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步步生莲(回明作者新作)中 >

第96章

步步生莲(回明作者新作)中-第96章

小说: 步步生莲(回明作者新作)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娃儿受宠若惊地道:“奴家”奴家只是一房妾侍,一乘小轿抬进门儿来就成了,哪敢奢求官人还要操办甚么?”
  “妾,那是做给外人看的,杨某也不能太过惊世骇俗么。不过,进了这个门儿,你就是我的女人,一个女孩儿家,最大不过终身之事,为夫又怎能太过草率,委曲了你。你放心,待我回来,咱们风风光光,操办一回。”
  杨浩情路坎柯,现在终于懂得珍惜眼前人了,吴娃儿感动的热泪盈眶,只觉自己将终身托付于这样的男人,真个是无怨无悔。
  她忽想到东京缺粮本是折大小姐的计划,如今朝廷要从江淮调粮,也不知折大小姐会不会坐视不理,心中登时一惊,事涉自己的男人,那心态又自不同了,关切之下,她立即说道:“奴家随官人一起去。”
  “胡闹!”杨浩笑着在她翘臀上拍了一巴掌:“我随魏王去运粮,如何让你随行?怎么,就这几天功夫就舍不得离开我了?呵呵,你在汴粱给我老老实实的待着,要不然,等我回京,就家法侍候,好好教哟你一顿。”
  “不是的”奴家唉!”娃儿急的直跺脚,她不能供出恩人所为,又不想官人的差事办砸了,心中便想:“你不让我去,我偷偷随去就是。如果折大小姐还有后计,危及我家官人。那时”那时娃娃只好将事情向官人合盘托出。相帮自家老爷,天经地义,折大小姐,娃娃那时就要对不住你了!”
  第283章 清风楼
  赵光义是皇弟,但赵光美也是皇弟,而赵光义执掌南衙,打理开封府,手中掌握着大宋都城百万之众,两个皇弟的权柄却大大不同。而今,赵光义已然封王,地位更上层楼。照理说,文武百官对赵光义的奉迎更该是趋之若骜才对,但是皇长子德昭同时封王,却把他的光彩一下子全盖了过去。
  皇子早晚都要称王的,不管是赵光美还是赵德芳,将来绝少不了一个王爵的称号,在此之前没有称王,是因为大宋刚刚立国不久,皇帝赵匡胤还时常亲自带兵东讨西杀、南征北伐,四处剿灭中原各国,这个当口儿,他不便、也不能对寸功未立的皇室子弟大封王爵。这样一来,赵德昭临危受命,赐王爵,执节城,代天巡狩,访察江谁,就具有不同寻常的意味了。
  上意是不是想要开始培养储君了?所以才仓促加封王爵,委派如此重任?一旦成功解决此事,这个魏王毫无疑问就可以立下一功,树立自己的威望。当今圣上春秋鼎盛,现在着手培养皇子,而且是一个成年的皇子做为储君那是大有可能的,这一来文武百官对与南衙的交往就格外小心起来,原本来往较为频繁密切的,这时也收敛起来,静观风色。
  南衙,清风楼。
  赵光义似乎丝毫没有察觉这种细微的变化,在酒宴上满面春风。
  赵光义位高权重,又是皇弟,但是为了广泛结交朝臣,他一向礼贤下士,时常设宴与朝中官吏谈笑尽欢,但是在南衙设宴,为一个直属于他的部下专门钱行,这却是头一次。赵光义青睐、拉拢杨浩的心思,在赵光义的幕僚和亲信们面前,已是一个毫不掩饰的秘密口再加上赵光义刚刚晋封王爵,就算朝臣们没有来相贺,他的亲信、属吏们却是一定要恭贺一番的。
  是以当晚整个清风楼也是人满为患,南衙所属重要官吏纷纷登场,精通吏术的宋琪、能言善瓣的程羽、文武双全的贾琰,善于理财的柴禹锡、主管财赋的赵熔、执掌刑法的杨守一,乃至程德玄等,俱是赵光义亲信僚属,光是这些干吏就不下三四十多人。
  “杨院长,朝廷伐汉之际,北国出兵才瞅,进退两难之际,是杨院长与程判官想出釜底抽薪之策,献计于官家,最终将数万汉国百姓成功迁至我宋境。汉国为此元气大伤,继而又涸泽而汪,搜刮民财酬献于北国,更是风雨飘零,摇摇欲堕,此大功也。呵呵,你们两位,如今都在我南衙做事,这是本王的幸运呐。”
  赵光义举杯起身,笑容满面地走到他面前道:“如今朝廷缺粮,又是杨院长献策,不日就要赶赴江淮,为朝廷筹措粮草。本王这里预祝你旗开得胜、马到功成,为我大宋再立扶保社稷之不世功勋。来来来,大家都举起杯来,杨院长,请酒。”
  杨浩慌忙立起,举杯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口卑职所为,不过是份内之事,当不得千岁与诸位同僚如此相敬。”
  “哈哈,杨院长客气了,能为我大宋力挽狂澜,解危手倒悬,就当得起本王敬这一杯酒,杨院长,请。”
  赵光义几时对自己属下如此礼敬来着?眼看诸位同僚纷纷举杯,面露艳羡神色,杨浩忙道:“上下有别,尊卑有序,千岁敬酒,卑职实不敢当。”
  赵光义一笑说道:“既如此,德崇,你替为父敬杨院长一杯。”
  自一旁应声走过来一人,白袍如雪,目如郎星,看年纪才只十六七岁,这少年手捧一杯酒,欣然笑道:“杨院长,德崇久闻院长英雄事迹,仰慕的很,今日才是头一遭儿得见尊颜,德崇替父亲敬一杯酒,院长切勿推辞。”
  这少年就是赵光义长子?瞧来一表人才,谈吐也十分得体。杨浩不能继续椎辞,连忙称谢先干为敬,那少年兴致勃勃又道:“德昭哥哥要往江准为朝廷筹粮,德崇羡慕的很呢,等德崇到了及冠之年,也要出来为朝廷多做些事情,杨院长足智多谋,做事干练,到时还要请院长多多指点。”
  “不敢不敢,小王爷客气了。
  ”这少年显然对杨浩十分感兴趣,客套话说过,干脆端了酒杯过来与他同席,一直询问他带领北汉百姓迁徙宋境的一路经历,杨浩只得简略作答,谁知这少年也不知从哪儿打听来的,对杨浩的事居然知之甚详,而且传来传去,传到他耳中的故事已大为夸张,连杨浩在万马军中厮杀之际,对旁人说过什么,豪言壮语”当时做种种选择出于什么考虑,都说的头头是道,似乎比狂浩还清楚经过,他想问杨浩,只是想从事主这儿再加证实罢了。
  最后杨浩无话可说,倒是这少年滔滔不绝,把杨浩有的没有的种种事迹一一道来,在他听来的传言当中,杨浩立马成了高大全的完美英雄了,听的杨浩啼笑皆非。
  赵光义见儿子与杨浩相谈甚欢,只微微一笑,也不些打扰,径回了自己座位,向宋琪侧首问道!”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精通吏术的宋琪貌不惊人,三络鼠须,穿一袭黑白两色的直掇长衫,发系一条冠巾,斯斯文文,身材瘦削,听了赵光义的话,他微微一笑道:“王爷请放心,属下已派了最机灵的人去,他的把柄多的很,一抓就是一大把,一定找得到足够的证据。”
  赵光义冷冷一笑:“他凭着阿谀奉承自我父亲那里攀了个赵家旁宗,又抱紧了官家的大腿,就真把自己当成我赵家的人了,哼哼!狂妄之极,如今且容他得意一时,不过……能否就这么扳得倒他,本王实无把握,你要小心,不可以让咱们的人出面。”
  宋琪微捻鼠须,自得地笑道:“属下做事王爷尽管放心。动手脚的人、检举揭发的人、抓捕证据的人,要么是他自己的人,要么是官家的亲信,属下只是顺水推丹,绝不会有什么把柄落入他的手中。”
  “那就好,”赵光义沉沉一笑:“现如今,他想必正在府中得意吧?本王已迫不及待地等着看他乐极生悲的样子了。”
  二人相视一眼,哈哈大笑。
  宴席散了,诸官吏纷纷告辞离去,赵光义独把杨浩一直送出了仪门之外。
  “王爷请留步,不敢劳王爷远送。”杨浩在登闻鼓前止步回身,长揖谢道。
  赵光义微微一笑,站住了脚步,对杨浩道:“本府还是本府,虽加了王爷的爵位,与往昔并无甚么不同,你不必太过拘谨。”
  他四下看看,负手向杨浩走近两步,说道:“本府要程羽、程德玄随你赴江淮之行,你心中可有什么顾虑?“
  杨浩一惊,他听到赵光义派了程羽、程德玄二人随自己一同南下时确实不太痛快,虽说赵光义说的漂亮,要派两个得力的人去助他一臂之力,可是如此作为,未免有不太信任的感觉,有了这么两个人一旁监视,拖他后腿,他怎能高兴的起来,想不到他掩饰的虽好,赵光义还是看了出来。
  赵光义呵呵一笑,诚恳地道:“杨浩啊,你不要多想。本府派他们去,并不是为了牵制、束缚你,的的确确是想让他们对你有所帮助。赵普那里,是会派几名得力的幕僚随魏王一同南下的,你身边没有几个自己人,人单势孤,如何与他抗衡?此番江谁之行,干系着实重大,程羽干练老成,世故精明,可为你的良助。至于程德玄……”
  他轻轻吁了口气,拍拍杨浩的肩膀,温和地说道:“其实你二人之间有些芥蒂,本府心中都明白。可是,你不能否认,他做事是很有办法的,有些事你不方便出面的时候,不妨就交给他去办,这也是为官之道:办妥了,是你的功劳,办砸了,你也不至于那么被动,还可以从中圆寰。”
  杨浩没想到他会说出这样一番推心置腹的话来,不禁讶异地看向他。赵光义很满意他的反应,他微微一笑,又道:“程德玄很聪明,是个晓得轻重利害的人物,他对你纵有怨恚之意,也绝不敢假公济私,坏你的事情。他在火情院办事,一向如何,你也是晓得的。
  再者说,官做的越大,聚集到你麾下的人,怀着各种各样心思的人也就越多。你不能指望他们一心一意,完全为你考虑,你只要能把他们调动起来,按照你的目的去做事就成了,水至清则无鱼啊。如果你今日连一个程德玄都摆布不了,将来还如何去做大事呢,本府对你是很器重的,你切莫让本府失望。”
  杨浩差点儿一个立正,高声呐喊:“多谢校长栽培,学生一起……”
  他露出一副士为知己者死的激动表情,双眼湿润地抱拳谢道:“卑职明白,多谢府尹大人的关爱和指娄
  第284章 急三火四
  次日一早,六百里加急快马飞赴江淮各道,向各州、府、道、县传达朝廷筹粮的急旨,与此同时,御史台除了御史中承和几个必要的留守人员,其余台院、殿院、察院各部御史全部出京,或乘船、或骑马,分赴江淮道督察筹粮事宜。因公回京或述职的各路各道的观察使、巡察使也都被抓了壮丁,赶赴江淮。
  不过大队人马还没有出京,许多需要详细安排下去,由汴粱各职司会同地方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与漕运有关的事情,还需最终敲定。魏王赵德昭亲自主持,中书、门下,会同枢密院、工部等衙门就漕运问题做最后决定。
  各司官员各抒己见,不一会儿说话就充满了硝烟味儿。
  “各位各位,修建堰坝水闸,一般要先封住上游来水,修好水坝再放水,修闸的地方还要依据地理修水库蓄水。光是前期斟察地理,选定可供建筑水坝水库的地点,就不是一个月两个月办得到的事,纵然枢密院派出大军相助,也是无法这么快完成的,这简直就不可能完成!。”
  因为事情紧急,所有人员都是一哥火烧眉毛的样子,临时抱佛脚,以致弄的处处都是问题,大家焦头烂额,说出话来也都带了三分火气。
  现在说话的是工部主事陈般年,这是个水利官儿,有点书呆子,魏王就在上面坐着,开始他还能语气恭敬,可是这仓促筹建水坝的事实在是太难为人了,他越说心中越恼,忘形之下大失礼仪,唾沫星子都溅到了魏王赵德昭的脸上。
  好在这位年轻的王爷脾气好,见这位主事如此投入反而很是欣慰,他不动声色地掏出手帕擦擦脸上的唾沫星子,转头看向杨浩,温和地问道:“杨院长对此怎么看?”
  大家议论半天了,杨浩被大家排布出来的这个为难、那个不行也弄得一肚子火。他擂着挂在墙上的漕运地图,大声道:“各位,各位,我再重申一遍,最后一遍,不要按照常理去考虑有关的工程设计,咱们要做的,是在冰雪封河之前,把足以撑到明年春运的粮食运到开封来,就这一个目的,我们建堰坝也好,建水闸也好,我不指望着它能用上十年百年,甚至像都江堰一般一用千年,我只需要它能撑最多三个月就成。明白了吗?明白了吗?”
  杨浩把墙擂得“咚咚”直响,各部官员见他有点抓狂,俱都不再做声,杨浩喊道:“好!咱们就按这个思路去想。陈主事,这条河上河水落差大的地方,前方未必就适合围堤蓄水,建一个水库,那怎么办?难道用老办法,船靠码头,卸船、装车、运到下游码头,再卸车,装船,如此反复,走一段来一回?那在路上得耽搁多少时间?”
  他也不管那地图绘制一幅何等不易了,抓起一枝毛笔蘸了蘸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