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中国震撼三部曲 >

第30章

中国震撼三部曲-第30章

小说: 中国震撼三部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冉锨椋颐鞘褂玫母拍钍恰爸泄厣缁嶂饕濉薄5搅四歉鍪焙颍爸泄厣闭饧父鲎忠残砜梢允÷裕澜缟瞎兰苹够嵊小叭鸬涮厣缁嶂饕濉保小霸侥咸厣缁嶂饕濉保嗍怂档摹吧缁嶂饕濉笨赡苤傅木褪侵泄娴纳缁嶂饕澹簿褪撬抵泄厣缁嶂饕褰晌澜缰髁魃缁嶂饕濉5诵∑焦ニ倒ü复说呐Γ颐亲钪战っ魃缁嶂饕逯贫缺茸时局饕逯贫雀旁剑飧瞿勘昕蠢凑谖炔绞迪种小�

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人创造的协商民主模式、新型民主集中制模式、“选拔+选举”模式、比较强势而中立的政府治理模式、“选贤任能”和“人心向背”理念、“民意”与“民心”的理念等等,都将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认可。中国话语也将成为一种强势话语。我们要在国际舞台上,更多地主张正义,更多地为建立一个更加公正的世界秩序作出我们的贡献。我们将从中国话语的角度重新审视“落后就要挨打”的逻辑,我们要指出:弱者要努力变成强者,但强者不能因为自己强就可以打人,你是没有这个权利的。西方一直鼓吹的“民主与专制”范式将被“良政与劣政”范式替代,大多数国家将意识到,良政可以是西方的制度,也可以是非西方的制度,同样,劣政也可以是西方的制度,也可以是非西方的制度。中国的成功将鼓舞越来越多的国家探索符合自己民情国情的发展道路。

在经济领域内,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人民生活改善的速度和幅度都为世界之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将成为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发展模式,世界经济学教科书将因中国模式的成功而改写。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结合了“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既发挥了市场经济支配资源的高效,也确保了社会主义原则下的普遍公平,它超越了西方的主流经济模式,也超越了西方现代经济学的诠释能力。它创造了世界上持续增长时间最长、人民生活改善最多的经济体,同时还有效地避免了西方国家所经历的一波接一波的金融危机、财政危机、经济危机。如果沿用上面所说的佛教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改变佛教的比方,那么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里面提出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大部分都能实现的话,我们也可以说,现代市场经济已经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改变了现代市场经济,也就是实现了现代市场经济的中国化。

中国过去30多年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我们把中国模式和中国“文明型国家”的特点结合了起来。只要我们坚持这条道路,它就会继续产生巨大的人口和规模效应。以电子商务为例,网购在西方还是个人行为,而在中国,它已经成为数亿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未来几年内,中国最大的一两家公司的网购和电子商务的交易额就可能超过整个美国的网购和电子商务交易额。同样,在新能源产业领域内,中国的人口效应将大大降低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成本,大大降低电动汽车的成本,从而使中国在全球清洁能源领域行业内引领世界的能源革命。从地域角度来看,中国模式产生了“准发达国家板块”和“新兴经济体板块”的高度良性互动。中西部地区正在重复沿海地区前20年的奇迹,估计15—20年后,我们的内地也将变成比较发达的地区,推动整个中国的经济规模和质量都走上更高的台阶。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政府的规划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也许我们可以用“发展管理”(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这个概念来概括这种能力。这可以与西方发明的“公共管理”相对应。中国的宏观调控以及一个接一个的五年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中国的“宏观稳定、微观放活、社会托底”的制度设计和安排,都是中国“发展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中国的大学应能开发出一整套“发展管理”的课程,就像今天大学开设的“公共管理”课程那样。中国今天的宏观调控也早已超出了凯恩斯经济学的范畴,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下,中国政府可以采用的手段远远超出了凯恩斯所讲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中国还拥有其他许多国家不具备的一些“工具”,如国家掌握的土地资源和战略资源、一大批表现不俗的大型国企等。它们使中国政府拥有更强的宏观调控能力。

中国发展模式面临的一个挑战来自美国的金融霸权。中国金融业这些年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特别是抵御住了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这些成绩已经很了不起,我们要充分地加以肯定,但我们主动进攻似乎还不够。学者陈平曾建议利用中国现在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外汇储备,在上海建设一个亚洲美元债券市场。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如果有好的项目,需要发债筹资,可以到这个市场上来做。美国一次又一次地实行定量宽松,不断转嫁自己的危机,美元总体上还在不断贬值,通过建设亚洲美元债券市场,我们也许可以形成某种中国人可以自己掌控的美元财富管理机制,我们不能老是让美国出牌,我们接牌,这样就太被动了。

如上所述,历史上西方打败中国主要靠了两个东西,一个是军事,一个是金融。欧洲从16世纪开始,从三四百个国家开始打仗,打到最后成了二三十个国家,结果军事发展起来了,然后它就欺负和征服别人,扩展殖民地,把中国也打败了。但是通过这60多年的努力,我们确实赶上来了,我们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事上已经没有国家敢侵略中国。但是在金融这一块,鸦片战争中英国打败中国之后,马上就要签署不平等条约,不平等条约后面的支撑体系是英国主导的金融体系。当年中国的战争赔款系统都是英国人控制的。到了今天,西方还是控制着世界的金融体系,这是一个不公正的制度,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

金融领域内我们已经取得巨大的成绩,我们外汇储备世界第一,人民币已经超过欧元和日元成为国际贸易中第二大的融资货币,人民币已开始大规模地走向境外,实际上今天世界上到处都可以换人民币,因为全世界都有这个需求,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贸易国,但由于种种原因,人民币还不是完全可以自由兑换的货币,资本市场开放也有严格的控制。是不是我们要在金融这一块也要试一试:能不能在这个领域,不说打败人家,但是至少是赶上或者说是达到一个和西方平起平坐的水平。这么大一个国家,这么大的外汇储备,这种事情一点都不做,恐怕也不行。现在上海自贸区已经开始这方面的试点,希望能够成功。如果最终证明这个做法不行,我们也可以换一种方法来做。也许我们就自己这样发展下去,人家迟早要来承认我们的货币,不必操之过急——我们是一个贸易大国,谁都需要人民币,甚至需要很多,最终全世界都会接受人民币。

我看过西方学者写的一些文章,例如,法国就有学者撰文,认为中国手中握有对付美国的“金融原子弹”,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也曾私下问过澳大利亚当时的总理陆克文:中国今天已是美国最大的债主,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如何才能对中国强硬呢?换言之,西方一些人早就看到了,一旦中国成为美国的最大债主,就能对美国产生巨大的政治、经济乃至军事影响力。但我们国内这样思考问题的人好像还不多,今天的中国需要鼓励这种前瞻性的、原创性的研究,我们要把金融领域的问题思考透,我们的格局要更大一些,看看我们能做一些什么,最终在金融领域内强势出牌,把我们的资产盘活,使我们处于一个更加主动有利的地位。即使一时做不到,也没有关系,这样的研究和探讨也要抓紧进行,其成果一定会产生震撼力,对于中国未来的战略和外交都有积极意义。

我们要有大国意识,大国需要大思路,建设中国的亚洲美元债券市场就是这样的一种大思路,能不能做到,还需要研究。我们可以借鉴中国发展国防科技的经验。中国国防科技当时的直接领导人是聂荣臻元帅,聂帅的特点是走一步,看三步,积极防御,进攻性地防御。他有开阔的视野和长远的眼光,对科学技术也有相当的知识。他采用的是毛主席的军事战略思想,我们第一颗原子弹是1964年试验成功的,但聂荣臻早在1961年就向毛主席提议要搞洲际导弹,防空导弹将来要向反导弹系统发展,还要考虑通过搞探空火箭,为将来向星际航行开辟道路。我们在金融业内能不能好好研究一下聂荣臻当年领导中国国防科技的战略思想?在金融这个领域内,我们今天就要有超越美国模式、超越西方模式的眼光和思路,使我们的金融业和我们的金融创新能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的实体经济,包括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科技发展、新能源发展等。我们的金融业需要一个聂荣臻,最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确立离不开中国金融创新和超越。

在社会领域内,我们将创造一个真正属于大多数人的“活力社会”、“温馨社会”和“美好家园”。我们已经形成世界上最有活力、最奋发向上的社会,我们已经形成世界上最庞大的有产阶层和中产阶层;我们将建设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的社会;我们将拒绝西方的“社会—国家”对抗模式而选择中国文化本位的“社会—国家”互动模式。中国社会变革的规模和速度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中国人一生所经历的一切可能超过西方人两三代人所经历的事情,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社会是最充满活力和变革的社会,虽然各种矛盾层出不穷,但中国社会总体上呈现积极向上的态势,这与西方社会总体下行的状况完全不一样。

我们的人民共和国本质上是一个普通人的国家,一个普通人感到比较自由自在的社会。我们国家和西方国家的最大差别在于:西方国家是贵族、富人、有产者创建的国家,而中国是无产者和普通人创建的国家。西方有产者创建了自己的国家,然后按照自己的价值观重塑社会,建立起富人主导下的法治社会,规范所有人的社会行为,然后通过上百年的努力,逐步使更多的人群也进入中产阶层。这种富人建立的社会有其长处,它比较井然有序,比较按部就班,什么都有章可循,还有一点贵族的雅气和傲气;但这种社会也有自己的弱点,社会利益集团严重固化,社会缺少活力而停滞不前,穷人和普通人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越来越少,社会凝聚力日益走低,各种新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犯罪率普遍走高,现在又难以适应中国崛起带来的挑战。

中国这种普通人社会源于中国源远流长的平民主义文化,它体现在两千多年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中,也体现在“人人皆可成尧舜”的古训中。中国人较快地接受了社会主义理念也和这种平民主义文化传承有关,因为社会主义注重平等。中国平民主义社会最终形成的时期,一般认为是宋朝,因为从中唐到五代数百年战乱毁掉了汉代传到唐代的所有世家大族,整个社会阶层重新洗牌。更为重要的是科举制度到宋代走向成熟,科举制度虽然形成于隋唐,但当时的权贵的一些特权还是受到了保护,最有名的就是“门荫制度”,允许对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孙直接授以不同的品阶,当时的中举者也大都是士族。但从宋代开始,科举制度真正成了入仕的最主要通道,其他功名利禄的途径均被关闭。钱穆先生说:“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至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可称为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除蒙古满洲异族入主,为特权阶级外,其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更无古代封建贵族及门第传统的遗存。故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26'

中国属于平民社会,这大概是中、西方社会的最显著区别。在英国,一个人看哪一类报纸大致就可以代表你的阶级身份,如果你是上层,你读的应该是《泰晤士报》之类的报纸,如果你是平民百姓,你看的应该是《太阳报》这样的报纸,大家各就各位,心安理得,井水不犯河水。在中国,从出租车司机到共和国的部长,大家都看《参考消息》《环球时报》。平民社会的利弊都很清楚:从利的方面看,它充满机遇和活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精彩万分;从弊的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