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中国震撼三部曲 >

第63章

中国震撼三部曲-第63章

小说: 中国震撼三部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闲人“指数”

“闲人”指街上无所事事的年轻人,这个“指数”大致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就业和失业的状况,乃至一个民族的发展潜力。中国的大城市生活节奏很快,“闲人”少,好像人人都在忙着什么事儿。瑞士的失业率低,给人感觉人人都有事干。美国大城市的生活节奏很快,社会竞争激烈,但黑人区明显松散,闲人较多。印度的“闲人”出奇多,说明这个国家人口政策乏力,失业率高。法国、希腊失业人数不少,无所事事者也不少,特别是巴黎郊外的北非移民居住区。以下是我的比较结果:

5分:中国、瑞士

4分:美国、英国

3分:法国、以色列、巴西、阿根廷、越南、俄罗斯、土耳其、希腊

2分:埃及、印度

1分:肯尼亚

(二)贫民窟“指数”

发展中国家大都有贫民窟,它不是指一般的陋宅,而是指成片的,甚至一眼望不到边的那种简陋窝棚,基本没有卫生和水电设施。发展中国家都有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由于付不起昂贵的房价,就在路边、河边、山坡上搭起了棚子,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贫民窟。这些贫民窟居住环境之恶劣令人难以想像:窝棚一般用废旧铁皮和油毛毡搭成,到处是垃圾和尘土,开放的臭水沟充满各种秽物。印度的贫民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其大城市甚至会有一半以上的居民住在贫民窟里。非洲的贫民窟是世界上最恐怖的,如果没有警察“护航”而贸然进去的话,一定会被洗劫一空,进得去出不来。在发达国家,贫民窟已基本绝迹。中国通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贫民窟、棚户区大量减少,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贫民窟也能反映一个国家绝对贫困人口的多少。我的贫民窟印象如下:

5分:瑞士、英国、美国、法国、希腊

4分:中国、俄罗斯、阿根廷

3分:土耳其、以色列

2分:越南、巴西、埃及

1分:印度、肯尼亚

(三)书店“指数”

到哪儿我都喜欢逛书店,书店可以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素养。我比较注意观察书店的多少、书店的种类、书店的品位、书店里顾客的多寡。这方面发达国家总体上做得较好。特别是伦敦、巴黎和纽约的曼哈顿,除了有许多环境舒适、服务周全的大型书店外,还有大量的个性化书店、旧书店、专业书店、特色书店等。非洲国家的书店最可怜,数量少,门面小,顾客稀,里面一般只有一些中小学教材,还兼售文具用品;这些国家也有少量专门为当地白人开的书店,都是从欧洲进口的书籍,当地人消费不起。如何提高人民的教育和文化水准是非洲发展面临的一个艰巨挑战。没有这种进步,非洲复兴恐难实现。中国的书店进步很快,特别是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都有许多大型书店和特色书店,可以打4分,但总体上,我们以人文、文学、艺术为主的书店还不够多,个性化的书店和特色服务还有待发展。新兴经济国家书店的共同特征是实用书籍为主,中国大部分的书店也是如此,高考试题、电脑技术、股票交易之类的书籍占了半壁江山。这大概也反映了新兴经济国家的特点,大部分人都忙于学习技能,都在“充电”以求改变自己的现状。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化和精神追求会越来越丰富,对不同书籍和书店的要求也会越来越多。我们书店的人气世界最旺,说明我们国家在向上走,一个热爱书籍的民族总是有希望的。我对书店“指数”打分如下:

5分:英国、美国、法国

4分:瑞士、希腊、阿根廷、以色列

3分:中国、俄罗斯、土耳其、巴西

2分:越南、埃及、印度

1分:肯尼亚

(四)军人“指数”

我喜欢观察军人,无论是看一个国家的三军仪仗队表演,还是看街上军人的军容风纪。我总觉得军人的一举一动,可以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某些特性,甚至是一种民族精神。军容风纪严格的军队,给人感觉有战斗力。松松垮垮的军人,总容易使人联想到不堪一击的溃军。比方说,土耳其军人一举一动,给人感觉有模有样。希腊军人举止看上去比较松散,卷着衣袖抽烟的我也看到过。这两个历史上的夙敌如果交战的话,我估计希腊军队要败下阵来。2007年夏天,希腊遇到数十年罕见的森林大火,军队却迟迟出动不了,大概印证了我的印象。以色列的军人看上去比土耳其军人要随意一些,而且女兵很多,成了以军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以军个人素质相当优秀,我曾和以军一些青年军官交谈过,他们都能说一些英语,而且很懂专业技术,但交谈中又感到他们对周边阿拉伯国家的军队不屑一顾,似乎轻敌。我也见过不少在使馆前站岗的埃及士兵,一会儿向人要香烟,一会儿向人要饮料。埃以如果发生战争,埃及要胜,恐怕不易。

我曾随一个中国代表团访问过位于夏威夷的美军太平洋总部,也走访过美军陆军工程兵部队,见到许多专业非常娴熟的美军军人。我也曾在莫斯科红场看过俄罗斯军人换岗,很专业,很帅气,但也在公共汽车上看过略带醉意的俄军军官,感觉俄军的军纪有些涣散。中国军人总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认识的外国人中对中国军队赞扬最多的是美国已故知名作家索尔兹伯里(Harrison Salisbury),他1984年曾沿着红军长征路走了一遍,写了本《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成为中国当年的畅销书。后来他访问中国,我陪了他一个多月,他多次对我说:中国军队的素质是世界上最好的之一。我们的军人军纪严格,训练有素。每次电视里看到解放军出动抗灾救灾,总很感动。我在日内瓦经常听到非政府组织对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批评,因为维和部队来自世界各地,素质良莠不齐,但对中国的维和部队,听到的都是赞誉。过去并不完全理解“人民军队”的准确含义,后来到第三世界国家走多了,才知道许多穷国国库空空,军饷无几,又没有政治教育,结果军队的纪律涣散,坑害人民,百姓怨声沸腾。下面是我对15国军人的印象:

5分:中国、英国、美国、土耳其

4分:俄罗斯、法国、以色列、瑞士、越南

3分:希腊、印度、巴西、阿根廷

2分:埃及

1分:肯尼亚

(五)计程车“指数”

到哪里访问总要坐计程车,所以观察计程车的服务和管理水准成了我的一个爱好。我甚至觉得计程车的服务和管理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个地方的治理水平,包括政府的治理能力、公司的管理能力、腐败程度等等,也可以体验一个地方的民风民俗。坐计程车,可观察的东西很多:计程车的车况,司机的素质,服务规范与否,是否配有计价器,有了计价器是否使用,司机是否宰人,如何宰人,等等。总之,细细观察可以体会出很多名堂。发展中国家计程车的一个特点是“黑车”多,你一出机场,就会有很多人拉你坐他的车,说明这些地方无序文化还占主流。美国计程车司机座位背后都贴有“乘客权利宪章”,你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官司过多、律师过剩的法治国家。如果你忘了给美国司机小费,司机会把车门重重地一关,算是抗议,那一瞬间你就意识到了这里毕竟是资本主义的大本营啊,小费对司机的收入太重要了。在印度这样的国家,计程车上倒是有计价器,但很少使用,司机张口给你个价,你说要用计价器,他就问你要空调费、行李费等等,反正怎么都要敲你一笔。这很像印度的政治现实,名义上有完备的法律制度,但大家总能找出一万个理由不遵守。非洲一些国家的计程车有点不敢坐,除了车况恐怖外,还出现过很多“黑车”抢劫的事情。

在街上可以随手招到出租车的地方,一定是充满竞争和活力的国家,如中国和越南。凡是出租车需电话预约的地方,一定是竞争受到限制、社会福利颇多的国家,如很多欧洲国家。前类国家注重消费者的方便和权利,后类国家注重保护司机的权益,究竟谁更好,就看你站在谁的角度了。在哈萨克斯坦这样的国家,马路上任何车都可以当出租,只要你一招手,就有车停下来,然后双方谈个价就上路了。这说明这些地方市场经济还不发达,但也说明民情比较纯朴,人与人之间信任度颇高。中国大城市中,我感觉上海的计程车服务和管理,到目前为止,大概是国内最规范的。如果把上海单独列出来,可以打4分,中国的计程车总体水平在世界上大概位于中间的水平:明显好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但仍不如发达国家规范。以下是我的计程车印象分:

5分:瑞士、英国

4分:美国、法国、希腊

3分:中国、土耳其、以色列、巴西、阿根廷

2分:越南、埃及、印度、俄罗斯

1分:肯尼亚

(六)治安“指数”

看一个地方治安好坏,我采用一个最简单的方法,那就是看你晚上能否在大街上安全地散步。中国绝大多数地方都有一种安全感,大城市里女孩子晚上一个人散步基本不成问题。坦率地说,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里,这是一种奢侈,希望国人好好珍惜。美国把自己的制度吹得天花乱坠,但美国的社会治安是发达国家中最糟糕的,真不知道美国还有哪个大城市的居民晚上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大街上散步(除了警力重点把守的个别地段外)。2010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列出了全球治安最差的十个城市,美国占了两个。这十个城市分别是伊拉克巴格达,委内瑞拉加拉加斯,巴基斯坦卡拉奇,美国底特律,美国新奥尔良,墨西哥华雷士,南非开普敦,以及俄罗斯莫斯科等。法国等西方国家大城市的社会治安明显走下坡,但整个国家的治安状况总体上还过得去。埃及最近的所谓“阿拉伯之春”发生后,社会治安状况急剧恶化。巴西社会的贫富差距太大,而且人口大都集中在城市,所以社会治安一直是巴西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非洲国家的犯罪率奇高,一位南非朋友对我说,他访问上海感触最深的就是一场晚宴后,女孩子可以随意挥手叫一辆出租车回家,他说这在南非等于是“自杀”,“别说女孩子,男人也不敢”。以下是我走访各国的治安印象分:

5分:中国、瑞士、土耳其

4分:以色列、越南、英国、法国

3分:美国、俄罗斯、印度、希腊、阿根廷

2分:巴西、埃及

1分:肯尼亚

(七)排队“指数”

排队算是一种基本文明,体现了一个民族的修养和一种做事讲规矩的文化。应该说在大多数国家里,排队已成为内化了的普通习俗。西方国家中,德国人和英国人排队是最认真的,先来后到,清清楚楚,哪怕只有两个人也会排队。法国人排队也不差,只是看上去更加随意一点,但即使大家看似随便站着或坐着,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谁在自己前面,决不会抢在别人前面办事。我印象中排队较差的是印度人和我们中国人,哪怕只有三五个人,也往往争先恐后。即使排队了,人与人往往也靠得很近,生怕别人插进来,也不容易优雅起来。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问题?大概是由于历史上人口的压力,长期资源相对紧缺,争先恐后的心态就慢慢地内化了,再加上市民文化教育不足,问题就越发严重了。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里的排队状况有明显进步,但我们还需进一步努力。以下是我的排队指数:

5分:英国、瑞士、美国、法国、希腊

4分:俄罗斯、阿根廷、以色列

3分:土耳其、巴西

2分:中国、越南、埃及、肯尼亚

1分:印度

归纳一下,我的7个横向比较项目中,中国得分如下:

军人:5分

治安:5分

闲人:5分

贫民窟:4分

计程车:3分

书店:3分

排队:2分

我由此而产生了这么几点感想:

第一,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没有强大的国防,就等于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脊梁。没有强大的国防,香港收不回来,西藏会分裂出去,台湾也会独立,超级大国更可以用任何借口刁难和讹诈你,就像入侵伊拉克那样,大军开进,宛如进入无人之地。“人权”、“民主”的口号背后都有强权的影子。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一个世纪里,西方上千个不平等条约把中国人压得喘不过气来。当时在英、法这样的国家,日本可以设大使馆,中国只能设公使馆。甚至到了1945年,中国以数千万生命换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英国首相丘吉尔和其他西方领导人交谈时,提到中国还是用那种不屑一顾的种族主义语言。但当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49年4月20日向进犯中国内河的英国护卫舰“紫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