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谋职业。与此相适应,城市发展了多种形式职业介绍机构和职业培训机构,为用工单位和求职者提供招工和求职服务,并为劳动者提高文化技能素质,以适应新的就业岗位需求服务。所以职工下岗分流一定程度促进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当然,下岗职工,国家仍然是作为特殊的群体进行安置的,只有进一步创造条件,如建立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依靠市场调节的劳动力市场才能进一步发育健全。
(3)房地产市场的兴起和规范。我国对国有土地长期实行由政府无偿划拨制度,自1988年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对宪法有关条款作了修改,全国土地出让试点的省市迅速增加,1991年土地市场开始建立。1992年后,由于受开发区热和房地产热的影响,土地和房产市场空前活跃。除国有土地便用权经政府批准有偿出让外,划拨土地使用权自发进入市场获取收益的现象很普遍,而且大多以房屋买卖、出租、抵押、以地易房、以地为资本进行投资等形式出现。在此过程中,土地审批失控,占用土地过多,地价过低,房地产大批炒买炒卖、交易混乱等问题也相继发生。为此,1993年起,国家一直着力规范和整顿房地产市场。除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外,首先国家垄断城镇土地一级市场,商业性用地使用权的出让,国家不再批租,而是实行公开招标和拍卖。同时加强土地二级市场的管理,建立正常的土地使用权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其次,开征和调整房地产税费,抑制房地产交易中的暴利,防止国家收益流失;规定房地产开发中安居工程的比例,控制高档房屋和高消费游乐设施的过快增长。经过整顿,房地产市场已逐步发育和规范。
此外,由于企业破产、兼并增多,产权市场也由深圳的最初试点逐步成为全国性市场。这几年国家着力规范产权市场的交易,以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二)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
为了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通过改革加强宏观调控,构筑抑制经济过热的机制,从1994年起,财税、金融、外汇、计划、投资等方面的重大改革,经过周密规划,同时配套幽台实施,至1997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形成。
1。适应市场经济的财税体制框架基本形成。
财税体制改革是国家摆脱财政困境的根本出路,也是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关键性契机。我国自80年代初以来,财政困难就不断加剧,财政赤字从1981年的25亿元扩大到1992年的237亿元,如加上债务收入也按国际通用做法列作赤字,则赤字占当年国民生产的比重高达33%,超过西方工业化国家的一般水平。债务负担也较重,到1992年,内外债务余额已达1538亿元。这种状况不但使教育、科技、卫生和国防事业等开支得不到充分保证,有的地方甚至连正常工资都难于按时拨付。而且中央宏观调控能力大大削弱,特别是常年向银行透支,加大了信贷平衡的压力,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健康运行。导致财政困难的原因,主要是现行财税体制和财政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已成为当时加强中央宏观调控的迫切要求。这次财税体制改革,是改革开放后第二次重大改革。主要是建立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政体制和以增值税为主体的税收体制,同时实行税利分流,以调整整个财力的分配格局,并为企业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具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把原来地方财政包干制改为在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基础上的分税制。其中:维护国家权益和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列为中央税;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列为共享税;充实地有税税种,增加地方税收入。实行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返还和转移支付的制度,以调节分配结构和地区结构,扶持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和老工业基地的改造。返还的数额以1993年作为基期年核定。建立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体系,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分设,各司其职。
(2)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按照国际惯例,推行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制度,对少数商品征收消费税,对大部分非商品经营继续征收营业税,促进企业公平竞争。恢复征收国有企业所得税,改变原来承包制既包税后利润,又包企业所得税的做法,实行税利分流。统一企业(先是内资,以后又发展到外资)所得税,国有、集体、股份制和三资企业统一实行33%税率。对少数国有企业,作为过渡办法,另设27%和18%两档照顾税率。企业固定资产贷款的利息列入成本,本金一律用企业留用资金归还,不再税前列支。取消对国有企业征收的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和预算外调节基金。这样,所有企业都处于平等的竞争环境。【贺氏藏书·刘大海精校】
(3)建立政府公共预算与国有资产经营等其他预算分立的复式预算制度。
2。金融改革开放迈出了重要步伐。
金融是经济运行的血脉,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与金融关系更日益密切。1992年如快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中发生的金融秩序混乱,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滞后有很大关系。为此,这几年按照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除发展金融市场已如前述外,并对金融体制进行了以下改革:
(1)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强有力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
(2)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3)不断引导非银行金融机构稳步发展。(4)改革外汇管理体制。
3。投融资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步伐。
投资规模、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效益低下,是我国经济生活中长期未能解决的一大难题。90年代初治理通货膨胀,为了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在国家运用产业政策及相关配套政策,强化对内资和外商投资导向,加强和改善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的同时,出台了一系列投融资体制改革措施,除前述组建国家开发银行加强国家重点建设外,主要是确定企业法人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基本主体,明确法人投资和银行信贷的风险责任,逐步建立健全投资风险约束机制。具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投资主体的分工和投资责任。(2)建立项目法人责任制。(3)实行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
与上述投资体制改革相适应,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控,不再单纯依靠全社会计划指标控制投资总量,而是主要运用经济手段,从资金源头调节投资总量和结构。如将个人投资规模作为预测性计划,集体投资规模主要由各地区通过加强规划和土地管理进行控制,不再分解下达到各地区。加快培育与投资相关的市场服务体系,主要是逐步形成不同层次、各有侧重的投资和建设全过程服努的工程咨询体系,建立健全项目设计服务体系和社会审计组织,大力推行工程监理制等。
4。计划体制改革加快,计划管理职能逐步转变。
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国家计划总体上应当是指导性的。为此,国家计委机构和职能作了如下重大调整:
(1)从偏重于用行政手段直接管理微观经济活动,转向研究发展战略、重大方针政策,制定中长期规划。1995年,制定了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第一个中长期规划-《九五计划和2%年远景目标纲要》,为我国世纪之交国民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正确的战略、指导方针、重大比例关系、全国生产力布局等,着重体现了计划的宏观性和战略性。1994年制定了《九十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和《汽车工业产业政策》,1995年发布了《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加强了计划的政策性指导。
(2)从偏重于关心全民所有制经济活动和工业生产建设的管理,转向引导和调控全社会经济活动,重视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全过程,面向市场,调节供求。在年度计划的制订中,从价值量的角度,主要进行以下几个层次的平衡:一是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二是全社会资金总量和重大结构平衡;三是居民可支配货币收人来源和使用平衡;四是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和使用方向的平衡;五是重要农产品、能源、基本原材料和主要农业生产资料的供需平衡;六是社会劳动力平衡;七是市场物价总水平和重大价格结构的平衡。在年度计划实施中,加强了即期调控。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影响全局的问题,与财政、金融密切配合,运用各种经济手段、经济法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同时适应市场机制的作用特点,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宏观调控制度。
(三)继续促进多种经济成分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积极鼓励个体、私营和外资经济发展,是加速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1992-1995年期间,一是非公有经济以比80年代更快的步伐加速扩展。其中有一些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较高的人自办或服务于私营企业,高新技术在私营企业中得到应用,使一批私营企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逐渐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发展。个体和私营企业除积聚闲散资金推动经济发展外,还为广大劳动者拓宽了就业门路。二是不同所有制经济相互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已有一定发展。随着股份制企业的增加,国有或集体所有的企业吸纳了外资、职工个人资金甚至私有资本,私营经济在股份化时,也有外资、集体资金参股。
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他们的活力,提高他们的素质,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四)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建立和住房制度改革的加快
1992年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以后,为适应这种经济体制的变化,党和政府对我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也进行了重大改革,特别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1998隼以后加大了改革和建设力度。
1。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推行现代企业制度,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本结构,不可避免有一批职工要待业下岗,于是建立稳定的社会保障体系问题,就更迫切地提到了全国人民面前。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是一个多层次保障社会稳定的体系。其中加快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的改革,是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点。1993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后,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全面启动。
2。加快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城镇住房是人民群众生活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关系我国小康目标能否实现的大问题。解决住房,关键在于实行住房制度改革,实行住房商品化、社会化。1994年国务院根据十四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总结了各地试点和1988年全国初步推行住房改革的经验教训,决定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了住房改革的基本内容,即:三方合理负担,社会方式运行,货币形式分配,两种供应体系,普建公积金制,发展住房金融,规范市场交易。
《决定》还指出:改革的近期任务是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积极推进租金改革,稳步出售公房,大力发展房地产交易市场和社会化的房屋维修管理市场,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到本世纪末,建立起新的城镇住房制度,使城镇居民住房达到小康水平。
·4。八五期间的经济波动和宏观调控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以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争取三五年再上一个新台阶成为经济发展的方针,宏观经济政策由治理整顿时期的着眼于经济稳定转向加快经济发展,当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44。4%,货币发行量首次突破1000亿元;同时,如前所述,改革开放的步伐也明显加大,为国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更大的活力。因而1992年当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高达141%,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增速最高的年份,1993年继续高速增长,达13。1%。但是,经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