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搜索电子书:
txt电子书推荐:
日排行 周排行月排行 总排行|日推荐 周推荐月推荐 总推荐|日收藏 周收藏月收藏 总收藏|字数排行 更新排行

精品名著小说推荐日排行榜

百岁老人的临终一票 |热度 76 | 名著 | 上传: 卡车 |更新时间:2018-01-13
  美国大选期间,我从广播里听到一则报道,说的是某县选举委员会怎样处理老人院里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的投票问题。众所周知,美国正在走向老龄化社会,很多美国老人生活在养老院里。虽然老人们不再活跃在社会活动舞台上,现在七、八十岁的老人却曾经经历过二战,被称为最伟大的一代。统计表明,投票率最高的是60岁左右的老人,最低的是20岁左右的小伙子。所以,老人投票一向为政治家们所重视。可是,如果老人很老了,生活不能自理了,他们怎么投票呢?  通常,这些老人受优待,不必亲自去投票站,而是通过邮局把选票寄来,老人们填写了再寄回去。可是,有些老人连做到这些都困难了,比如这则报道里说的,老人院里身患“埃兹海默症”,即通常所说的老年痴呆症的老人,该怎么办呢?... 
"敦刻尔克精神"下的英国国民 |热度 99 | 名著 | 上传: 谁与争疯 |更新时间:2018-01-13
  (“敦刻尔克精神”(Dunkirk spirit)是指1940年德军将英法士兵围困在敦刻尔克。英国动员了千余艘包括游艇、渔船、拖船在内的大小船只,冒着德军的炮火将34万名英法士兵成功撤回英国。在千余只闻讯赶来的营救船只中,有三分之一是泰晤士河上的小舢板。9天之内英军伤亡达6.8万。丘吉尔把这一惨烈的壮举称为“小船掀大浪”,它成为鼓舞英国人民永不言败的“敦刻尔克精神”。)  格林威治时间2005年7月7日8:51,伦敦利物浦大街和艾尔德盖特东站的地铁列车上,恐怖分子引爆了连环爆炸的第一枚炸弹。五分钟之后,在国王十字车站和拉塞尔车站之间的地铁列车上又传来一声的巨响。紧接着,在埃奇维尔路车站,在拉塞尔广场附近的塔维斯托克,在伦敦的其他角落接二连三地发出令人心悸的爆炸声。强烈的爆炸,弥漫的浓烟,流淌的鲜血,死伤的无辜,逃生的人群一时间, 伦敦城仿佛陷入万劫不复的灾难。... 
为什么需要人文素养 |热度 39 | 名著 | 上传: 那年夏天 |更新时间:2018-01-13
  我今天想讲的是年轻人要有什么样的人文素养。我来的原因很明白:今天你们大概20岁,你们将来很可能影响社会。25年之后,当你们之中的诸君变成社会的领导人时,我已72岁,我还要被你们领导,受你们影响。所以“先下手为强”,今天先来影响你们。  人文是什么呢?我们可以暂时接受一个非常粗略的分法.就是文、史、哲三个大方向。文学: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  为什么需要文学?如果说,文学有一百种所谓“功能”,而我必须选择一种最重要的,我的答案是:德文有一个很精确的说法,macht sichtbar,意思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我想,这就是文学跟艺术的最重要、最实质、最核心的一个作用。  但是透过作家的眼光.我们和村子里的人生就有了艺术的距离。在《药》里头,你不仅只看见愚昧,你同时也看见愚昧后面人的生存状态,看见人的生存状态中不可动摇的无可奈何与悲伤。在《祝福》里头,你不仅只看见贫穷粗鄙,你同时... 
有信仰的人 |热度 37 | 名著 | 上传: 别克陆上公 |更新时间:2018-01-13
  有一次和一个信基督教的朋友聊天儿,我随口说道:“你们信教的人啊”他微笑着更正我:“叫我们有信仰的人吧。”我笑,自然也改正。后来想了想,他应该是对的。他过着自己的日子,平常的生活,一样的吃饭睡觉进超市买东西生气吵架,和别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他的心里,有了一种东西做心灵的依托。叫教徒自然不合适,叫有信仰的人确实恰如其分些。  这个朋友人长得一般,甚至有些不符合一般人的审美观,却是我喜欢接触的朋友之一。他不怎么起眼,没有什么神采一类的东西,却令人一见难忘,仿佛有种特别的味道在,但你想说却又说不出到底是什么。或许应该说是个有自己独特气质的人吧,和如今大多数人不同,大约是因为他有信仰吧。... 
请葬我于大海 |热度 30 | 名著 | 上传: 不受约束 |更新时间:2018-01-13
  屋子里静得可怕,墙上滴答滴答的钟声,在她听来是如此的惊心动魄,床上的母亲,双目沉陷,气若游丝。  她紧紧握住那只枯槁的手,她要让母亲感到女儿对她永远的依恋与不舍。然而,母亲依然是清醒的,她微微颤动着双唇,视线将女儿引向墙角的一只老式衣柜。女儿的心猛的抽搐起来,一大颗冰凉的泪跌落下来。她明白母亲的意思。  20年来,刀一样刻在女儿的心坎上,怎能忘却呢!那天母亲喘着气在病榻上,一字一句的对女儿交代后事:我一生再无它求,只求你们子女一件事,我死后,随便葬在哪里,但将来决不许与你父亲葬在一起,那时,她怎么也没料到母亲对父亲竟有如此伸的怨恨。所辛,后来母亲从死神身边回来了。她这个女儿才有机会探听到母亲的心音,其实,他们夫妻两是一对怨偶,那年她去探望丈夫,竟发现了他与一女子相好同宿,当时他在妻子面前表示要痛改前非。后来,丈夫落实政策回来了,但是,她发现丈夫还在和那女子联系... 
钱学森传 |热度 25 | 名著 | 上传: 吻火 |更新时间:2018-01-13
:**钱学森传王寿云 等钱学森(一)钱学森,著名科学家。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作出许多开创性贡献。为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是我国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倡导人。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上海,是独生子。父亲钱均夫(名家治,后以号行)是浙江杭州一没落丝商第二子,少小就学于当时维新的杭州求是书院,曾到日本学教育和地理、历史。母亲章兰娟是当时杭州富商的女儿。钱学森的外祖父欣赏钱均夫的才华,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民国成立后,钱均夫就职北京当时的教育部。钱学森在3岁时随父到了北京,上过蒙养院(幼儿园)、女师大附小、师大附小和师大附中。... 
一触即发-张勇 |热度 71 | 名著 | 上传: 笑傲网络 |更新时间:2018-01-13
:**一触即发张勇著简介:上海滩,阿初和阿次是孪生兄弟,却在二十年前他们年幼时的一次火灾中骨肉分离。阿初进了上海巨商荣家,因陪荣家大少爷荣升去英国留学,而得以在英国学医并完成博士学业,回国后成了有名的医生,但在荣家地位卑微。阿次一直在“家”里长大,有留学日本的经历,回国后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一名潜伏在国民党心脏的红色特工。阿初在一系列的意外中了解到了自己的身世以及二十年前火灾的一些真相,决心把当年的阴谋查个水落石出,于是他脱离了荣家,成了上海滩金龙帮的新头领。为了保护来上海开会的共产党员,阿次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在一次故意制造的车祸中受重伤,阿初亲自为弟弟做手术,阿次却不肯与孪生哥哥相认。当阿次在家中发现有诡异电台时,开始怀疑自己的“父母”,转而相信哥哥。于是兄弟联手,配合默契,除掉了潜伏在共产党里的国民党间谍,并慢慢揭开了隐藏了二十年的阴谋:他们的父母早在二十年... 
病态生活的印记 |热度 52 | 名著 | 上传: 负债赌博 |更新时间:2018-01-13
  我的老前辈杨伯,某一天在电视新闻中看到一位和他同龄的老人在街头发病被送往医院,但因老人身上只有几十元钱,且又联系不到他的儿孙,医院不敢贸然施救,结果死在病床上。从那天起,他老人家就长期将两个存折和3000元现金带在身上。带这么多钱在身上又怕小偷光顾,于是就缝了一个有口袋的大内裤,走起路来一叉一叉的,很搞笑。此习惯一经养成,风雨不改。晚辈们都视之为病态。  无独有偶,我的外婆,今年82岁了,双目失明,行动不便,但多年来养成的屯积粮食的习性却一点都没有改变。她像《四世同堂》中的祁老太爷一样,喜欢把米、油、花生、面条等放在自己卧室里,从床上一伸手便可以触到,那种富足和踏实的感觉,令人发噱。最喜剧的是老太太虽然双目失明了,却胸怀全球,无论是索马里闹饥荒美国打伊拉克还是印度洋大海啸,都能使她联想到油价粮价快涨了,赶紧买几百斤回来备着。她的焦虑、担心和溢于言表的恐慌,都让晚辈... 
蜜糖甜妻不过期 |热度 35 | 名著 | 上传: 幽雨 |更新时间:2018-01-13
:**《蜜糖甜妻不过期》作品相关 第一章 李恬心第一章 李恬心“恬心!”刚从办公楼走出来的人儿,还没走远,便听见身后传来一阵啪嗒啪嗒的高跟鞋的声音。“有什么事呀?晓岚。”不用回头,她就可以知道是谁了。真是的,肚子都已经这么大了还这样跌跌撞撞的,要是被她的亲亲老公知道了还得了啊?!“好消息哦!”晓岚一手抱着大肚子,一手摇晃着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宣传单向她跑来。“晓岚,你、你、你慢点跑啊!小心别跌着了”恬心一看晓岚的架势,吓得连忙跑上前去,一手抚额,一副受不了的样子。“怎么啦?有什么好消息,这么高兴?”“嘻嘻,你猜猜?”晓岚笑嘻嘻的将宣传单放在了身后,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 
魂斷黃河 |热度 29 | 名著 | 上传: 童舟 |更新时间:2018-01-13
作者:燕山雪**  奔腾的黄河两岸,黄土高原静默着,如同千百年来一直静默着的中国农民的群雕像,任凭母亲河年复一年地从自己的身上割削去大块大块的血肉。我像一个吟游诗人一般在华夏的山河间四处游历,让自己沾染天地万物的灵气和生气,一边采撷诗和歌的种子。  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后,深深感到南方的山水太过秀气,只适合赏玩。漓江的水声如同刘三姐的山歌般动人,却也只是刘三姐般的村姑而已。而当我真正坐着一叶小舟出没于黄河的风浪中时,在黄河洪大的涛声中,我分明听见了无数喉咙在呐喊。  这呐喊声从远古一直回响到今天,有盘古开天辟地时的那声怒吼,也有神农收获第一粒稻米时的欢歌;有大禹治水时的劳动号子,也有长城脚下千万尸骨的... 
一诺千金 |热度 30 | 名著 | 上传: 套牢 |更新时间:2018-01-13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不久,跟着工作组去陕西出差,先到一个很偏远的镇,接  着坐汽车到村里。  开会时我负责照相,一群小孩子好奇地围着我。该换胶卷了,我随手把空胶  卷盒给旁边一个小孩子,她高兴极了,“谢谢姐姐!”其他孩子羡慕地围着看。  看到小孩儿喜欢,我又拆了个盒给另一个小孩儿,他兴奋得脸都红了。翻翻书包  找出两支圆珠笔分给孩子们,更多的孩子盼望地看着我的包,真后悔没多带两根。  我拉着一个穿红碎花小褂的女孩儿:“叫什么呀?”“小翠。”“有连环画没有?”  “没有。”旁边男孩儿说:“学校只有校长有本字典。”“姐姐回北京给你们寄  连环画来上面有猫和老鼠打架,小鸭子变成天鹅的故事。”听得他们眼睛都直了。... 
对子女教育中"三句话"的反思 |热度 64 | 名著 | 上传: 抵制日货 |更新时间:2018-01-13
  某杂志调查表明,中国父母对子女讲得最多的三句话是:听话,好好学习,没出息。这三句话确乎是中国式的,他们完全可以涵盖中国的父母们的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父母的这种期待自然是无可厚非的,但这三句话的不断重复究竟会达到怎样的教育效果,究竟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怎样的影响,值得我们每一个做父母的认真反思。  关于听话  在我们小的时候,每天清晨上学前,父母总不忘叮嘱一句“不要皮,要听老师的话呀”,在日常的教育中也总是一再重申要听大人的话。应该说,在那个全民族独立思考能力普遍丧失或者说是这种权利被剥夺的时代内们难以觉出这样的叮咛有何不完备、不科学的地方,这样的要求也有可谅之处。但时代不同了,在强调创造、强调个性发展的现代社会,仅对孩子提出听话的要求,非但是片面的,而且是停留在一个落后于时代精神的低层面的。有两个现象非常值得我们沉思,一是许多高学历的父母也仍然把“听话”做为对... 
一个学生家长的教育手记 |热度 57 | 名著 | 上传: 孤独半圆 |更新时间:2018-01-13
  几年前的一天,女儿放学后神情忧郁地问我,爸爸,你说假如有一个人要上北京,有汽车、有火车、有飞机,他应该乘坐什么交通工具?有土路、有沙石路、有高速公路,他应该选择哪条路?我说,那要看这个人的经济实力了。她说,坐飞机和坐火车、坐汽车票价一样,走高速公路和走土路、沙石路收费一样。我说,那当然要坐飞机和走高速公路了,既然少了旅途的辛苦,又节省了不少时间。可是,女儿神情更加忧郁地说,一道貌岸然数学题明明五步可以解完,老师为什么偏偏让我们解七步呢?  一开始,我还以为女儿又在跟我玩智力测验呢。听了后面这句话我觉得不对劲了,就问她究竟是怎么回事?  女儿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之后,又把那张卷子递给了我,她还很有心计地将“标准解法”附在了旁边。目的是让我比较一下,给她当个裁判,讨个公道。... 
大山深处的爱心接力 |热度 58 | 名著 | 上传: 人生几何 |更新时间:2018-01-13
  高高的个头,方脸庞,戴着近视眼镜的徐本禹来自山东聊城郑家镇前景屯一  个贫困的农村家庭。按徐本禹的自述,他的父亲是一名小学教师,母亲在家务农,  是家里主要的劳动力。  “尽管家里穷,母亲还是经常拿出家里的东西帮助那些更贫困的家庭。”徐  本禹说,“从小我就受母亲的影响,帮助需要帮助的人。”1999年9月,徐  本禹考入华中农业大学经贸学院经济学专业。  “我考上大学后不久,第一次接受了别人的帮助。”徐本禹说,那时刚刚军  训完,天气已经比较冷了,但他只穿着一件薄薄的军训服。“我的同窗室友胡源  的父母来看望儿子时,我正好在宿舍。阿姨看到我穿得少,就把胡源的两件衣服... 
语文教学个例 |热度 83 | 名著 | 上传: 飘雪的季节 |更新时间:2018-01-13
  看过上初中三年级的女儿的语文作业,我禁不住恼了——如今的一些教育内容,不是教导学生掌握知识、开启智慧之门,而简直就是搞歪门邪道,教人如何同垃圾知识搏斗。  口说无凭,让我从厚厚的题集中随手挑两个例子,有一道题还是某地的中考题:  其一,贾平凹的《读书示小妹生日书》,有这样一段文字:“而今桌上、几上、案上、床上满是书籍,却常读十不能记下四五,这全是年龄所致也。”出的题目是:这段话可以用一句俗语概括,这句俗语是什么?其中的两个字形相同音不同,请写出这句俗语。  其二, 《人类需要梦想者》一文讲述的是居里夫人献身科学、不图私利的品德,其中有这样一段,美国记者到居里夫人实验室采访,居里夫人说出了世界上每一零星镭的所在地,记者问: “法国有多少呢?” “我的实验室只有一克。” “你只有一克吗?” “我,啊,我一点也没有。——。”题目要求从下面四句话中挑一句填人横线处。这四... 
谁 跟 谁 善 良 |热度 33 | 名著 | 上传: 博搏 |更新时间:2018-01-13
  1  从一个朋友的嘴里,我知道了这样一则故事:说从前有一家人,门前长了一颗树,这棵树年高德劭、枝叶繁茂,十分喜爱这家人的一个小孩。这小孩饿了,他就让他摘果实;小孩渴了,他就叫他嚼叶子。夏天,他给小孩遮凉;冬天,他给小孩挡雪。等小孩长大的时候,他又让他把枝叶割下来,编成一个花冠,送给他心爱的姑娘。  这样过了好多年,这少年娶妻生子,变得很富有。有一天来到大树旁,说:我已厌倦了现在的生活,我要到远方去,请你让我锯下你的树干,打造一条大船。树听了很忧伤,但忧伤的不是这冷酷的要求,而是他就要有很长时间见不到这少年了。  就这样,少年驾船走了。过了好多年,一个老人步履蹒跚,来到他面前说,我就是那少年,我已疲惫不堪,需要休息。树说,很好,我已苦苦地等了你几十年,幸亏我还有一个树桩可以做你的坐垫。老人又拿起斧头砍倒树桩,做了一把躺椅。... 
共2267本 当前第70/142页 << <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