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父亲是一个学徒出生的中医生。文革期间,他参加过一个名叫“红孩儿”的造反派组织。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他曾经在饭桌上掩饰不住得意,提到过他当上了他们那个系统的革委会副主任。那时,他三十多岁,我八岁。大约在我十一二岁的时候,不知为何,父母举家从省城搬迁到下边的贫困地区。等我长大一点后,从姑姑哪里听闻了父母外迁的原委。父亲担心自己被划成“四类分子”或叫“五类分子”。具体是几类,姑姑颠三倒四没说清楚,或许她本就不了解有几类或是那个溜号的革委会副主任该归到第几类。总之,父亲很怕这个事。以我个人随后的理解,那个四类或五类分子,可能接近违法乱纪和反党叛国之间的罪名,抑或罪过更轻一些,介乎在打砸抢和小偷小摸之间。...
童年:记忆最温暖的底色(1)有人说,享受回忆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可是对于过去,我却从来不想过多地回忆。那段日子,唯有眼泪,再没有留下一些什么值得我回忆的东西。 和很多人一样,我也有一个幸福和快乐的童年,只不过这种幸福和快乐所能留给我的美好时光太短暂了,几乎没有什么痕迹。没事情的时候,我会在自己的脑海中去整理这种幸福,然后把这种幸福感再传到妹妹的身上,因为,教育尚未成年的妹妹,我需要一种快乐的感觉,一种对快乐童年的认识和内心体验。 其实,我的生活是从叫作“洪全会”开始的,“洪战辉”只是我上大学之前才改的名字。 我的家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东夏亭镇洪庄村,这是豫东平原上一个十分普通的小村庄,两排灰瓦房参差不齐地临路而建。村里没修柏油路,也没有排水沟,所以年年汛期一积水,道路便极其泥泞。村子周围是大片的庄稼和树林。村头有一条贾鲁河,经常有一群孩子拿着...
中文版序言(1)《每个人的经济学》中文版即将面世,我感到非常荣幸。 在当今大多西方国家中,经济学是以一种非常理想化的思维方式教授的。经济学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主,它兴起于19世纪的欧洲和美国,目的是解释资本主义并将其合理化。新古典经济学被一种高度抽象公理般的逻辑统治着:经济学家们从几个理想化却不现实的假设出发,然后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欺骗性的理论。在此基础上,新古典理论家们声称给予赢利性企业和投资者最大自由的无管制自由市场是整个社会经济的最佳组织形式。依照这种世界观,市场是有效率,能自我调整,并且能实现福利最大化的。这种运作可能会非常精确且令人高兴。但是,它和资本主义现实世界几乎没关系。它描述的特征都是不现实的,更不用说其价值判断了——因为开始的假设(包括完全竞争、完全信息、完全个人理性等)就没有反映现实世界。因此,且不说试图让它更好地运转(通过对人类生活质量...
目录【目 录】 第1章 1 每个人都在推销 不论你是谁或你有多么的博学,如果不会推销自己,你就不会成功。你必须学会推销自己的服务、推销自己的知识、推销自己的人格魅力。总之,学会推销自己。 第2章 14 个性的力量 人生最重要的问题,或者说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学会与人有效沟通的艺术。 第3章 24 自我暗示 一个可以通过情绪吸引客户的推销员的业务量将会是只懂讲道理的推销员的10倍。 第4章 40 明确的目标 在获得成功前,每一次巨大的成就都会遭遇到某种形式的短暂挫折。 第5章 50 智囊团法则 不利用智囊团,任何个人都无法获得巨大的力量。巨大的力量只有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头脑的协同努力才能被集聚起来。...
1 淇河大桥上的年轻人深秋。夜。 刮着风。扑得人脸生疼。远处的灯光安静地亮着,那象征着一个沿海省城的繁荣。 一个面色苍白,神情忧郁的青年男子在淇河大桥上踱来踱去,显得焦躁不安。 滔滔的淇河水急速地从桥下流过,冰冷,一片昏暗。 那男人舒一口气,走向桥一侧的铁栏杆。那铁栏杆冰冷刺手,似乎想要把人的手粘住一样。那男人纤细而白皙的右手不禁颤抖了一下。毕竟他是一个养尊处优、皮肤敏感的人,哪怕是一丁点的刺痛都让他难以忍受。他向桥下急急流逝的河水看去,眼睛睁得大大的,微微开始喘起气来,好像有人捏着他的脖子使他不能畅快地呼吸似的。 他朝天空看去,只看到满天的寒星。他嘴里的热气呼呼地向外冒着,至少证明他此刻还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
去一个远方(自序)我常常梦见自己去了一个远方,我不确定那是一个什么地方,只是感觉它离我现实生活的空间足够远,而且每次的情形都不一样。解梦的人告诉我,我这是得了妄念症,有些东西在现实中得不到,于是想到梦中寻找。我不以为然。 也或许他说的有一定道理。因为在现实中,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可能就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的。 年少时翻到一本破旧的《中国的西北角》,我就开始对记者这个职业充满向往,那时候觉得记者是船头上的瞭望者,是社会权利的守夜人,可以针砭时弊,为民请命,真是个不错的职业。但是后来进了报社,我才发现,记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伟大,“无冕之王”的光环早已从我们头顶褪去,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只是一份赖以生存的职业而已。在现实中,我们有时不能不妥协、不能不委婉甚至不能不委屈,而这,也许是新闻人不得不接受的一种宿命。有时候我会觉得,这其实是一个悲哀的职业,因为我们可以看到的太...
中产宣言(代序)中国人关于中产的启蒙是从好莱坞电影开始的。 讲述中产阶级离婚大战的《克莱默夫妇》,中年男人性幻想的《美国丽人》,少妇红杏出墙的《不忠》,以及《毕业生》、《冰风暴》……在这些影片中,中国人看到的往往不是中产阶级的精神危机,而是中产阶级富裕生活的图景——郊区的独立house,不止一辆小车,全电气化的生活设施,衣冠楚楚、举止优雅的主人公,悠长的带薪的假期…… 中产阶级的概念源自西方社会理论,是西方学者对西方现代化社会变迁中出现的一类社会分层群体的描述与解释,大致是指那些接受了较好的现代教育,以工资及薪金谋生,在社会上拥有一定职业、声望、生活水准以及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人。 中产阶级又称中产阶层或中间阶层,在英文中的对应词是“ middle class”。middle是中间、中部、正中、中等的意思,并没有中文“中产”中“产”字的意思,只不过是翻译者将之翻译成中文时,用上了“...
所谓科学的研究方法,很明显就是科学工作者在从事某项科学发现时所采用的方法。但是。这个过于简单的说明对我们没有多大帮助。能不能对这个问题作出更详细的说明呢?好吧!我们可以描述一下这个问题的一个理想答案。(1)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当首先认识到问题的存在。例如,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首先应当注意到物体为什么会像它所发生的那样进行运动,亦即物体为什么在某种条件下会运动得越来越快(加速运动),而在另一种条件下则会运行得越来越慢(减速运动)。(2)要把问题的非本质方面找出来,加以剔除。例如,一个物体的味道对物体的运动是不起任何作用的。(3)要把你能够找到的、同这个问题有关的全部数据都收集起来。在古代和中世纪,这一点仅仅意味着如实地对自然现象进行敏锐观察。但是进入近代以后,情况就有所不同了,因为人们从那时起已经学会去模仿各种自然现象,也就是说,人们已经能够有意地设计出种种不...
时间是10分钟,有题本,考官念题1.薄一波同志问周恩来总理,对于邓小平和刘伯承两位同志他们的工作方法有什么评价,周恩来总理说:“邓小平同志做工作是举重若轻,而刘伯承同志是举轻若重”。请谈谈你对“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这两种工作方法的看法。【解析】 智能型题【此题考核核心】 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答题主线】 分别分析+综合阐述【参考答案】 我对这两句话是这样看待的:举重若轻比喻能力强,能够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在工作中他强调的是摆正心态,敢于面对困难。学会举重若轻,前提是具备举重的实力。实力与举重的要求相去甚远,心中自然就有很大的压力,无论怎样也学不来举重若轻。而在具备举重的实力后,是否能举起重来,还取决于其心理素质。以平和的心态直面重任,笑对难关,从而临危不乱,在心平气静之中作出惊人之举。否则,即使可以完成的任务、本来可以克服的困难,却因心慌意乱而处置不...
第一章 大学生活总是继续着,梦想也是,那时我们还都年轻,有着太多奢华的梦。当然我也是,总是不切实际的向着未来怎样。可是未来很美好而现实很无奈不是吗? “涵月啊,要毕业了,你有什么打算啊?” 哦,对了,差点忘了自我介绍一下。我叫王涵月,山东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95级学生。刚刚说话的那位叫做赵远志,是和我同宿舍同班的哥们,他来自农村,学习很刻苦,基本上你可以认为他就是一个“书呆子” “我啊,准备去考研,离开了学校还真不知道我还能做什么?” 呵呵,经常有人问我,你一个大男生,却要弄一个这么女性化的名字。所以我再次要声明一下,我是个男生,千万不要在误会了。作为一个男生,我继承了上帝造人的一向作风,我不帅,不高,有点近视,家境不怎么好,而且我是个单亲。这几年,也谈过几次恋爱,可是,每次都是以失败而告终。说实话,我学习并不怎么好,特别是英语,当年那个什么四级考试,...
刘备来求职话说中国的教育一向是以培养儒生为己任,它不是培养强势的老板而是培养老实听话的员工;不是培养各行业的老师而是培养只会埋头做事的学生。长江地质大学畜牧系蔬菜专业,是以培养种菜高手、牧羊专家为己任。当然这是校方的宣传广告语。私下里,外系的学生都管畜牧系叫朽木系,意思是这个系的学生一个比一个迂腐,大学混了三年,既不会打网络游戏,也不会泡妞、斗地主,实在迂腐至极。蔬菜专业则是一个例外,他们被外系学生誉为朽木专业的一朵奇葩—— 梳彩专业,意思是这个专业的学生种菜不行,梳妆打扮、谈情说爱倒是一个比一个专业,堪称全校各系学生谈情说爱的楷模。但该专业的学生却不这么认为,因为一位伟人说过:人世间最大的高尚莫过于纯真的爱情,最伟大的莫过于把自己的一生献身到农村事业中,所以他们觉得自己既高尚又伟大。...
1.1 技术采用生命周期(1)你对上面这个问题的回答,将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你对技术采用生命周期(technology adoption life cycle)的态度。技术采用生命周期是一个模型,可以用来衡量并了解消费者对一项新产品的接受程度。如果你的回答是“直到海枯石烂,我才会考虑购买新产品”,你可能就是一个很晚才会采用新技术的人,在这个模型中我们称之为“落后者”(laggard)。如果你的回答是“当我看到电动车的功能和优势都得到了证明,并且公路上也有了足够的服务站时,我就会考虑购买”,那你可能就是一个处于中间立场的技术采纳者,在这个模型中被称之为“早期大众”(early majority)。如果你说:“当大多数人都开始使用电动汽车,并且驾驶汽油车变得不方便的时候我才会购买。”那你就是一个追随者,也就是“后期大众”(late majority)的一员。但是,如果在你居住的街区中,你是第一个使用电动车的人,那你就可以被称为“创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