奥古斯丁认为,在尘世生活中,人们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幸福体验和感受,但是,这些幸福都不是真正的幸福。他说,幸福生活只属于那些爱上帝而敬重上帝,并以上帝本身为快乐的人们。因此,“幸福生活就是在你(指”上帝“——引者注)左右、对于你、为了你而快乐;这才是幸福,此外没有其他幸福生活。谁认为别有幸福,另求快乐,都不是真正的快乐。”

    ①奥古斯丁进一步强调,由于只有上帝是真正的幸福,

    ①②奥古斯丁:《忏悔录》,第206页。

…… 137

    第一编 幸福观的历史考察121

    所以,谁不愿意以上帝为快乐,那么,谁就是不要幸福。奥古斯丁尽管认为人人都有幸福的愿望,而且人们对幸福的体验和要求有不同,但是,到了这里,他又把幸福归结为唯一的上帝,把上帝作为真正幸福的前提。这样,人们对幸福的体验和要求的不同也仅仅是对上帝的体验和要求不同,而与人们的实际生活体验和要求无关。

    奥古斯丁接着说,不论询问哪个人,是以真理为快乐,还是以虚伪为快乐这个问题,任何人都会毫不迟疑地回答,当然以真理为快乐。

    奥古斯丁认为,“幸福就是来自真理的快乐,也就是以你为快乐,因为你‘天主即是真理’”。

    ②在这里,奥古斯丁又换了一种说法,把上帝等同于真理。他指出,人们是在认识真理的同时认识了幸福生活,人们爱真理,是因为人们不愿受到欺骗。

    人们爱幸福,而幸福是来自真理的快乐,因而人们也就爱真理。我们觉得,人们热爱真理,并体验一种智慧的快乐,确实是一种幸福。但奥古斯丁把真理等同于上帝,在他眼里,上帝全知全能、公正无私,当然就是真理的唯一化身。这样,就把原本属于人类智慧领域的快乐和幸福又划归到上帝的身上。

    既然人人爱幸福,而幸福即是来自真理的快乐,那么,为什么真理还会产生仇恨呢?为什么有人用上帝的名义宣传真理,而一些人却视之为仇敌呢?奥古斯丁对这个问题作了分析。他认为,其原因在于,人们虽然爱真理,但是,他们往往把所爱的其他事物也当作真理,于是,因为其他事物而仇恨真理了。

    这一些人“爱真理的光辉,却不爱真理的谴责。

    他们不愿受欺骗,却想欺骗别人,因此真理显示自身时,他们

…… 138

    21第五章 西方基督教幸福观

    爱真理,而真理揭露他们本身时,便仇恨真理。结果是:即使他们不愿真理揭露他们,真理不管他们愿不愿,依旧揭露他们,而真理自身却不显示给他们看了。“

    ①奥古斯丁感叹道,人心确实如此,人心真的是这样盲目懒惰、卑鄙无耻,人们只想把自己掩藏起来,却不愿有什么东西蒙蔽自己的耳目,结果却是适得其反。一方面,自己瞒不过真理,总要被真理揭露;另一方面,真理却瞒着他,真理的光辉绕着他走,他就不能享受幸福。所以,如果一个人对一切真理之本源的唯一真理能够坦坦荡荡,不置任何障碍,那么,他就能享受幸福了。

    这就是说,人们在真理——上帝面前不应有丝毫的隐瞒,应该把自己坦露给上帝,接受上帝的光辉照耀,这样就能得到上帝赐予的幸福。

    奥古斯丁告诉人们,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上帝,在上帝的左右才能过无比安宁与无忧无虑的生活;谁投入了上帝的怀抱,进入到上帝的福乐之中,便能享受圆满的幸福的生活。

    奥古斯丁追思自己年轻时曾远离了上帝、远离了上帝的扶持而误入歧途,从而使自己陷入了“饥馑的区域”。他告诫人们,实际上,上帝并不遥远,在哪里闻到真理的气息,上帝就在哪里。人们为什么要避开上帝而走上崎岖的道路呢?人类所爱的美好都来自于上帝,人们寻求美好和幸福唯有归向上帝,人类不必为自己的憩息之处和幸福愿望而终日奔波于艰苦的寻找之中,因为除了上帝,人们在死亡的区域里是找寻不到幸福生命的。

    ①奥古斯丁:《忏悔录》,第207页。

…… 139

    第一编 幸福观的历史考察321

    所以,为了幸福,我们要抛弃那些无谓的想法和勾当,专心致志地追求真理。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肯放弃世俗幸福的希望,全心全意地追求上帝和上帝带给我们的幸福生活呢?

    奥古斯丁结合自己的经历,谈到了人们内心的矛盾。

    他认为,由于人世间的种种事物也有其可爱之处,也有相当的诱惑,诸如权势、地位、财富等等,所以,人们难以与它们割断联系。

    于是,人们拖延着不去归向上帝,一天一天推迟着在上帝怀中的生活。然而,这样做并不能拖延和阻止死亡的到来,内心的矛盾日益加深。

    “我爱幸福,却又害怕幸福的所在地;我追求幸福,却又在躲避幸福。”

    ①这句话,道出了在皈依上帝之前奥古斯丁内心世界中的矛盾。热爱幸福,却又因为尘世事物的诱惑,而不敢去皈依上帝;追求幸福,却又因为远离上帝,实际上就是躲避幸福。奥古斯丁认为,人们一旦认识了上帝并决意皈依上帝时,就会突然间对抛弃尘世间虚浮的乐趣感到无比的舒畅,过去唯恐丧失的东西,这时却欣然地同它断绝联系,因为上帝是真正的、无比的甘饴。上帝把尘世间的物欲和情欲从我们身上驱除净尽,上帝进入我们的心灵而替代了那一切东西。这时,我们的心灵就会把觊觎和营求的意念、淫佚和贪猾的情欲从尘世间的万端纷扰中完全摆脱出来,上帝的圣容神光就会深印在我们心中。上帝指示我们的幸福之路,有上帝光辉的引导,我们原来在黑暗中的生活就会在上帝的怀中恢复光明。

    奥古斯丁还讨论了知识与幸福的关系。他认为,人有知

    ①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08页。

…… 140

    421第五章 西方基督教幸福观

    识而不认识上帝,这是十分不幸的。相反,没有知晓一切的知识而能认识上帝,也是幸福的。一个人既认识上帝,又明白事理,却不会因具有这些知识而更加幸福。但是,如果能认识上帝,能以敬事上帝之礼赞誉上帝、感谢上帝,不使思想陷入虚妄,那么,即使这个人不具备良好的知识,他也会获得幸福。例如,一个人拥有一棵树,虽然他不知道这树有多高、多粗,但他却能为享有这棵树而感谢上帝,因而他是幸福的。另一个人,虽然知道树有多高、有多少枝桠,但却并不占有这棵树,也不认识这棵树的创造者——上帝,那么,他就不是幸福的。

    所以,诚信即是智慧,即是幸福。

    再如,基督教的教徒们归向上帝,一切为上帝服务,即使他们连北斗星的轨迹也不知道,但毫无疑问,比起那些能计算天体星辰、称量元素,却忽视了用尺度、数字、度衡来处置万物的上帝的那些人,他们生活得更好、更幸福。在这里,奥古斯丁全然否定了知识在追求幸福中的重要性,他把对上帝的诚信等同于知识、智慧,仿佛一个人只要信仰上帝,他便获得了知识,在他眼里,知识就等同于信仰。奥古斯丁宣传的实际上是一种无知的、盲目的对上帝的崇拜和信仰,他不希望人们具备能分析上帝、认识上帝的真正知识。这种愚味的崇拜理论正是统治者所赞赏的。

    七主德与幸福A奥古斯丁把幸福界定为对上帝的信仰,而要做到信仰上帝,就必须摆脱尘世生活的纠缠,一心一意地服从上帝的意志。那么,衡量一个人是否信仰上帝的道德规范或道德要求是什么呢?

    奥古斯丁提出了七主德,这就是:信仰、仁爱、希

…… 141

    第一编 幸福观的历史考察521

    望、节制、审慎、公正和坚毅。前三条德目实际上是奥古斯丁从《圣经》中借用的,《圣经》中有“常存的有信、希望、有爱”这句话。后四条德目是在人们的尘世生活中总结出来的,这是奥古斯丁对古希腊哲学家推崇的智慧、勇敢、节制和公正四主德学说的改造,并用来为他的基督教伦理观服务。

    在奥古斯丁看来,这七条德目不仅是信仰上帝的道德要求,也是通往幸福之路的行为规范。

    信仰,就是对上帝的全知全能、对上帝能够把人类从苦难中拯救出来的信仰。我们在前面对此已作了较为详细的叙述。奥古斯丁甚至把知识与信仰混为一谈,认为信仰就是一种智慧,即使不具备实在的知识。相反,如果有知识而不信仰,那么,这种知识就是无用的,它不能给人带来幸福。这是宣扬蒙昧的信仰意识。

    仁爱,就是爱上帝,同时也爱上帝创造出来的整个人类。

    仁爱在奥古斯丁的七主德中是最主要的德目,也是其基督教幸福观的重要内容。奥古斯丁强调只有爱真理即爱上帝才能获得幸福。

    他说:“谁爱你,在你之中爱朋友,为你而爱仇人,这样的人真是幸福!”

    ①在奥古斯丁看来,人类对上帝的爱是天经地义的,无须证明。但是,在人与人之间又怎能有爱呢?

    一方面,这是上帝的要求,上帝要求人类互相爱护,物质上互相帮助;另一方面,人类既是上帝的创造物,因而在其心灵中有酷似上帝的一面,本身包含着爱的种子,从自己的忧患中能够产生对他人的同情和怜悯之心。奥古斯丁要求用人

    ①奥古斯丁:《忏悔录》,第60页。

…… 142

    621第五章 西方基督教幸福观

    们自己的生命去爱上帝。他认为,人类之间的互爱的终极目的也是爱上帝,只有爱上帝才能享受幸福,只有人类之间互爱,才能人人享受幸福。

    希望,就是对上帝和未来天堂幸福的期盼。他认为,真正的幸福、永恒的幸福在尘世是不可能实现的,人类只有通过神恩的帮助,超越现世、进入天堂才能过上真正幸福的生活。他说:“我们得救了,我们乃是因希望而得幸福。如果我们还没有得到当前的解救,只有期乎未来的解救……那有待乎来世的解救,其本身将是我们的至福”。

    ①希望,实质上就是对来世天堂幸福生活的希望,来世的解救是人类的至福。

    节制、审慎、公正和坚毅这四条尘世德目是为上面三条神学德目服务的,是对人类尘世生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