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耳的是一片蝉鸣和蛙噪,似乎还夹杂着几声啼啼哭哭,不过还未及听得清楚,就脑中一疼,似乎被强行塞进去了一大团东西似的,那种感觉令人呼吸都仿佛一窒,一口气提不上,下意识的用力挣扎起来,眼前的黑暗这才总算是随着挣扎划破了一道光亮来,立刻,眼帘中就映入了一张憔悴的脸来,面色也是一片蜡黄,头发干枯,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下一刻,就好似从脑海中勾动了一些东西似的,关于这个女人的信息就出现在了脑海里面。 “嫂……嫂嫂?……”声音嘶哑干涩,还带出了喉咙里的一阵干疼。 “鸿升,嫂嫂在这儿,莫怕,莫怕!”女人立刻就轻轻的抬手轻拍起来。 鸿升……是谁?是……我?!我的名字叫夏鸿升?不是,我不是夏鸿升,不对,我就是夏鸿升……脑子里面一片混沌,像是一锅浆糊,好像有另一个人的思想在自己的脑子里面,往自己的意识里搅拌。夏鸿升……是了,我知道了,她是在叫我,这具身体就是叫夏鸿升,可是,...
[900] 蒋州和陈可愿万没想到,事情竟然进展得如此顺利,大喜过望,而汪直也确实很够意思,不但管吃管住,还带着他们游览日本全国,各地诸侯听说汪直出访,纷纷列队热烈欢迎(财神爷来了),比将军大人还威风,看得两位使者目瞪口呆。 排场也耍了,世面也见了,蒋州和陈可愿开始提醒汪直,应尽快回国与胡宗宪商谈具体事宜,汪直满口答应,并预定了出发日期 出航的日子到了,然而就在船只即将起锚出发的时候,汪直却作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举动。 他突然强拉着蒋州,跳上了岸,目送着船只的离去,笑着对惊恐的使者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还不能去,你也不能走。 ” 汪直不是三岁小孩,几十年江湖也绝不是白混的,他从不相信任何人的空口许诺,包括...
一、血谏天色未明,夜阑人静。远处隐隐传来几声鸡鸣狗吠。 突然,“嚁……嚁……嚁……”一阵急促的哨音打破黎明前的寂静。校场一角的营房亮起灯,从左右两幢房子里迅速跑出全幅着装的国军军人,在校场上集合。听那中间夹杂着清脆娇嫩的报数声,原来还有好些女军人。 他们是准备出发到城阳专区的本战区学兵队第十二中队的队员们。学兵队是本战区长官钱宗远为培植自己的力量,大量招收青年学生组成,因此称之为学兵队。钱宗远曾对心腹人说:“老蒋有黄铺,###有抗大,我有学兵队。”言下之意不表已明。 中队长冯云深站在队列前,听值星小队长杨威报告完毕,十分不满:“若鬼子打来,你们还这样磨磨蹭蹭?是不是想做鬼子的俘虏?去几个人,把那几个睡懒觉的拉出来!”...
因系札记文章的汇编,非系统、深入的研讨之作,故阅览此书,如同漫游清代社会,涉足何方,可能对那方面的事物有某种了解,漫步到另一处,或许有其他的观感。漫步,在生活上说是自由自在的行进,也可以视作为一种“休闲”;漫步式的读书、求知、认识事物,是休闲式的阅览,显然也不希望获得全面、深刻的学问。说休闲心情、休闲时刻阅读史学作品,著者本人可不是以休闲心情去写作,率意操觚,无论是始初的纂写,还是后来的修饰汇编,都是以认真的态度进行的。命笔不苟,著者尚是相当自信的。第一部分 叙说叙说(2)这个新版,我除了改正旧版的错别字之外,做了两件事,一是删削与增加篇目,二是更新一些插图。裁撤的篇目是《雍正帝的崇佛和用佛》、《鄂尔泰与雍正帝君臣关系》两篇,去除的原因是由于书中有关雍正帝生活的有四篇,占得多了,撤出来好增进新篇章,所加的有四篇,为《扬州盐商兴办文化教育事业》、《扬州盐商协办地方公益...
希特勒女秘书的遗著中译本前言本书是安东·约阿希姆斯塔勒根据希特勒女秘书克里斯塔·施罗德的遗著编写而成的。施罗德自1930年起在纳粹党机关中任职,自1933年起任希特勒的秘书。她虽然不是纳粹德国党政要人,没有参与纳粹德国的政治和军事决策;但是她属于希特勒身边内圈中人,能够目睹希特勒的种种言行、纳粹党领导层和大本营的某些活动。而且,她当希特勒的秘书整整12年,正好经历了纳粹德国的兴起和覆亡,经历了希特勒的上台和毁灭。因此,这本以她的笔记、书信等遗著为基础整理而成的书,为研究希特勒和纳粹德国的历史提供了不少资料。尽管施罗德自称是不关心政治的人,说她的笔记只是记录了在一些场合的所见所闻;然而这些见闻有时却涉及希特勒争霸世界的某些战略和策略。例如,书中一再提到希特勒对英国的态度,书中写道:“与英国结盟是解决世界政治问题最理想的办法,这是他(希特勒)始终在考虑的一个问题。他认为,英国...
同名电视连续剧简介【故事梗概】电视剧《暗算》分三个部分,分别是——第一部《听风》第二部《看风》第三部《捕风》每一部十集,共三十集。三者相对独立,又千丝万缕。听风,即无线电侦听者;这是一群“靠耳朵打江山”的人,他们的耳朵可以听到天外之音,无声之音,秘密之音。看风,即密码破译的人;这是一群“善于神机妙算”的人,他们的慧眼可以识破天机,释读天书,看阅无字之书。捕风,即我党地下工作者;在国民党大肆实施白色恐怖时期,他们是牺牲者,更是战斗者,他们乔装打扮,深入虎穴,迎风而战,为缔造共和国立下了不朽的丰功伟业。第一部《听风》讲述是安在天和瞎子阿炳的故事。故事发生在1950年秋~1952年春。这是我们国家军事上最吃力、国家面临最大变数之季。军事上,北边要打美国人,南方大山深处又聚集着众多国民党残部,需要尽快一举歼灭。美朝战争的爆发,使蒋介石及众多残匪追随者又死灰复燃,反攻大陆的诱惑使...
作品相关三国时期的几位奇才一、马钧在机械学上的新成就三国时代,科学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他们在各个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成就。在机械学方面,以马钧的创造最为突出。马钧,字德衡,魏国扶风(今陕西兴平县)人。生卒年月不详。他的事迹见于《三国志》卷29《方技·杜夔传》裴注引傅玄给他作的序文中。马钧原为魏博士,家境较贫,他拙于言谈而富有巧思。旧织绫机“五十综者五十蹑(织布机上提综的踏板)”,“六十综者六十蹑”,既笨且重,织一匹绫要花费几十天的时日。马钧统统简化为十二蹑,这样就大大提高了生产效十综者六十蹑”,既笨且重,织一匹率和质量。魏明帝时,马钧升任给事中,一次,马钧与散骑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为古代有无指南车一事发生争辩。高、秦二人不相信古人能造出指南车,马钧认为指南车并不难造。于是,二人请准明帝,令马钧试作指南车。果然一举而成功。人们认为这是...
【 】【 】引言两千多年前,战国七雄争霸的历史终于以秦灭六国的结局而告终。但当人们回顾这段历史时却会发现,如果当时秦国的国君不是嬴政,或者其他六国的国君更加富有才干,这段历史都有可能被改写。虽然远处关中的秦国占有地理和农业上的优势,具备勇猛和尚武的传统,前几任长寿的秦王已经树立起法治精神,行政效率和决策能力也远胜过其他几国,但如果没有嬴政本人的决心和努力,秦国统一海内的大业也不会画上一个如此圆满的句号。那时的嬴政是一位充满朝气与雄心的年轻君主。他踌躇满志地规划着未来统一帝国的蓝图,意志坚定,精力充沛,每天要用秤来称量出一定重量的文牍,不批阅完决不休息。这种精神似乎也感染了他的全部军队和整个国家,在一片蓬勃向上的气象里,嬴政一步步地完成着自己的人生理想。每消灭一个国家,他都会在关中建起一座富有这个国家风格的宫殿建筑。当渭水之畔终于矗立起六座这样的建筑时,嬴政的雄心壮...
胡光墉(1823—1885 ),字雪岩,安徽绩溪人。胡雪岩因协助左宗棠镇压捻、回起义,为其筹措军饷、购办西洋新式火器、运送军前药品,所以,得左宗棠在“收功”之后的出奏保举。由于胡雪岩的“殊功”,朝廷破格优奖,赏穿黄马褂,顶戴用珊瑚,赫然成了一名“红顶商人”。由此,官助商势,胡雪岩的发展,亦达到了巅峰。胡雪岩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和靠捐纳与“殊功”所获的高官身分,活动于商界和官场,结交上层人物,并以官场中互相倾轧、利用的复杂关系、为左宗棠向英、德两国外商一次借银数百万两,以应支出浩繁的军费,从而多得左宗棠的庇荫。由于精细的买卖,胡雪岩往往一夕之间,获利巨万,时称“财神”。于是,他大兴土木,营造庭园,规模甚巨,并纳多房姬妾,生活腐化,不堪言状。然而,树大招风,己遭非难,终于,在商事达于鼎盛之际,胡雪岩面临了危机。...
《晚清十大佬的生存智慧》作者:时光内容简介:文章试读:作为一个时代风云人物,曾国藩可谓典范。生前荣获“中兴名臣”之首的美誉,身后崇拜者更不计其数,且崇拜者三教九流、包罗万象。今天重读曾国藩,不由得为曾氏的作为而感慨。世人道:“曾文正公以中人之资,成就非凡之功。”(一)曾国藩,我们一直眼红的时代人物嘉庆十六年的秋天比夏天多了一个曾国藩。这个人物,五岁上了学,二十三岁成了秀才,二十四岁中举。从这一段人生历程看,他虽然能对住自己那小地主阶级的出身,却也不算有什么大出息。又过四年,他拿到了道光帝同进士出身的文凭。赐同进士出身,在上流社会是并不光彩的。据说,有一次曾国藩去看左宗棠,见左宗棠正在给如夫人洗脚,曾国藩便随口说出:“给如夫人洗脚。”左宗棠也立即反唇相讥:“赐同进士出身。”...
作者:天夕目录鸾:我的前半生 我的后半生11.拍卖22.缘起53. 秘密74.野史115.天花136.更替157. 登基188. 惩监209. 斗智2310. 温泉2611. 胭脂3012. 奴颜3413. 试水3614. 神鸦4115. 初情4616. 仲秋5117. 阴谋5618. 凤凰6219.契约6520. 大婚7021.雷霆7522.秋狝7923.迷情8424.无敌8925.常宁9426.省亲10027.初雪10728.晋敏11329.硕鼠11930.纪年12431.纯僖13232.燎原13833.暗潮14334.惊雷14835.送别15536.甲寅16037.离歌16538. 番外175番外之 无双花178番外之 忌日(上)179番外之 皇后赫舍里182番外之 慧妃183...